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梨殇之雁门飞雪(217)

作者: 唐斤 阅读记录

那男子矮小,面对欺身而下的魁梧威严的李牧,吓得跌坐在地,战战兢兢道:“你….你…你要做什么?‘两国交兵,不斩来使’,难……难不成武安君要勿视规矩?”

“规矩?在这里,我说的就是规矩!”李牧把剑柄抽出一尺,喝道:“还不照实说来!”

秦使慌慌张张地从地上爬起来,躲到郎中令身后,哀求道:“郎中令救命,在下说的都是事实,郎中令救命啊!”

李牧也不再逼进,问道:“你口口声声说我叛赵,证据呢?证据何在?”

“证…..证据?上回在下来此,武…..武安君您亲口要求的,在下就是证人。”男子坚持道。

“还敢胡言乱语,你真以为我不敢杀你?”剑出梢,剑尖直指郎中令身后的男子。

郎中令赵怱四指挡在李牧的剑脊上,劝道:“武安君切勿冲动!”

“郎中令前脚刚到,他后脚就跟来了,郎中令不觉得这时间有些太过巧合了吗?更何况还是点卯的时候。”李牧收回剑,道:“这厮定是受人指使,知道郎中令在此,特来演这出戏给郎中令看的。”当然还有一个可能,李牧没明讲,郎中令有没有可能也是戏中的角?

赵怱其实心里也在犯疑,只是按说他来此,除了大王跟春平候外,无人知晓,难道是谁走漏了风声?赵怱看一眼李牧,道:“可否借一步说话?”

李牧也看一眼赵怱,向帐外一声令下:“来人!”

人来,李牧令道:“把此人押下去!”

目送秦使被押走,赵怱回头道:“实不相瞒,朝中有人奏告武安君通敌叛国。大王自然是不相信的,所以特意命在下前来,秘请武安君回去问话。”

李牧默然不语,大王相不相信他现在还不敢说,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大王心有怀疑,如若不然,他也不会派郎中令来此。

“在下确实没料到会遇上如此场面,可既然撞上了,自然不能视而不见。然而真假断案非在下所能,唯一的办法是把他带回邯郸,大王面前,是非曲直,总能说明白,武安君意下如何?”赵怱接着道。

这个提议由不得李牧反驳,赵怱的态度很明确:有什么话,大王面前说。李牧想这样也好,他立得正,行得稳,怕甚!

临行前,李牧突然想起一事:木杖。行稽首礼之时双手触地为合礼,而李牧因为身长而右臂残短不能及地,李牧入宫任郎中的时候,兄长请木匠特别为他做了这个木杖接手,以免他失礼获罪。以前孝成王体恤他右臂有缺,许了他特权无需行稽首礼,只按军中礼仪行肃拜之礼即可;后来李牧又被派往北方,是以这木杖做好了,却少有机会用。然而,自赵悼镶王起,每次进宫面见大王,这木杖接手都是一定会戴上的。

井径至邯郸的路程不远,若以正常速度,不出一日便可达到。然而,一路泥泞,再加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彻夜不止,低洼积水成潭,小溪涨成了大河,一行人绕路兜转,进入邯郸城时,已经是第三日的早晨。

回到王宫,赵怱先行去覆命,李牧在殿外候了大半个时辰,才有侍官出来。这侍官在宫中多年,虽说李牧极少时间回朝,老侍官也是认得他的。见了李牧,老侍官和善地微笑道:“大王刚下朝,这会儿正在用早膳呢。”

进了王宫内院,李牧脚下一滞。不知何时,这高墙华院里,竟然也种了一棵梨树,按说还没到成熟的季节,此时却是满树的鲜红。

“武安君!”老侍官唤了一声。

李牧回过神来,道:“以前没注意,这儿竟然还有一棵梨树。”

“一直都在的,只是以前既不开花也不结果,大王说要砍了他,今年突然就开花了,还结了这么多棠梨果。只是……”老侍官突然止了话。

“只是什么?”李牧又问。

“筮史说这果子红得邪门,请求大王斩了辟灾去难。”老侍官长袖遮口,悄声道。

李牧忍不住再次驻足,恍惚间,他似乎看到鲜红的汁液从棠梨上滴下,串串血珠子,狰狞可怖。

“武安君请!”老侍官做了个请的姿势,李牧不好再耽搁,只得随他去。

到了门口,老侍官隔门朝厅内报:“武安君到!”

大王用膳,若非十万火急之事,其他一律待大王用完膳再说。是以李牧往边一立定,安心候着。然而,大王没让他等。门开了,一股浓浓的酒香直扑而来。李牧任郎中令多年,大王的早膳向来简单,偶有丰盛之时,也绝不会有酒,至少在孝成王的早膳里他没见过。

李牧迈步入内,脚下不禁又是一滞,与其说这是早膳,不如说是早宴,赵王在上,下面还有几位重臣:左席是春平候和纪桥;右席上位郭开,下位是司马高。按排位,司马高前面还有刘相国,刘相国竟然不在,想来司马高官运亨通,扶摇而上了。

上一篇:荼蘼花底当年事 下一篇:宫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