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童养媳之桃李满天下(149)

顾景云就冲她挥手,“那你去把人请出来吧。”

黎宝璐闯进第一进的正房,直接把赵宁拎出来。

赵宁被拎到顾景云面前时还有些迷茫,半响才迟钝的问道:“顾兄弟是要用到那几本书吗?我已经抄了两本,这就把那两本给你送回来。”

顾景云微讶,他还真不知道赵宁窝在屋里是抄注解呢,一时有些无言。

赵宁在某些事上的见解显然与黎宝璐一样,那些书上的注解评注都很难得,他脑袋就那么大,不可能短时间内全部记下,只能抄。

抄下来就是他自己的了。

因怕顾景云要用到这几本书,他就日夜不停的抄,要不是顺心每天晚上都吹灭他的蜡烛要他睡两个时辰,他恨不得不睡直接抄完。

顾景云抽了抽嘴角道:“赵兄觉得这样有用吗?”

“有用呀,”赵宁激动的道:“我便抄便记,这几天已是解了从前好几个疑问了。”

“但这些书你早已熟读,大部分的经义你都能解,这样重复往返的看不过是浪费时间,”顾景云抬手止住他要说的话,道:“赵兄若是不嫌弃,每天用过早饭后便跟着我一起读书吧。”

赵宁眼睛一亮,“顾兄弟愿意教我?”

“说不上教,不过是互相探讨学习罢了。”

正如黎宝璐所说,哪怕是他单纯的为对方补课,温故而知新他也可以获益,自然算不上教。

赵宁激动不已,起身对顾景云行礼道:“多谢顾兄弟!”

去年院试便有赖顾景云教他,当时好几道题都是顾景云帮他复习到的,不然他即便能考上也绝对得不到那个好成绩。

黎宝璐的注解是精妙,但再精妙那注解也是死的,自然比不上顾景云的亲自讲解。

赵宁既要跟着他一起学习,那作息自然也随顾景云,因此早早他就让赵宁去睡觉,只有睡得够才有精力和他一起浪呀。

也不知道赵宁是真的累惨,还是意味得了个惊喜放下心来,自傍晚睡下后他就没醒过,直到第二天一早被顺心叫起。

此时太阳还未升起,天色只是微凉,空气中还带着些寒意。

他以为顾景云要早读,连忙捧了本书到后院。

顾景云已经换了宽松的练武服等着他了,看见他便招手道:“过来,让宝璐教你练操,跳过后再去洗漱吃饭。”

赵宁一呆,还是放下书上前。

黎宝璐一连严肃的看着他道:“赵公子,你的身体很不好,乡试九天,你的身体已经做好被摧残的准备了吗?”

赵宁愣愣的摇头。

“那就让我来锻炼你吧。”

赵宁瞄了一眼一旁正面不改色跳五禽戏的顾景云,见他身子瘦弱却动作灵活,气不喘,色不变,便放松的点头,拍着胸脯道:“弟妹只管教我。”

快点教吧,教完了他好去读书。

赵宁信心满满,但不到半刻钟就瘫在地上起不来了。

明明顾景云看上去比他还体弱,为什么他能跳两回五禽戏还面不改色,他却才学了一禽的动作就累得摊倒在地?

黎宝璐也没想到看上去健健康康的赵宁这么不经练,她满是庆幸的道:“幸亏提前练了,不然进了号房可怎么办啊?”

顾景云拿过汗巾擦了一把汗,晃悠过来的时候道:“欲速则不达。”

“对,对,欲速则不达,”所以我们还是别练了。赵宁眼巴巴的看着黎宝璐。

黎宝璐郑重的点头,“不错,所以我们今天早上先练到这里,中午和晚上再各来一次,我们不能加大强度,那就增加次数。”

赵宁闻言直接倒在地上不动了。

☆、138.第138章 嫉妒

赵宁的基础不算差,他是跟着他祖父启蒙的,而他祖父读了三十多年的书,虽然没能考取功名,但基础的东西还是不差的。

只是他们那地方秀才少,举人更少,赵宁直到十岁入学后才有一位秀才先生。

但那位秀才的学识有限,赵宁能阅读到的书籍也有限,所以他的学习深度被局限,自然难更进一步。

顾景云爱的是他的勤奋,虽然他认为天赋最重要,但如果没有天赋,自然需要勤奋去补。

而赵宁,恰好具有这个优点。

所以顾景云愿意用心去教他。

赵宁很着急看书,顾景云却没把书给他,而是随口问些他书本上的知识,见他问答有度便微微点头,但题目一往外扩张一点,他就需要思考,有的可以作答,有的则是直接摇头,再要深一点便满眼茫然,连题目的出处都不知道了。

