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富贵盈香(185)+番外

作者: 茴音 阅读记录

姜糯瑶的父母不拿女儿攀高门,已经是极好的了,王蕴飞虽说家世比姜糯瑶还好上许多,但亲事恐怕更难自主。近来鲁王总往王家跑,外头都传,王蕴飞已经是板上钉钉的鲁王妃了,差得也不过是一道圣旨罢了。

“这天寒地冻的,不如我们开古董羹,涮羊肉吧!”沈秋檀拉了两人的手:“福延新日,庆寿无疆,今年肯定要比去岁好的,咱们再烫壶酒!一起痛快一场,如何?”

古董羹便是火锅,战国时期便有陶罐火锅,何况今朝,三个对火锅都不陌生,又是许久未见面,心知沈秋檀是刻意转移她们的忧思,便都应允下来。

但因为沈秋檀刚病愈,酒还是没喝成,只肉吃了不少。

……

时光悠悠,转眼到了十五。

天还没擦黑,孝怀王府的马车已经早早的到了沈家正门。

当然长松和长柏带着沈秋桐出发的更早,上元节对少年少女们来说,是一年到头少有的自在日子。老侯爷和王氏自然也乐得放人。

沈秋檀穿了白底绣绯紫葡萄的绲边小袄,下身配了条雪青色的裙子,穿得素净,那腰间的压裙子的青玉紫檀禁步和头上的海棠纹小玉梳,又都成色上乘,叫人不敢小觑。

白芷取来白狐狸毛的斗篷给沈秋檀披上,沈秋檀对着沈老侯爷敛衽一礼,转身登车。

动作干脆利落的叫老侯爷没时间说出口中的话。

这孙女出落的愈发好了,腰杆子也愈发硬了,秋梅嫁得好,家中也跟着宽裕了些,如此一来从陈家隔三差五一次抠个一两千两的银子就有些鸡肋了。

还是早些让她回家里住着,寻个婆家是正理。

孝怀王妃倒是看得起棽棽,这王府世子来的也勤快,但两人毕竟差了太多年岁,两个在一起恐怕不美,何况这世子就算满了十六岁成了王爷,观其前途,也不过是个寻常宗室罢了,这还要看未来新君是不是个仁慈的。

这风险太大,相比之下还是萧家靠谱一些,萧世子是个有本事的,大长公主更是何时都倒不了的,两相比较还是萧家更好些。

而且,去岁国公府设宴也邀请了自家,从那以后这沈老侯爷就有些意动,更何况前些日子有风声传出,高家与萧家的婚约恐怕难维持了。

他志得意满的盘算着,早都忘记了当初对沈秋檀的承诺,不逼她嫁不想嫁的人。

沈秋檀可不知道她这位老祖父又在做梦了。

毕竟想他祖父这样衣冠楚楚的老不要脸也不多见。

朱雀街上灯明如昼、车马塞路,早有准备的李翀拉着沈秋檀跳下马车,看街上人头攒头、热闹非凡:“你瞧,热闹吧!”

“热闹!这便是京城的上元节啊……”沈秋檀眼睛亮亮的看着悬挂的明灯,行走的人群,小声赞叹了一句。

“啧,土包子!”李翀嘴上厉害,其实嘴角憋不住的上翘,说明他心情极好:“就没见过你这样的人,天天将自己关在屋子里!”

沈秋檀拍拍他的头顶:“小郎君所言极是,都是小的有福不会享啊!”说起来这还是她第一次上元赏灯,毕竟宅属性不因为时代变化而变化。

李翀拍开她的手:“我才不是小孩子。”

“是,世子说什么都是对的!”沈秋檀早知他脾气,小小年纪傲娇的很,不过小孩子嘛,只要会顺毛,总会好的。

“走,先去拿了那彩头!”

果然李翀没有生气,还兴冲冲的扯了沈秋檀的袖子,两个一起走走停停连看了一路的花灯,最后李翀才停在一个极热闹的摊位前,指着那一盏金红挂彩的龙鱼灯,理直气壮的道:“我要那个。”

沈秋檀一愣,那意思你要你就买呗,跟我说干嘛。

李翀早有准备:“你给我母妃送了首饰胭脂,我的呢!”

第一百三十七章 论穿越早有同乡

那摊位装点成一盏巨大的走马灯模样,四周又拱卫了十数盏略小一些的百花灯。如同众星捧月,式样繁多,争相竞秀,叫人目不暇接。

沈秋檀如今也算小有薄财,加上此前确实没有给李翀准备礼物,便开口问那走马灯下的主家:“请问这盏龙鱼灯怎么卖?”

谁知那主家颇有些自骄,瞥了沈秋檀一眼,才伸出食指指着走马灯上招摇的幡子叫沈秋檀自己看。

沈秋檀一看才知,原来这灯不是卖的,而是猜中那灯谜的彩头。

“我还是要那盏龙鱼灯,请出谜题。”

那主家这才拿起竹竿,将龙鱼灯勾了下来,又从鱼嘴里取出一个红轴,红轴展开便是红纸写的谜题,他瞧了瞧小小年纪的沈秋檀,颇有些自傲的道:“听好了:东海有条鱼,无头亦无尾,去掉脊梁骨,便是你的谜。打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