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福宝的七十年代(298)

顾胜天:“……”

这一刻,他深深地感到了性别的歧视。

不过他没说啥。

作为一个男生,作为福宝的哥哥,他从好几年前就隐约感觉,女生有一些自己的小秘密,她们经常在一起嘀咕嘀咕的,而这些秘密是不会告诉他这个男生的。

长叹了口气,他认了,转头,先走了。

福宝把顾胜天赶走,确实是有一些自己的小想法的。

她虽然年纪小,有些事也不到能懂的年纪,但是她知道苏老师和霍老师关系很好。

这种关系好,在她小时候看来就是同学和同学玩得好,老师和老师玩得好,并没有什么。

但后来,王寡妇和李大爷家的儿子在一起了,她就不免想多了。

比如想起来曾经她看到王寡妇和李金来的那个晚上,那个晚上,他们做了一些坏事。

定坤哥哥说,他们偷东西了。

但是福宝后来琢磨了一番,觉得他们没偷东西。

他们没偷东西,那干什么了呢?

这件事很快就被她和“李金来给王寡妇送粮食”联系在一起,并做了合理的推理和联想。

她看过许多书,这其中包括一些国外名著,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她现在知道那不是一本炼钢的书,里面讲的保尔柯察金,里面也涉及到了一个自己完全不懂的东西:爱情。

福宝认为,王寡妇和李金来之间就是产生了爱情。

而福宝明明记得,霍老师对苏老师很好,经常喜欢把自己的粮票以“吃不完”的名义塞给苏老师。

所以李金来给王寡妇送粮食,这是爱情。

而霍老师又给苏老师送粮票,这是什么?

福宝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结论,霍老师和苏老师之间,也是有爱情的。

现在霍老师要进城了,苏老师却没法进城,苏老师心里是不是很难过呢?

福宝拉着陈翠儿,小声嘀咕咬耳朵:“咱过去后,啥都别问,就去看看,知道不?”

陈翠儿拼命点头:“我知道,我知道!”

陈翠儿脑子挺灵光的,她两个哥哥都要娶媳妇了,她见过她哥哥相亲后的样子,所以她很快就有了和福宝同样的一个大胆猜测:这两个人早就看对眼了,就是偷偷摸摸地没挑破了窗户纸而已!

就这样,两个小伙伴,通过不同的方式,都有了属于自己的结论:爱情和看对了眼。

于是两个人走大了苏宛如门前,敲门。

苏宛如开门,屋里这时候也没别的女知青,只有苏宛如。

福宝看过去,苏宛如眼圈有一些红,虽然擦过了,但是依然能看出痕迹。

第116章 有这一句就足够了

福宝看着苏宛如那泛红的眼圈, 在心里轻轻叹了口气。

苏宛如一见是福宝和陈翠儿, 赶紧让她们进屋, 又拿出好吃的来给她们两个吃。

福宝和陈翠儿也没敢提霍锦云的事, 毕竟自己是学生, 苏宛如是老师, 关系再好有些话也是不好说的, 于是就闲聊, 说起城里的事, 说最近城里如何如何变化, 说广播里说啥说啥, 把苏宛如听得也心生向往, 有了兴致,毕竟新的变化总是能给人带来新的心情。福宝说了好一番后,最后总结陈词:“一天一个样,今天这样,明天说不定那样呢, 都是新气象!”

这话说得响亮又郑重,倒像是新闻联播的解说词,惹得苏宛如和陈翠儿都忍不住笑了。

笑过之后, 苏宛如望向窗外, 唇边露出一丝无奈:“新气象又怎么样,我感觉我的人生已经定型了, 就是这样了。”

她比霍锦云小三岁,今年也二十七岁了, 就算现在回城,也是老姑娘了。

更何况她家里家境很一般,回去后,和霍锦云也是天壤之别。

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她不知道,心里没数。

同行的女知青们,也有和男知青结婚在一起的,也有干脆和当地的农民在一起的,但是她这些年一直把心思扑到学校上,没想过其它的。

等到好不容易要想起来的时候,已经二十七岁,老姑娘了。

城里乡下都没见过她这么大年纪的老姑娘。

福宝忙说:“宛如姐姐,你别这样说,怎么叫定型了呢,将来怎么样,谁都说不好,说不定明天你就回城了呢!”

苏宛如低头,轻声笑了:“哎呀,你突然叫我宛如姐姐,倒是让我想起你小时候。”

她第一次见到福宝的时候,福宝才多大,六岁小糯团子,在那里睁着清澈的大眼睛叫她宛如姐姐,那个时候福宝真是可爱哪!

不过仔细一想,那个时候自己才十八岁,最好的年纪。

好像这日子也没怎么过,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福宝成大姑娘了,而自己也成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