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摄影师(4)

作者: 冷二九 阅读记录

这张照片采用了纪实性人文摄影常用的黑白色调,右三分线处是一个一脸坚毅的年轻男人,他微微低着头,面朝摄影师走来,但由于不在景深范围内,他处于被虚化的状态。照片的焦点位于画面的正中间,是一个号啕大哭的小男孩,他的手里拿着一个小汽车,这应该是父亲送给他的礼物。小男孩身后还有一位坐在老式凉椅上的,双眼空洞、满脸皱纹的中年妇女,看样子是小男孩的奶奶。

作品的标题就叫做“进城打工”,朴实得不能再朴实。不用别人解说,宋林涵也知道这张照片反映的是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他想继续往下看作者的名字,但就在这时,侯佳昊手里的酒杯突然掉到地毯上,发出沉闷的响声,杯中剩余的威士忌全洒在了两人的鞋子上。

宋林涵穿的是黑白相间的运动鞋,淡黄色的液体立马在白色的区域留下了痕迹。宋林涵随手扯了一张纸巾,抱怨道:“你怎么回事。”

然而侯佳昊的下一句话,让他的动作也愣在了半空。

“是他,杜子清。”

☆、第 3 章

二十年前,燕京市磨坊大院的后门对面开了一家卖杂货的小卖铺。小卖铺老板姓杜,夫妻两人原先在街角摆水果摊,攒了些钱,才盘了一家铺子。

杜老板有一个6岁的儿子,叫杜子清,生得甚是乖巧,没事就在店铺里帮忙,前来买东西的邻里都喜欢逗他两句。

磨坊大院是一个大型社区,拥有十八个单元,一百八十栋楼。不管是在二十年前还是现今,磨坊大院以及周边社区,都是燕京市人们心中心照不宣的富人区。落户于磨坊大院的人家都不简单,除了许多深藏不露的富豪以外,第10单元还是机关单位的住宅,住着不少手握实权的人物。

人们常说住在磨坊大院就像住在深宫大院一般,若是稍不注意得罪了惹不起的人,那很可能连自己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相反,若是在这庞杂繁复、处处陷阱的关系网中拎得清自己的位置,那至少可以免于成为这场金钱和权力斗争的牺牲品,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一路走上飞黄腾达。

那时候,侯家的生意才刚刚开始接触对外贸易,家里虽然开得起红旗轿车,但和宋家比起来还是差了许多。

宋林涵的父亲是当时的市委书记,放在整个磨坊大院里,那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原本宋家不屑于和侯家来往,但两家住得近,家里的男孩又是同一年出生,以此为契机,这两家也逐渐熟悉了起来。

至于姜哲严,他的爷爷是德高望重的语言学家,父亲在燕大任教,母亲在外交部工作,家里几乎和政界、商界没有来往。但是姜哲严和侯佳昊、宋林涵也是同一年出生,三个孩子的保姆经常在傍晚带着孩子出来遛弯,几年下来,这三家人也熟到了过年要互相走访的程度。

侯佳昊第一次见到杜子清,还是在那年夏天,去杜家小卖铺买北冰洋汽水。那时的北冰洋汽水才一块五一瓶,喝完之后把瓶子退回去,还能返回来五毛钱。

喜欢运动的侯佳昊刚在院子里疯跑了半天,此刻正热得不行,拿到汽水后就咕咚咕咚地喝了大半。一旁的杜子清乖巧地坐在木制的四方形高凳上,晃着双腿,看着小卖铺前过路的行人。

嗓子里暂时不再冒烟,侯佳昊放下汽水,看了看四周,发现小卖铺里只有杜子清一人。

“你家大人呢?”侯佳昊问。

“妈妈生病了,爸爸去给她送饭了。”杜子清回答完,又说:“不过爸爸马上就回来了。”

“他怎么不带你一起去?”

“爸爸说小孩子去医院不好。”

侯佳昊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直直地看着杜子清。

杜子清是一个长得很精致的小孩儿,皮肤白白的,眼睛大大的,就像一尊瓷娃娃。侯佳昊好奇地伸出手指戳了戳杜子清的脸蛋,软软糯糯的,让人爱不释手。

杜子清侧过头来,有些奇怪地看着侯佳昊,不知道这个大哥哥想干什么。

侯佳昊又捏了捏杜子清的脸蛋,收回手,问道:“汽水多少钱?”

“拿走喝,是一块五。喝完再走,就是一块。”杜子清像背三字经似的,努力回忆父亲教给他的话。

“我就在这里喝。呐,给你钱。”侯佳昊掏出了一张十块递给杜子清。

“你等一等,我去叫隔壁的李叔叔。”

杜子清的父亲拿上保温饭盒离开的时候,不忘锁上了钱柜,并让隔壁卖面包的老李帮他看着店里,顺便注意着杜子清。杜子清手里拿着十块钱,三两步跑到坐在隔壁店门口抽烟的老李面前,用稚嫩的声音说:“叔叔帮我找一下钱,有人买了一瓶北冰洋,在店里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