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绮户流年(130)+番外

流年大展才华。画了一幅画,自己题了诗,末了又盖上一方鲜红的小小印章,诗画书印四绝!流年看着自己的画作,洋洋自得。张屷仔仔细细看了半天,击节赞赏,“意境幽深,令人向往。小师妹从哪里想来!”把流年夸成了一朵花。

流年笑嘻嘻凑过来,“师兄,继续继续。”我不会害羞的,继续夸我好了。张乃山,没有你夸奖我的日子,真的好寂寞,寂寞如雪。

解语一家三口在谢府盘恒至下午晌,方恋恋不舍的告辞。临走,解语笑盈盈说道:“小女着实想念小流年,天天念叼。”原也没存什么指望,谁知谢老太太很是善解人意,笑呵呵道:“这容易,她过不来,小七能过去。”已经定了亲,丫丫是不能上谢家了,可小七能上张家,不碍的。

解语心喜,“这下子阿屷不闹了。”笑着道了谢,又承诺,“天黑之前,一准儿给您送回来。”还是老老实实送回来为好,若是留小不点儿过了夜,谢晚鸿非炸了不可。

顺顺当当拐走小不点儿,解语一家三口来了兴致,“小不点儿想到哪里去逛?”可怜孩子,整日被拘在家里,极少出门。

流年偎依在解语身边,眉飞色舞,“伯伯,伯母,张乃山,咱们接上丫丫,一起玩去!”反正伯伯和伯母也好久没回京城了,正好一起逛逛!

回靖宁侯府接上丫丫,五人一起在街铺游游逛逛,丫丫和流年买了半车吃的、穿的、玩的。逛完街,又一起到快哉风悠悠闲闲吃了一顿晚饭,方才送流年回谢府。

流年回到谢家,第一件事就是拿出檀木盒子,郑重捧到谢老太太跟前,“祖母,存起来!”这么多小金砖,肯定是要存起来的。可是谢四爷要娶儿媳妇了,大喜事,自己若是赶到这时候去存钱,再变成贺礼,可到哪儿说理去。

谢老太太眼睛咪成了一条缝,“好好好,给我小七存起来。”不待流年开口,很自觉的承许,“小七,祖母给你两分利。”你爹爹只给一分利,祖母给两分。

把流年乐的,头昏昏的,找不着北。两分利,世上竟有这样好事!流年傻傻笑着,笑的谢老太太心都酥了,恨不得给小孙女再加多一成利息。

小五,小六,小七,这三个丫头,我公公平平的,每人另贴三千两嫁妆钱。谢老太太含笑想着,觉着自己十分公平。小七么,在祖母这儿存有小金砖,利息定是不少。到小七出阁的时候,自然要多给。

☆、104、第104章

 第104章

“是这个理。”晚间谢老太太喜滋滋跟谢老太爷说了这想法,谢老太爷极为赞同,“咱们做老人的,便是应该这般不偏不倚。”存了小金砖的,和没存小金砖的,理应有所差别,小七是该多给。

“那表哥的私房呢?怎么分?”谢老太太笑问。她自小养尊处优,长大后嫁给情投意合的远房表哥,生活优渥。一辈子也没为银钱犯过愁,从来也没把财物放在眼里。这时节,却关心起谢老太爷的私房了。谢老太爷掩饰的咳了两声,干巴巴说道:“早呢,早呢,且不说这个。”表妹你急什么,咱们儿孙满堂,日子过的这么舒心,怎么着也能活化老八十的。如今盘算身后事,是不是忒早了些。谢老太太静静看着丈夫,不说话。谢老太爷知道躲不过去,硬着头皮讪讪说道,“自然是儿均分,均分。”他有两名嫡子,两名庶子,八名孙儿,七名孙女,个个是他的骨血。

“表哥,你的私房,自然是由着你的心意。”谢老太太声音慢悠悠的,“我眼里自然只有大郎、玉郎和寿姑。你么,心中定是忧着老二老三日子不宽裕。”谢家从来是嫡庶一体教养的,婚嫁公中份例也差不多少。可嫡子女有母亲的贴补,庶子没有。故此,庶子的日子,远远不如嫡子。

谢三爷自搬去北兵马司胡同,宅院小了,月例银子没了,吃喝穿戴全要自家应付,大有捉襟见肘之势。其实谢三爷分的家当不少,若是精打细算过日子,颇能过得。可谢三爷、三太太都不是过日子的人,惯于挥霍,不会持家。三太太近年来时不时的生病,要请医问药,人参肉桂的折腾,花费更是不小。谢二爷也是妙人。时常有请安问好的信寄过来,偶尔会暗示“日子艰难”。他在南京任闲职,俸禄根本不够花的。两个儿子要娶亲,一个女儿要出嫁,银钱如流水一般花了出去。素常老实巴脚的儿子憋不住来诉苦,谢老太爷怎能不心疼?

