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富贵盈香(14)+番外

作者: 茴音 阅读记录

小小的橘色猫瘫在城门下,裹足不前,像是耗尽了力气。

有人探了过来:“猫肉好吃么?”

吃饱喝足的是那位袁大人,城中吃不上饭的难民还多得是。

沈秋檀见有人聚拢过来,目露凶光,她奋力的站了起来,拔腿就跑,再次冲进了刺史府。她还不能走,她要留下,然后找一个机会,一个能要人命的机会。

沈刺史是不是她的父亲,她不完全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袁贲这对父女残暴无道,人人得而诛之。

生在和平年代,对陌生的少年都愿意伸出援手的沈秋檀,竟然第一次有了杀人的念头。

……

然而,机会却不是那么好找的。

这一日,天气晴好,沈秋檀悄悄的窜出了刺史府,一路向北出了城门,穿过了晓月湖,到了曾经她与少年藏身的那个山洞。

刻着名字的紫檀木牌和梦中的一模一样,她要找回来。

不过几日,山洞前的饿狼尸体都不见了,山洞中倒是干燥,角落里放着一堆乱柴,沈秋檀一眼就瞧见了乱柴堆下的靛蓝小布包。她上前用爪子将布包打开,里面放着她当初穿的一身旧衣,那个装了饴糖的荷包,还有一个绣了青竹的荷包,荷包里装了几锭碎银和零散的铜钱,最显眼的确实原来别再少年腰间的那枚玉佩。

触手细腻,温润如脂,这报酬很是丰厚。

如此看来,少年没有撒谎,他成功的等到了救援的人,要不然不会有这般妥帖的处理,可这里面没有她的紫檀木牌。

她将小布包略一归拢,刨出干燥松软的泥土和木柴,又将其覆盖,然后走出山洞,继续寻找她的紫檀木牌。

白雪反射着强烈的日光,橘黄小猫眯了眼,然而差不多一天过去了,山洞前的大片雪地都被她翻了个遍,竟丝毫找不到那木牌的踪影。

眼看红日西沉,她一步三回头的回了城,刚进城便听到一阵喧哗。

“朝廷派兵来了!”

“终于来平叛了么……定的什么罪?”声音渐渐弱下去,他只是个平头百姓,袁贲屠戮半个城池的余威尚在,可也因着袁贲使他们不至于饿死,之前那位刺史大人倒是爱民如子,可真的是吃了这顿没下顿。

“当然是谋反啊!这还用问?听说领兵的是原来的千牛卫大将军,萧家四郎,萧旸萧季青!”

“嘶……”围观者倒吸一口冷气,从天子近臣成了一方大员:“竟然是这尊大佛!大长公主可真舍得,若是萧旸亲临,想必这丈定然是稳的……”

言语不胜唏嘘,终于有人问道:“那原先的那位刺史大人呢?”他人虽然死了,可当初若不是他不舍得那一仓粮食,也不至于饿死这么多人。

被问的人摇摇头。比起对死人的处置,他们当然更关心自己。

如今朝廷大军压境,这位袁大人不知道会不会再次屠城……

“散了散了!竟敢妄自揣度袁大人,祸乱民心,谁再敢多说一句,本官必叫他身首异处!”

众人迅速散去,心中却不齿这小小乱兵的自称,不过是乱臣贼子、土匪头子的簇拥,竟敢自称“本官”?所幸朝廷的大军就要来了,这些小人也得意不了太久了。

沈秋檀眼神晶亮,朝廷终于有所动作了。

那个萧家四郎听起来很是了得啊。

如此一来,收拾了袁贲,沈大人的清白是不是就要洗刷了?

第十章 阎王萧季青

永昌十二年,十月廿六,小雪。

原千牛卫大将军萧旸手持旌节,出任济鲁节度使,上任第一件事,便是拨乱反正、平定济北、济中两州的动乱。

这一年,他不过二十整岁。

放眼整个大宁朝堂,怕是还没有一个人能及的上他的升迁速度。

弱冠之年的节度使,辖包括济北、济中在内的十一州,总领一个道府的军务机要、社会民生,其威风堂堂名声四扬,不知气死了多少熬了半辈子都没熬上个有真正实权的官家子弟。

同样都是官家子弟,怎么偏偏萧旸可以这般威风?

这就要说起他的另一重身份了,比起一个节度使之位,他身为昌寿大长公主李慎与护国公萧禹独子的身份更值得为人称道。

济鲁道面积不大,比起其他道府总辖的动辄十几二十几的州郡,济鲁道算是小的,可济鲁道物产丰富,又地处大宁的中心偏东南位置,并不需要像其他边关道府,还要令设大都督,以督边境防卫。

是以,身为济鲁节度使的萧旸可以直接向朝廷汇报,向皇帝汇报,尽管只是个三品官,向上却无过多的层级管束。真要说起来,六部尚书,也不过三品嘛。

这可真是……

“这可真是……叫人……生恨!”节度使的人选叫袁贲措手不及,直气得双肋生疼。他一拍桌子,桌子一阵晃荡,他身上的肉也跟着抖了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