关灯
护眼
字体:

福宝的七十年代(108)

刘招娣陷入了这种迷思之中后,从娘家回来就一直在想这个事,她日也想,夜也想,突然开始觉得刘桂枝这个人是哑巴,但是命好,人家生了三个儿子,人家还收养了福宝这么一个小福星。

人比人,气死人哪!

这一天,刘招娣恹恹地把自己的心思说给了沈红英。

虽然沈红英之前骂了她,但是她还是想和沈红英说说心里话。

刘招娣就开始对着沈红英叨叨了:“你说我咋就这么命苦呢,生了三个,都是赔钱货,连一个带把的都没有。”

沈红英一边使劲地搓洗衣裳,一边心里想,谁知道你,我还盼着有个贴心小棉袄呢,谁知道生了两个傻儿子,就知道疼那个福宝,也不知道疼老娘我!

刘招娣:“人家刘桂枝是个哑巴,可人家命怎么就那么好,自己一口气儿子生了仨!”

沈红英捏了一点草木灰在衣服上,继续利索地搓 ,心里却在想,生仨儿子有什么了不起,我生了俩儿子都快要被气死了,生仨儿子就生气三次!哼哼你以为这是好事吗?

刘招娣叹:“你说人家生仨儿子也就算了,还收养了一个福宝,人家福宝还是个小福星,人家怎么就这么命好呢!”

沈红英听到这话,搓衣服的手突然顿住了。

福宝……小福星……

福宝,怎么成小福星了?

刘招娣无法理解地感慨:“你说咱们生产大队那么多人抓阄,怎么就让她抓中了那个福字呢?她咋就这么能耐呢?”

沈红英心口陡然一疼,嘴巴微张,两眼发直。

福,福字……

那个福字,是她硬塞给刘桂枝的啊!!!

第53章 哥哥太多怎么办

春耕过去的这段时候是庄稼人相对清闲的时候,一到了夏天, 又要开始忙活着锄草施肥给地浇水了。

顾家的人最近不算太忙, 顾卫东就开始琢磨着城里做买卖的事, 到了秋天就开始收棉花, 收了棉花轧成套子拿去城里卖,这肯定能赚钱。

只是做这件事得需要本钱,不可能空手就做。

为了能攒一些本钱,他现在是没日没夜地上山去采荆条,采杏条, 回来后开始编筐,编了拿去集市上卖。

苗秀菊是知道自己小儿子打着什么主意的,虽然他嘴上没说, 但是当娘的心里就是明白。

苗秀菊一边把盆里的槐花洗干净了, 一边翘头看了一眼院子里的小儿子, 闷头干活,比谁都卖力气。

她摇头, 轻轻叹了口气。

这时候几个孩子回家了,放学了, 一个个兴奋地冲进家里:“奶, 今天咱吃啥啊?”

苗秀菊看到孙子孙女, 顿时一扫刚才的小小不快,笑得一张脸像枣核:“今日吃槐花疙瘩!”

几个孩子听到槐花疙瘩, 顿时眼前一亮。

这个月份槐花开了,平溪生产大队就在山脚下, 周围槐树多的是,整个村落都飘荡着一股淡淡的甜香。

枝头那一串串槐花洁白得好像白玉片子,小孩子们爬上树摘一串放在嘴里,柔软清凉,清淡的槐花香里透着甘甜,味道自然是好。

这年月大家日子都不好过,现在又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谁不盼着能多点口粮。春天一到,山里野菜多了,家里小孩子放学后都满山跑,就为了寻觅口吃的来添补口粮。

如今槐花开得好,小孩子又都去採槐花了,揪住树枝子,用手一捋就是一把白花花的槐花,轻盈像雪一样落在竹篮子里。

苗秀菊把这些槐花洗干净了后,又掺和上了家里剩下的棒子面搅和好了,在笼布上铺了满满一层,之后便开始烧火蒸。

等蒸得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大开的时候,差不多槐花疙瘩也蒸好了,棒子面此时已经吸收了槐花中的清香,一开锅,热气扑过来,随之而来的槐花疙瘩香味就让人流口水。

苗秀菊把蒜臼子和蒜瓣给了几个小孩子,让他们剥蒜捣蒜,自己则是取了一点辣椒,擦上一点点荤油腥来炸,炸熟了放葱花,醋,酱油,盐巴,最后是孩子们捣好的蒜泥。

这槐花疙瘩一上桌,别说孩子们嚷着要吃,就是几个大人也全都望向那佐料,忍不住咽了下口水。

要知道这槐花的吃法多得是,乡里人为了节省粮食,大多是拌着家里平常吃的粮食来蒸。农村人一年够不够的就那三十六十斤粮食,这个时候青黄不接,新粮还没下来,陈的快吃光了,大家伙多少都要勒紧裤腰带了,是以这个时候吃的粮食大多是红薯干面,吃起来剌嗓子,难以下咽。

这种红薯干面用来蒸槐花味道自然就一般了。

但是现在,苗秀菊竟然大方地用了棒子面来蒸槐花,棒子面蒸槐花不会遮盖属于槐花原本的香味,却又能很好地吸收槐花中的清香,蒸起来金黄翠绿洁白三种颜色,好看得很,吃起来也软糯可口,这在农村人看来就是奢侈的吃法,是过去解放前地主太太才能吃得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