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总校长[穿书](484)+番外

只是这件事情他又不能说出来,毕竟知道的东西太细节容易引起别人的猜疑,当然最主要的是他还是不太相信杨贵妃,总担心杨贵妃一不小心就将事情告诉杨国忠。

杨国忠……那牵扯可就大了,他肯定会告诉自家人,然后杨家人一发散,到时候整个长安都人心惶惶,只怕未战就先败了。

又或者安禄山还没打到长安,他就因为妖言惑众被拽回到长安关起来,这不是得不偿失吗?

贺知章的来信跟杨贵妃的意思差不多,都是觉得安禄山没有那个本事打到长安。

不过他主要说的倒并不是这个,而是他告诉李谈已经同意了一批学子来找李谈。

这些学子都无一例外是有点本事的,但是考科举的运气又不太好,一直在落第。

想要补官又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后来他们看到李谈不走寻常路,直接给公孙垂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人长史之位,顿时心思活络。

觉得还不如去凉州投奔宁王,虽然凉州的条件艰苦了一些,但是听说宁王手下缺人啊。

而且大唐有规定,皇子亲王去做刺史的州,原本无论是上州中州还是下州,各种政策都会按照上州的待遇来,等到皇子结束任期不在这里当刺史之后,这一州就会恢复原本的待遇。

也就是说凉州如今虽然是下州,但是待遇却是按照上州给的,这个待遇表现在方方面面,比如说官员的组成数量,比如说荐官的名额,甚至进入国子学的名额都比之前要多上好几个。

这种待遇是方方面面的,他们在长安竞争不过,来凉州走个曲线救国也是不错的。

就跟后世高考移民也没什么区别。

也有一些人就是想要追随李谈,觉得只要跟着李谈,他们的前途都不会差,毕竟李谈也不会长期在凉州呆着,就算以后还继续当刺史,也会被调到比较富裕的州府去,到时候他们也自然跟着升官。

关于这些人的心思,贺知章担心李谈想不到那么多,都给分析了一遍,重点告诉他,这些人都可用,但是怎么用那就看李谈自己的了。

贺知章没有讲太多,在用人这方面,李谈需要自己去体会,反正就算看走眼他也输得起。

李谈捧着贺知章写的一摞厚厚的信纸,感动的不行。

贺知章简直就是他的人生导师啊!

他读的书够多,但是实践太少,而像是如何管理人才,如何利用人才这种需要经验的事情,他更是没什么头脑,一直以来都是什么人擅长做什么就让他去做什么。

只是以前他面临的都是比较简单的人事,王府有朝廷安排,左金吾卫也是朝廷安排,他只要领导就行了,只有挑选……基本上不用他做。

现在凉州一切草创,什么都需要他自己来,还真有些焦头烂额。

贺知章这一封信更加坚定了李谈一定要将他带过来的想法,原本在真实的历史上,安史之乱发生的时候贺知章已经去世,所以并没有受到磋磨。

如今……他年事已高,若是不早点过来,等安禄山打过来了再匆忙跑路,他那把老骨头哪里撑得住?

李谈的确能够救人,但是他不能让贺知章返老还童啊!

他想了想决定将自己知道的事情以分析的口吻说出来,劝贺知章过来,同时告诉他,凉州这边的书院也要开啦,您不过来题个字吗?

上次琅嬛书院开的时候,贺知章就跃跃欲试想要题字,结果李谈为了师徒值硬生生把老先生挤下去,自己题了字。

贺知章见他写的的确不错,也就只能遗憾作罢,这一次李谈本来也想自己题字的,但是为了贺知章的性命安危,他还是忍痛让出来吧。

用一个书院的题字骗老先生过来,估计也就他能做得出来。

这封信发出去之后,李谈没过两天就真的迎来了一队学子,这一波学子大概有二三十人左右,他们来的时候正巧赶上了拍卖会。

然后就被李谈带着去感受了一下拍卖会的氛围,顺便围观了一下当地的土豪。

在看到那么多见都没见过,甚至看不出什么工艺的琉璃制品的时候,他们的眼睛都直了,完全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从哪儿来的。

而那些琉璃制品一个个的全拍上了天价,动不动就几万贯的交易,在这个一年税收也不过两千万贯的年代,简直是让人目瞪口呆。

然而更让他们目瞪口呆的是等到拍卖会结束之后,他们才发现这些东西居然都是宁王殿下的!

在经历过金钱的冲击之后,李谈又带着他们看了一下新的书院和城池的规划图,还有一个全州水系规划图。

而如今水系的中枢喷泉已经建立起来,数十个青莲语瀑一起喷水的场面还是十分壮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