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江城谣(221)+番外

真是很美好的一天啊。

陵江王妃和世子妃坐在一边观礼,此时心里都有些酸溜溜的。谁能想到呢?前几个月在京城还默默无闻的任八娘,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林山君、寿康公主的座上客了啊。

“不行,不能再这么下去了,我要把任家逐出京城,让任刺史把他的儿子、孙子孙女便领回宣州,不能让任平生一家人再留在大王身边了!”陵江王妃暗暗下了决心。

乐康公主是有心事的人,见任江城站在中间,寿康公主和范瑗一左一右站在她两边,俨然都将她当成了掌上明珠,肝儿都是疼的。太过份了,寿康公主那么高傲的人,竟然拿一个宣州乡下来的野丫头当宝……

“大将军来向林山君道贺。”婢女过来禀报。

这声音传入乐康公主耳中,她心中怨气升腾,怒气难忍,“还有完没完了,一个小丫头而已,姐姐捧着她还不够么,姐夫竟然也来了?”

“有请。”寿康公主声音中似乎带着笑意。

桓大将军大步流星的来了,笑容满面,神采飞扬,显见得心情极为愉快。乐康公主看到他已经是浑身难受,再看到他身边那容颜隽美、沉静雍容的青年郎君,心肝肺全是疼的了。

十三郎,你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啊。

第124章

桓大将军昂藏英武,十三郎清隽秀逸,父子二人风格迥异,却又有一种奇异的和谐。

寿康公主今天神色很和悦,看到十三郎冉冉而来,她目光更温柔了,“范娘子,犬子陪他阿父一起来了,你不会介意吧?有令爱在,十三郎应该得到你的允许,才应该出现的。”范瑗落落大方,“公主殿下客气了,大庭广众之下见面,何等磊落,不妨事。”寿康公主笑意愈浓。

瘐清已经出阁,成了刘家妇,这时挽着妇人的发髻,远远望着高台上的任江城,整个人已经被嫉妒、怨恨等种种情绪折磨得痛苦不堪。这个宣州刺史府里最不起眼的任八娘、这个原本她看不上眼的任八娘,现在成了寿康公主的新宠、成了建康贵族们争相一睹芳容的名人,她以后是县君了,她有爵位了,这个爵位还是十三郎联合朝臣上书陛下为她要来的……十三郎为什么要对她这么好,为什么……

瘐清肝肠寸断,她的妹妹们也好不到哪去。瘐五娘、瘐六娘以至于瘐十五娘等人见到如今的任江城意气风发,一枝独秀,备受瞩目,难受得眼睛都红了。凭什么啊,明明建康城是注重家世和出身的,任家和瘐家相比就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但是任八娘居然比她们这些瘐家女郎还强了!这是什么事,还有没有天理啊。

桓大将军和十三郎父子二人到来之后,她们的怨气更是到达了顶峰。

桓大将军和十三郎过去向任江城道贺,并送上了贺礼。桓大将军送的是珍贵罕见的八卦布局古棋谱,“这棋谱中盘攻杀强悍。如在急流里行舟,蓦然间峰回路转,错综复杂,厮杀激烈,你会喜欢的。”十三郎送的却是古琴,这古琴通体黑色,隐隐泛着幽绿,看上去如绿色藤蔓缠绕于木上,古雅而神秘,“绿绮古琴,送给林山君赏玩。”

绿绮?瘐清、瘐五娘等人差点没晕过去。绿绮啊,汉代名琴,司马相如曾经以此琴抚“凤求凰”向卓文君表达爱慕,十三郎他……他不会当众抚琴,凤求凰吧?

