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再生之瓷[古穿今](38)


“哼。”你就装吧,别以为我没看见你老偷偷往人那看!
徐久照一开始的时候还分心注意着两个低语的人的动静,后来倒是专心的沉浸到了手上的工作当中。他倒是没多想,毕竟这两天来人太多了,没准这位也是来看热闹。
高师傅所追求的是完全还原古代时候的制瓷过程,争取没有任何现代工业的痕迹,理所当然的,在这间工作室当中拉坯完全就是手工进行。
现代批量生产的瓷器全都是注浆完成,而市场上所谓的高档瓷器也同样是注浆产品,只不过是原材料更好一些。
注浆的成本非常的低廉,只要使用模具,就能够生产出来一模一样的产品,根本就不需要拉坯师傅用眼力来判断是否一致。
而真正的陶瓷艺术品则都是拉坯师傅们和陶艺家用手拉出来的。只不过人家用的是电拉坯机,而徐久照好不容易还阳来到了现代,还得使用纯人力的方式来驱动拉胚机。
他面前的转盘下有一个转轴,转轴上边有一个小孔,孔里插|着一个摇杆,需要人时不时的摇动,这边的转盘才会转动。
手工拉坯本来就是劳动强度非常大的活,再加上还需要自己转动摇杆,没一会儿徐久照就出了一身的汗。
往常的时候屋子里边都会有一个学徒工在这边专门负责摇杆,而徐久照来了之后,高师傅直接就把那个学徒工给调走了,平常拉坯的时候就让徐久照和冯忠宝俩人互相给对方摇摇杆。美其名曰:加深体会。
本来今天徐久照也是跟冯忠宝说好了的,不过回了家的高师傅突然带着朋友又来了,徐久照手机又放在更衣间里,他也只能替跑到考古工作场地那边去看稀罕的冯忠宝说一句自求多福了。
高师傅眉毛拧着,看他实在辛苦,干脆就坐在那里替他摇摇杆。
徐久照急忙说道:“高师傅,这可是使不得!”他一着急就往外蹦古话,幸亏现在的人只觉得他咬文嚼字,颇有古风,并不会认为这人灵魂不对。
高师傅抬抬眼皮子,说道:“我还没老到干不动的程度呢!”
邹衡新嘿笑了一声,高大全这不是也不服老么。
不过高大全身子骨硬朗,没什么大毛病,摇摇杆短时间也没什么问题。人工摇杆总是比不上电动的快,而且也有转速不匀的问题存在,可正是这些小问题,造就了它跟现代电动拉坯不同的艺术魅力。
徐久照见他坚持,只好紧绷着精神的坐在辘盘跟前,边从旁边的水桶里边沾水,边在不停转动的坯料上操作。
只见他先是用双手抱住柱体,往中间不停的推挤,坯料被他挤压,迅速的往中央高高的升起,然后徐久照用拇指扣在上部的中央扣出一个窝来,慢慢的下压。
从坯料的大小和此时的形状,邹衡新一眼就能看出,徐久照是在拉一个圆碗。陶瓷的圆器虽然没有标准的规格和大小,但是从制作的几大分类当中,只有碗符合徐久照手中的坯料。虽然从现在的坯料上看跟一个盆一样。
但是要考虑烧的时候坯料是会变小的,往往坯料要比成品大,如何把握烧成之后的大小,这些都是需要通过学习和经验累积的。
邹衡新并不知道徐久照经验丰富,只能认为他这是通过学习自学成才。就为这惊叹了起来,一般来说光拉坯需要2、3年才能出师,但是这孩子才学了半年、半年啊!
徐久照把窝提高,左手深入窝内,右手在外边。两只手四指相对挤拉泥窝,时不时的向上或者是向外扩展,使得泥窝外延变薄。
徐久照的手指动作轻盈的在坯料上抹动着,手中的坯料随着他的动作越变越薄,碗体也越变越大,碗边也越来越低。
高师傅意外的一挑眉,他以为徐久照会制作一只小口碗,结果居然是一个浅底敞口碗么?
这种碗可比小口碗对技术要求高多了。
碗体在徐久照手中渐渐成型,显得浑圆矮胖可爱,碗口被压出向外翻起的唇口带出一点精致。高师傅看的暗暗点头,基本上碗差不多完成了。
摇了半天,高师傅嘴上虽然嘴硬,但是其实已经觉得累了。
在他觉得可以结束的时候,没想到徐久照又沾了沾水,只用两双手的四个指尖相对,继续对着碗体挤压。
这是?!
两个老人大吃一惊。
高师傅手里的动作不由自主的停下了,惯性过去之后,转盘慢慢的停了下来,而完全专注在拉坯当中的徐久照这才回过神来。
“……”徐久照抬起头茫然的看人,怎么停了,他正拉坯拉的过瘾呢。完全没想过他这回专注之下又暴露出来了什么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