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美人传(346)

可是却看着皇上的脸越来越平和,又恢复了平易近人的模样,让他几乎以为刚刚只是他的错觉,可是后背的湿冷又告诉他这是真的发生过。

说完这些,沈括又献上了自己这段时间去天下书院任教的心得体会,于朝廷有什么设想,很详细很厚的一本规划交给了皇上,然后看皇上有些疲惫的样子,恭敬的告退了。

病秧子赵并没有立刻去翻那折子,只是让阎公公在把书房温度调高些,他觉得有些冷,因为心脏的问题,他不宜在密闭的地方呆着,书房一直要开窗,风凉飕飕的往里灌,似乎屋里怎么烧炭火都不暖和。

过了一会儿,似乎觉得温度暖和些了,他一人在软塌上眯了一会儿。阎公公在一边守着,如今老阎已经老的很了,可是还是事事躬亲,因为皇上的身体,怕小年轻做事不够细心。

可是此刻他在一边守着觉得惹得冒汗,想到窗口站着,又直对着风口吹,肯定会得病,不得已只能拿着手绢不停的擦,看皇上难得睡的很舒服的样子,他又不敢做声,只得忍着。

病秧子赵睡着了,虽然很短的一段时间,可是他做了一个很长的梦,居然梦到自己到了那传说中的天下书院去任教,很多同事都是熟人,王安石,司马光,苏轼,沈括……左伊,彼此见面点头微笑,阳光正好,照的很暖和。

一觉醒来,他开始看奏章、写奏章,平日他只看,评语写的很少,可是今日却精神很好的一直在提笔书写,阎公公劝了几次,皇上都没有在意。

夜深时候,他还在御书房,老阎已经站不住了,叫了平日培养的机灵的守着,万一有事,立刻叫他。

那机灵的太监眼睛大大的,像黑色的宝石一般,似乎比烛光还要明亮,他一刻也不敢闭眼的看着皇上的脚上的鞋子,这是阎公公教育的,要看好皇上,但是皇上不喜欢人家一直盯着他,所以看皇上的脚是比较合适的位置。

确实,此刻皇上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丝毫没有注意到有人盯着他的脚看。他在看沈括的那份奏折,一边看一边感叹,是了,只有她,才能有这样的才能,她如果是自己的妃子,不知道要把这江山折腾成怎样,一定是很辉煌的吧,可惜他看不到了……

这一份折子他看的特别久,小太监已经挑了三次的灯芯了,要不是很久有一声翻页声,他几乎以为皇上已经不会动了,当然小太监只是想想而已,皇上是万岁万岁万万岁,怎么不能不会动,那是要活一万岁的人。

果然,过了很久皇上就动了,他抖抖索索的拿起折子中的一张薄薄的纸,是一副画,画上有一个少年,可是看着又像姑娘,那小太监刚刚听到声响,抬头一看,就看到那画上的人,当真好看,宫里的娘娘也没有那么漂亮的,还想再看看的时候,想起阎公公的叮嘱,赶紧把头底下,继续看脚。

第二日,小少年依旧上完课,听完先生用他崇拜的王安石语录教导他完毕,去御书房给父皇请安,汇报功课。

可是这一次父皇居然不让自己坐太远,说要坐他跟前去,然后他继续想像平日一样等父皇提问他回答……可是父皇突然就全身发抖,一只手一直指着桌子……

宫里乱了,皇上驾崩!

作者有话要说:……

287

287、第八十六章:安石出山 ...

第八十六章:安石出山

于是太后成了太皇太后,皇后成了太后,少年成了皇上。

稚气未脱的脸蛋,坐在龙椅上,还觉得当皇帝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不过脸上还有着失去父皇的哀伤,像是丢失了某个心爱的玩伴一般。

他如今呆在御书房,再也不用像以前玩躲猫猫那样偷偷的了,可以关明正大的看自己想看的东西了。

而先生再也不会面对面的和他坐在小茶几跟前,给他讲书本上的知识、和他的见解,得意的时候略有些无奈的笑道:这不是臣的观点,是王安石的观点。

那个以前天天跟在父皇后面的老公公,现在整天跟在他后面,说实话,他不喜欢那老头,太严肃了,央求了母后好几次要换以前身边伺候的小李子,胖嘟嘟的很可爱,可是母后不同意,母后说有阎公公在,她放心。

有些东西,可以光明正大的看的时候,就不太好玩了,像以前他处心积虑等着父皇不在御书房的空档悄悄溜进去,看的如饥似渴,惊心动魄,好像自己就在书中,而且常常害怕有人闯进来。