只一点,谢老太爷再心疼谢二爷、谢三爷也是枉然:他手头没现银。谢老太爷风雅了一辈子,所攒下的私房全是名人字画、古董,这些全是他的宝贝,不拘卖哪样他都舍不得。再说了,字画、古董这些,也不是说卖就卖的东西,不容易变现。

当年谢三爷沾惹上官司,公中钱物动不得,谢老太爷看着一屋子字画、古董,狠狠心要变卖,却被谢老太太拦下了,“都是你心爱之物,留着。”宁愿自己拿出嫁妆,给不争气的庶子打点,保住声名前程。

“表哥,你若要留字画、古董给老二老三,还不如给他们现银,倒便利些。”谢老太太看了眼丈夫,语气平静,“到时候,我跟你买下来吧。”你拿现银给老二老三,字画、古董还是留下给大郎、玉郎。否则,若被老二老三拿去卖了,一则是暴殄天物,二则,不知情的人还以为谢家败了。谢老太爷心里脸上都走过不去,“不能够,不能够。老二老三都是几十岁的人了,让他们自己奔去。”细想想,当初分家的时候庄子、铺子、房子、现银都有,怎至于就过不下日子了?嫁女娶媳谁家没有,有多大头戴多大帽子呗。没那个家底儿,却非要跟人家攀比,其蠢无比。

谢老太爷越想越觉着不对劲:表妹向来不管这些的,今儿是怎么了?少不了陪着笑脸细细相问。谢老太太冷笑一声,“你那好儿媳妇,和宝贝孙女,不日都将赴京。表哥,咱们丑话说在前头,灯市口大街这宅子,还有玉鸣坊祖居,都是不给她们住的。”谢老太爷怔了怔才想明白,“你那好儿媳妇和宝贝孙女……”,指的不就是老二媳妇和华年么。老二媳妇这些年一直在太康住着,华年便嫁在邻县,怎么这会子都要来京城?若是二房的孙子孙女都来了,倒也是好事。只是若还想住在一处,表妹想是容不下了。

“老三是单住,老二若来了京城,自然也是单住。”谢老太爷眼瞅着妻子神色不对,自然依顺着她,“咱们公公平平的,公公平平的。”当年给老三买过一处小宅院,老二若来了,也买一个便是。

“表哥,这家已是分过了。”谢老太太慢吞吞说道:“我旁的不求,只要大郎、玉郎守在我跟前。还有,老二、老三莫来烦我。”要来京城,不给老太爷写信告诉,特特的打发人来禀告我,却是想做什么。家都已经分了,还要养着她们不成。养着倒也无碍,只要甭在我眼前晃来晃去的,惹人厌烦。谢老太爷心中歉疚,柔声许诺,“依你,表妹,全都依你。”表妹向来光风霁月,她从来也没喜欢过老二老三,却一向厚待。老二老三从小到大吃穿用度、教养婚嫁都让人挑不出毛病。如今老了老了,只图个清静,哪能不依着她。次日,谢老太爷便命人出去看房子。家中自有能干管事,在东棉花胡同挑了个三进宅院,跟谢三爷在北兵马司胡同的宅子差不多大小,差不多价钱。谢老太爷差人买下、修整,又使心腹家人送信给谢二太太,“东棉花胡同己备好了宅子,随时能入住。”老三买了,老二也买。再多余的,没有了。

流年知道这件事情后,仰天长叹:这个时代的房价,还是很靠谱的!差不多的地段,六年前买和现如今买,房价竟相差无几。这要搁自己前世,时隔六年,房价能涨的让人想上吊。流年近来日子很顺。自从棠年中了状元,和含山郡主定了亲,流年“身价倍增”,时常获邀出席各家诗会、花会。往常正眼也不肯看她的贵夫人、阔太太们,多有拉着她的小手啧啧称赞的,“这小模样,真招人疼。”跟她那个状元哥哥一样呢,好个相貌。也有少女们或不动声色的示好,或装着天真无邪的讥讽,流年一概浅笑不语。她本就和谢四爷、棠年生的极像,再加上这份宠辱不惊的淡然,更是似足父兄。

上一篇:福妻嫁到 下一篇:青雀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