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木香记(89)

“杨家这嘴脸,一看就是跋扈惯了的,不然不能自来寻死。”裴如玉眉心轻拧,给媳妇续了些温水,“我就是奇怪,徐家这么急着偷织机做什么?”

“会不会是眼红我们木香布被选入内务司做贡品了?”

裴如玉道,“我让人查查徐家什么来头。眼下稍安勿燥,等着杨家来人把赎银交了再说。”

白木香点点头。

——

下午无事,裴如玉就在后衙跟媳妇在屋里说话,看媳妇缝小衣裳,一边缝一边念叨,“我这针线不如咱娘的好,咱娘那针线在老家数得着的,以前不管打络子还是绣花,在绣坊都是拿的一等价钱。”

“你做的也挺好。”

“还成吧。”白木香眯起眼睛,偏头朝裴如玉笑,就“唉哟”一声,扎着手了。裴如玉拉起她的手,看圆圆的指头肚渗出血珠,一低头舔了去,唤了小圆拿来纱布金创药,白木香道,“不用,就扎了一下,哪里还要金创药,大惊小怪。”

“小心无大过。”裴如玉给她手指头涂药膏,细致的裹起来,对白木香一笑,“还真挺一般的,没谦虚。”打发丫环把药和纱布拿下去,白木香要接着做小衣裳,裴如玉把她的手放好,“你歇着吧。”自己拿起儿子的小衣裳,就着白木香刚刚缝过的地方缝了起来。

开始姿势不大娴熟,但是裴如玉那一针一针的,真仿佛尺子量出来一般整齐。白木香险没惊掉大牙,直待裴如玉缝了个袖子,她才扭动了个身子,仿佛整个人重新还魂,吞了吞口水找回自己的声音,“你,你,裴如玉你咋会缝衣裳啊?”

“我小时候是跟着祖父母的,小时候总是病,身体也不大好,十天倒有九天在吃药,后来祖父请天祈寺的高僧看,高僧说让我在庙里住上三年。祖父担心我夭折,就把我送庙里去了,天祈寺是大寺,颇有规矩,不让带丫环小厮,爹娘也不能长时间跟我住庙里,后来是小叔在庙里教我念书,指点我功课。也不知怎么回事,慢慢就很少病了。不过在庙里无人服侍,虽不用自己烧饭就有素斋,但衣裳什么的都要自己洗,偶尔也有这些缝补的事,小叔教我的。这也没什么难的。”裴如玉笑瞥白木香一眼,“你初与我成亲,还常讽刺我是纨绔子弟。我这纨绔子弟的针线不比你差吧。”

“那你不会把衣裳攒着,等你家人去看你时,把脏衣裳给家下人拿回去洗就是了。”白木香说。

“那么几件衣裳,还值得攒一个月,等家下人带回去洗,那不馊了。”

白木香见室内无人,飞快的凑过去亲裴如玉唇角一记,笑,“我家相公咋这么能干啊!”

裴如玉笑笑,他缝些简单针线还成,做棉衣就不会了,白木香指点着他怎么细细的把棉絮铺上层,要铺的均匀,不能一边儿薄一边儿厚。铺好了再如何缝里子,白木香瞧着裴如玉缝棉衣,说,“你现在身体好了吧?”

“好不好你还不知道?”裴如玉骄傲的看一眼白木香开始渐渐鼓起来的肚皮。

白木香抿着嘴唇,眼睛微微向上,瞧着屋顶寻思一会儿,同裴如玉道,“有些事还真是玄,以前我们村就有这么一个人,他不能走夜路,一走外路就被东西跟上,回家发疯。他们家人就要拿着小米、黄纸去路上给他叫魂,叫回来就又好了。”

“裴如玉,怪道你总喜欢吃素,谁在庙里住三年都得喜欢吃素。”白木香很心疼自己男人,“而且,你那会儿才多大啊,庙里又没人跟你玩儿,你得多寂寞啊。”

“那也不是,我在庙里认识了朋友。”

“什么朋友,小和尚么?”

“不是和尚,他也是偶尔会住在庙里的。一来二去就认识了,后来我们常在一起念书。”裴如玉说着唇角翘起来,显然是很要好的朋友。

白木香沉着脸眯着眼瞪他,“我都嫁你这么久了,你的朋友我一个都不认识呢。”

裴如玉连忙道,“先前不是有些误会,等回了帝都,我介绍你们认识。来,瞧瞧小棉衣如何?”