可是如今放在少年天子面前,他也提不起劲。

父皇给他留书了,据说父皇的父皇也给父皇留书了。看留书是件很奇怪的事情,以前觉得父皇不太亲近,可是看着那书写的文字的时候,就想到了父皇,又觉得天底下最亲近的人莫过于他了。

那个老是咳嗽的男人,脸色总是很白,笑容总是很温暖的男人,总是喜欢躺在软塌上的男人,就这样离开了他,如今书房里那个熟悉的软塌也没有了,只有他自己。

少年觉得冷清,不喜欢呆这里,虽然这里是他曾经最想独自来的地方,可是现在却是他想逃的地方,所幸还有一个整日似睡非睡的老太监一起呆着,让少年莫名的不觉得害怕。

他不敢在母后面前表现的伤心,貌似母后更伤心,渐渐的他也不在母后跟前撒娇,下意识的觉得做一个不撒娇的男孩,母后会高兴,她会露出很好看的笑容,少年觉得母后是天下最好看的女子,当然除了御书房里的一副画,那个女子穿着男装,可是他却第一眼就被吸引住了,不过这个是秘密,他是天子,自然要有自己的秘密。

如今少年一身明黄,接受朝中大臣的朝拜。

他很中规中矩的按时坐在龙椅上,无论底下群臣所奏连篇累牍,时间多长,他都和颜悦色,耐心听取,没有一点厌倦的样子。开始小皇帝这样,大臣们还觉得不错,皇帝风度极好,看来是个明君,不好对付。可是久而久之,不免就有些老臣心中另有所想,觉得小皇帝没带脑子也没带嘴,只空有了一双耳朵来上朝,听完了奏章不表态也不决断,让说的口干舌燥的大臣很尴尬。说好听点是谦虚,说难听点就是软弱无知。

不过也怪不得这些老臣的心思这么大逆不道,因为仁宗驾崩,新皇继位,还没有正经干什么事就和大臣们说拜拜了,再来的小皇帝只是个黄口小儿,怎能服众,若不是还有两宫太后坐镇,这个国家似乎政变的可能性很大。

小皇帝只听话不说话,于是很多大臣开始懈怠。

漫不经心,连上朝都开起了玩笑。

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三个月过去了。朝中不知不觉忽然少了一些人,多了一些人,这时候朝中的大臣才惊的后背凉凉,小皇帝看似很傻很天真,其实很黄很暴力,一下子把当年的老臣都给捋了个干净,当然也有人觉得是背后的人支持。

如今朝中尽是一些新面孔。

什么司马光,苏轼,吕惠卿……

小皇帝在御书房开奏章,左边是看过的,右边是没看过的,中间是正在看的。他的习惯似乎和仁宗很像,不过正在看的奏章下面还有一本杂书,小皇帝会看看杂书,约半个时辰,后面的阎公公就会咳嗽一声提醒他要看奏章了。

阎公公身边还带了个小公公,眼睛很亮很亮,看上去人却有点木木的,只会盯着人脚看,害羞的样子,少年天子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这小公公。

有时候少年会有一些疑问,然而如今韩先生不再常常来教学了,他眉头一皱,后头的阎公公就会解答,声音清脆柔和,一点不像他的脸,老的和白树皮一样。

阎公公懂得很多东西,几乎比韩先生知道还多,当然不是同一层面的东西,他当皇帝的疑问很多已经不适合问韩先生了。

有一天,少年天子趴在书房的书桌上,他觉得厌倦了,活着没意思,这样的皇帝当的也很窝囊,对内很多事还是大臣做主,投票制,自己根本没有决定权,对外,周边国家野心勃勃,似乎有朝宋朝进攻的趋势,而且是南北都有,两面夹击,十分危险。然后他每天的生活就是如此,看不完的奏章,中间还要去请安,太后奶奶,母后……不厌其烦的和她们汇报今天的工作……他忽然间有些明白父皇为毛这么早早的离开,他开始怀疑父皇是不是在偷懒。

“阎公公,那个探花郎,父皇不是和他是同窗吗?当初他怎么可能会留下那么明显的贪污罪证?行不通啊?那个人若是还活着,我一定要让他当宰相!”小皇帝无聊的似自言自语的说话,阎公公并没有被这大逆不道的话吓一跳,当然如果此刻宰相韩琦要是路过一定会吓坏,认真检讨自己做错了什么?为毛皇帝要罢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