她们眼巴巴的、忧虑又焦急的望着台阶上的桓十三郎,心中祈祷他只送琴就好了,千万不要再做别的了,千万不要……瘐十五娘心情紧张,伸手捂胸口,幽幽道:“十三表兄如果当众抚琴向任八娘求爱,我……我会心碎而死……”

“我也会。”瘐清、瘐五娘等人虽不像她那么直白,没有说出话,心中却均作此想。

其实,不光她们会有这样的担心,就连范瑗此时脸上都写满了疑问,“十三郎你这是何意?你是不是打算当众向我家阿令求爱啊?送古琴,而且是绿绮古琴,你这做法真是令人遐想,发人深思啊。”

“十三郎,你想做什么?”任江城小小声的问他。

十三郎柔声道:“我想学这琴的原主人抚琴一曲……”

任江城眼睛圆溜溜的瞪着他。

十三郎轻笑,“可是我若学他,外叔祖定会闻讯赶来,将我碎尸万段。女郎大喜的日子,我不能胡乱添麻烦,因此还是算了。”

任江城长长松了口气。

这就对了,虽然是献殷勤,也要局限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不能肆意妄为,否则陵江王会翻脸,任平生也会翻脸,平地起波澜啊。

桓大将军并没有多逗留,道完贺、送完贺礼,略说了几句话,便要告辞了。

他要走,桓广阳自然没有理由再停留,只好无奈的跟着他一起离去。

眼睁睁的看着桓广阳随着他父亲桓大将军下了台阶,飘然而去,瘐清、瘐五娘等人总算暂时放下心,瘐十五娘软软的瘫到在地上。还好还好,十三表兄没有鬼迷心窍,没有抚起绿绮古琴向任八娘表达爱慕之情……

“阿父,为什么走的这么早?”桓广阳似有不满。

“适可而止啊,十三郎。”桓大将军笑着拍拍他的肩,“你外叔祖不便为自己人请封,陵江王府又暂时不清净,所以为阿令请封、替阿令设宴的事才能由咱们桓家代劳。你不能过份了,过份了会惹怒你外叔祖,后果不堪设想,知道么?十三郎你要知足,现在的情形已经很不错了,虽然你外叔祖竭力反对,你还能向阿令献媚讨好,还能堂而皇之的送她贺礼。若你把陵江王惹恼了,他翻了脸,完全把你俩分隔开,到时候你和阿令面都见不着,哭都没地方哭。”

一名侍卫疾步而来,到了桓大将军面前,单膝下跪禀道:“大将军,公主府前来了宣州刺史任路和他的夫人、儿孙、孙子女等,连同婢女、仆役在内共六辆车,数十人。任刺史虽然没有请柬,不过,他说要来为他的孙女道贺的。”

桓大将军和桓广阳同时笑了笑。

这把握得真是时候,任江城正值春风得意、万人瞩目之时,任刺史和辛氏这一家人便到了啊。

若是让他们这一家人进去呢,非常突兀,非常奇怪,而且桓大将军和桓广阳虽然对任家女眷并没有什么接触,也能想象得出来她们和范瑗、任江城不同,大概会带着些小家子气和猥琐,和范瑗、任江城站在一起会形成鲜明的对比。但是,任江城总归是任刺史的孙女,孙女受封为县君,公主府在举行盛大的庆祝宴会,这个宴会若是把任刺史一家人摒弃在外,未免太不通人情了。

“她现在很开心,我不许有人进去打扰她,扫她的兴。”桓广阳冷淡的道。

桓大将军哈哈一笑,命令道:“但凡到公主府赴宴之人,皆需审核身份。你将这自称任刺史的人带到驿馆中去,将他和他的家人妥善安置,一一查实身份,待查实清楚,再行请过来。”他说“这自称任刺史的人”时,“自称”两个字是有意咬了重音的,侍卫是桓大将军贴身服侍之人,何等聪明伶俐,听了桓大将军的命令便知道是什么意思,应声道:“是,属下明白。”站起身,快步去了。

对啊,你若真是任刺史,你孙女受封为林山君的大好日子,公主府在为你孙女举办宴会,自然不便将你挡在门外。可是,你本来应该是在宣州的,现在却突然出现在京城,自称任刺史,你就你是任刺史你就是啊?先核实身份吧。等你的身份核实过后,再请进入公主府。

不过,可以想见的是,等任刺史身份核实过之后,公主府的宴会也已经结束了。想到公主府凑热闹,呵呵,这完全是空想。

公主府门外,辛氏由刘氏、任淑慧搀扶着,下了牛车。

说是公主府门外,其实离公主府大门也还远着。因为今天寿康公主是大肆宴客,请的客人太多了,所以府门外长长的一排豪华车辆,一眼望不到头。任刺史和辛氏的车根本到了府门前,离的还很远,就被迫停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