白木香瞧着短短小小的小红棉衣,里外摸一摸,裴如玉这个细心的,把线头都藏在衣裳里头了,可见是亲爹的心,这样细致。白木香把裴如玉的朋友她不认识的事抛开,欢欢喜喜的说起她家裴秀来。

将掌灯用晚饭时,司墨过来禀事,“牢里杨家那一起子人,好意给他们端上饭菜,一见是炖肉,竟不识好歹破口大骂,言语极不恭敬。”

裴如玉淡然道,“不吃就算了,以后也不必给他们上了,有什么让他们吃什么吧。”

白木香不解,“还有见着炖肉骂人的?他们是和尚吗?不吃肉吃素。”

“那倒不是。他们应是跟汤巡检一家一样,信仰回教,回教的人不吃猪肉。”裴如玉说,“县里不养闲人,还有修路扛土的活,明天给他们安排安排,叫他们去做工吧。”

司墨答应着躬身退下。

第79章 裴县尊

第二天清晨,裴如玉用过早饭后先带着司书司墨到城中看修路的情况, 这是县尊大人的习惯, 哪天都要过来瞧瞧, 因为县尊大人重视,不论是监理人员还是做工的, 都无人敢偷懒。

杨家人一大早就早早的被带过来修路了,他们不算特别惩处, 县尊大人早说了,县里不养闲人, 尤其犯事儿的,大牢里搁着还管饭,这哪儿行啊,忒安逸。饭食得自己挣,就是有家里送也得自己挣到吃饭的权利是不是?自从县尊大人开始修城墙, 大牢里就没闲人了, 都被带出来干活了。

依照干活的情况, 按工领吃食。干多吃多, 干少吃少,公平公正, 绝无偏颇。

县尊大人在众人敬仰的目光中优雅如同一只纤尘不染的白鹤经过, 不少百姓同县尊大人打招呼说话, 还有食铺老板热情的要送给县尊大人早点吃,县尊大人让大家各去忙,他遛达过一回, 遇到余主簿坐着孙子赶的驴车去衙门当差,余主簿叫停驴车,硬硬朗朗的从车辕上跳下来,摆摆手让孙子赶早去磨面,笑呵呵的从袖子里拿出个油纸包来,拿块蜜糖果子让县尊大人,县尊大人摇手,“我刚吃过饭。”

“人老了,就爱吃点儿甜的。”余主簿咬一口,跟县尊大人商量,“县里是不是再添几个磨盘,现在咱们县里食铺子多,人也多,咱们这儿主要吃面粉,每天县衙外的大石磨排满了人。”

裴如玉是不会问出为什么不直接买面粉这样的话来的?升斗小民,能省一文钱也是好的。裴如玉道,“那就再添两个,我看以前磨盘光秃秃摆空地上,也没个遮风挡雨的棚子,再寻几个匠人,在石磨上头搭个棚子,咱们这里,春夏少雨,秋冬大雪,起码有个挡风雪的地方。”

“那可好,还是大人想的周到。”余主簿乐呵呵的咬着蜜糖果子,余光见裴如玉眉心一顿,就听裴如玉平淡的问,“县里磨坊米铺生意如何?”

“不大好。”县城小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拢共县里也就三千人的样子,县里有多少商家,余主簿心中有数,“大家基本都有田地,吃米自己舂一舂,吃面也多是自己去石磨那里磨,除非草原上的牧民,他们不懂耕种,会拿牛羊来换米面。不过,我瞧着米面也有生意,毕竟今年不少人家赚了些银钱,有时图省事,就直接拿稻米去他们那里换精米,用小麦换白面。等大家日子再好过些,他家生意应该能兴旺起来,不过,那得看他家能不能继续把生意做下去。”余主簿呵呵笑着说,“如今咱们县最好做的生意就是食宿生意,小生意如卖干货、菜蔬、水果,都好做。咱们县昨儿新开了一家果子铺,果子做的很不错。”

裴如玉瞥余主薄带沾着果子渣的嘴角一眼,“蜜糖果子最好吃。”

余主簿呵呵直笑,极力向县尊大人推荐,“我跟我家那老婆子都爱这个。”

“我记得帝都有不少人家经营碾硙,咱们县有月湾河,虽在城外,建一座碾硙倒是比骡马或是人力推的磨盘更省力。”裴如玉收回视线,言归正题。

余主簿歪头使劲想了想,终于从尘封几十年的记忆里牵出一根微弱线头,拍着脑门儿说,“对对对,那还是我刚离开老家到帝都赶考的事,在帝都郊外看到河畔那一座座的碾硙时我还想,这是啥东西呀。后来才知道是用水力磨面用的,当时我就觉着颇是稀罕,在老家从未见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