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随身空间:玉石良缘/重生玉缘(343)+番外

耿少丹不顾乳娘的劝诫就这样穿着湿透的衣服离开。

秦嬷嬷看着脸色难看的秦氏难免劝道:“夫人这又是何必呢?好好地和大姑奶奶说岂不是更好?这些年您都对她轻声细语的……”

“就是因为这么多年都是这么轻声细语的,才养成了她这样的性子,先前她不听劝诫,以后吃亏的到底是她,可是现在她竟然开始算计起自己的亲妹妹来了,那以后呢?我们这些人,只要她用得上,未必就不会算计。我真是悔啊,当年我就是拼死,哪怕是跪在雪地里冻死也不该把她给婆婆教养。”

秦嬷嬷大惊失色,扭头去看外面,秦氏冷笑道:“到了如今这个地步,难道我还怕她吗?”

“夫人!?”

“这些年我一让再让,她们还真当我是蠢的不成?我倒要看看,谁敢算计我的孩子。”

秦嬷嬷担忧的看着秦氏。

耿少丹到底没敢这个样子回去安北王府,失去娘家的支持会让她在安北王府更加艰难的。

耿少丹找了个地方换上了衣服,这才回去。

安北王府想要找一个好控制的一同嫁进四皇子府,耿少红身份高,按理说是不应该选她的,但现在四皇子的呼声太高,以后他七成是登上那个位置的,那样一来耿少红的身份就刚好合适了。

最关键的是耿少红性子鲁莽,没有过多的心机,加上耿少丹的身份,再没有比耿少红好控制的人了。

耿少丹以为,能有机会进宫,以后可能还是贵妃,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她不明白为什么母亲会那样反感。

安北王妃听说秦氏已经有了人选,眉头微皱,问道:“那交换庚帖了?”

“那倒没有,只是母亲心中的想法。”

安北王妃满意的点头,“只要还没下定怕什么,回头我再和你母亲说说就是了。”

耿少丹觉得很悬,但婆婆这样说了,她也不能反对,不然婆婆还以为是她不愿意呢。

立在安北王妃身边的安北王世子夫人张氏淡淡的看了俩人一眼,就淡淡的垂下头去。

屋里的人谁都没在意张氏,因为谁都知道安北王世子夫人张氏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只会老老实实地跟在安北王妃身后。

只是老实的张氏回到自己的院子之后就转身去了世子陶扬的书房,守在陶扬书房跟前的小厮见了毕恭毕敬的行礼,张氏点点头,没有经过通报就推门进去。

陶扬正低头看地图,听到声响抬头看了一眼,就不在意的问道:“怎么生气了,是母亲又为难你了吗?”

“不是,母亲那算是什么为难?”张氏给他倒了一杯茶,蹙眉道:“先前不是说老二的媳妇是个聪慧的吗?怎么是这个样子?”

陶扬诧异的问道:“她怎么了?我看着还好啊。”

张氏就将今天听到的告诉陶扬,末了道:“要不是我今天下午去伺候母亲,我都不知道上午耿氏干了这么一件蠢事。”

陶扬也冷下脸来,“这件事二弟知道吗?”问到这里陶扬也知道自己是白问了,陶拓知道不知道又有什么区别呢?张氏道:“先不说耿家的底蕴,就是单一个耿相就不是能轻易得罪的,进宫为贵妃听着好听,朝中有几个大臣愿意把捧在手心里的女儿送进宫里去伺候人?历来除了皇后,哪一个妃子不是从地方上选上来的?母亲要是真向秦夫人提出来,只怕两家就闹翻脸了。我看耿氏那样子,竟是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

第一百七十二章 欢迎

陶扬烦躁的扔下笔,“四个王府,除了我们安北王府,哪一个府上没有兄弟帮衬?”陶扬说到这里也觉得没意思,“行了,这件事我回头和父亲说一声,让父亲和母亲交代一句就完了。”

安北王妃虽然总是喜欢自作主张,但她惧怕安北王,安北王说的话她不敢不听。对这件事陶扬没怎么担心。

张氏也就放下心来,低声和陶扬道:“我给你熬了汤,等一下回去就喝了吧,你这几天总是上火。”

陶扬听到妻子的关心,心情这才变好些。指着地图上的西地道:“再过不久他们也应该回来了,如今各个世家都紧张起来了,四皇子只怕前路艰难了。”

张氏展眉道:“这样岂不是更好?太过容易的成功往往不会珍惜。”

“可我们也要开始准备了,至少在四皇子登位前拦住各世家,现在还不是他们出来捣乱的时候。”

“皇权和世家之争都这么多年了,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张氏没问安北王是怎么想的,而是问他,陶扬对此很满意。低声回道:“我怎么想不重要,重要的是皇上有多大的能耐,而世家又有多大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