赵宁满头大汗,他知道顾景云学识渊博,也知道他比自己厉害,却没想到会厉害成这样。

黎宝璐在一旁看了都替他着急。

顾景云沉默片刻,道:“以你现在的状况参加秋闱,取中的可能性只有五分,且名次不会多好。你若能静下心来与我学两个月,或许有七分的可能取中,但要想更进一步就难了。”

意思是他明年参加春闱多半不中。

赵宁却很高兴,“竟有七分吗,那就很好了。”

他祖父考了一辈子也没考中,所以他知道科举之难,而他的目标是三十岁之前考中秀才,四十岁之前考中举人,只要能在死前能考到进士他就很满足了。

顾景云&黎宝璐:……

所以你这一生都是为了考试而活着吗?

这一整天顾景云光给赵宁摸底了,一本书也没叫他看。

赵宁不看书心里总有点慌慌的,傍晚在黎宝璐的目光迫视下学完了一节五禽戏后便有些恹恹的站在一边。

顾景云和黎宝璐都不理他。

喜欢读书不算坏事,可要像他这样读书就是坏事了。

俩人带上恋恋不舍的赵宁出去散步,前面小夫妻俩肩并肩的走着,时不时的就街道两边摆卖的小东西发表看法,赵宁垂头丧气的跟在后面。

散步回到家正好吃晚饭,吃完晚饭一行人到后院消食。

顾景云便问赵宁,“《荀子?君道》中言:上好贪利,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丰取刻与,以无度取千民。盐课之税尤甚,于你之见该如何防盐道贪酷,以利于民?”

赵宁一愣,问道:“这是哪位先生出的策论题吗?”

“不是,是我考你的,你心里如何想的便如何说,不用怕我将你试卷打回。”

赵宁微微抿嘴,犹豫不决的道:“这道题目也太尖锐了……”

“哪年乡试与会试之题不尖锐?废话少说,快答!”顾景云不耐烦的道。

赵宁就磕磕巴巴的道:“应,应当加强监察,可在两江,两湖地区多设巡盐御史……”

顾景云有些失望,但还是耐着性子听完了。

然后扭头问穆扬灵,“若是你,你会如何?”

黎宝璐低头想了想道:“加强监察是一方面,但最重要的是由朝廷固定盐价,凡在铺子里卖出的官盐,不论中间转了几道手,亏损或盈利,向外售价都不准超过一定数额,且每日应提供的最低盐量也做好限制,若商家两者之一超过一定时限都不能完成,那便取消对方盐课之资。”

赵宁张大了嘴巴,好狠!

“这怎么可能,若是亏损,那吃亏的岂不是商户?”

“他们会有办法不吃亏的,要实在没办法那就不要盐课的资格了,到时候便是当地官员之责。”黎宝璐嘴角微挑道:“盐的成本其实并不高,不然私盐也不会大行其道,而盐价之所以高居不下,是因为官吏与盐商相勾结,生生的将盐价抬高的。我认为若是一开始就固定盐价,那他们所分的利润也固定下来了,要想多赚钱他们只能节约成本,或砍掉中间不必要存在的流通环节,或降低晒盐成本。”

顾景云对赵宁道:“中规中矩并没有错,因为儒家便讲的是中庸之道,可若是畏足不前就不好了。”

顾景云从书房里找出一份邸报给他,“这是今春户部尚书上书整理盐课,规范盐市的折子,虽未曾通过,但朝中声音不断,有赞成,也有反对。科举是为国取士,自当与国家要务为准,若你身在朝堂,皇帝问你,你该如何答?”

赵宁沉思。

“你回去再想想吧,三天后将作业交给我。”

这是开阔赵宁的思路,每隔三日顾景云便会出一道大题给他。

除此外,俩人每日还有半个时辰的辩谈时间,往往是顾景云给出一个方向,俩人便沿此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