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乌衣巷(176)+番外

“嬷嬷。”梅铃在门外弱弱地唤了一声。

王嬷嬷有点老花眼,看了一会儿才看清门外是谁,“刚听说你让林田生家的叫去了前院,做什么去了,这会儿才回?”

梅铃怯怯地望了一眼李楚,“庄子里来人送东西,说是有我的,就、就过去了一趟。”

“是么?”王嬷嬷心下还有些高兴,梅铃的婚事是她一手促成的,前阵子小两口又打又闹的,她知道了心里也不舒坦,想是那小子如今是想通了,送东西来和好了。

这时,林妈妈在一旁笑着帮腔,“嬷嬷容禀,庄子里来人了,说要接铃姑娘回去呐,怕您老人家不答应。”

“这我怎么会不答应,都成亲了,原本就该好好过日子,人在哪儿呢?”王嬷嬷张望了一下门外。

林妈妈回道,“外头候着呢,怕您老骂他,不敢进来。”

王嬷嬷偷眼瞧瞧李楚,心说正好他也在,也算是给梅铃镇镇声威了,看他往后还敢不敢欺负媳妇,“让他进来我瞧瞧。”

林妈妈看一眼李楚,李楚点头。

没多会儿,梅铃的男人垂首来到门外,个头挺高,是个挺壮实的年轻人,模样长得也还过得去。

王嬷嬷见了他,先是说了几句客气话,又拐弯抹角批评了他前些日子跟媳妇打架的事,最后又安抚了一些好话,无非就是小两口今后要和和美美过日子之类的。

那男人低着头一一应下。

因为是外男,又入了夜,不方便在内院久留,说完话嬷嬷就让林妈妈把人领走。

这期间,梅铃几次对王嬷嬷欲言又止,最终都在李楚的眼神中偃旗息鼓。

饭吃完了,眼瞅着李楚该走了,林妈妈从门外进来,接了丫头手上的茶碗递给王嬷嬷,“压车的老薛头说,明日庄子里要用车,想今晚上连夜回去,梅姑娘那口子问,老太太今晚上可能放人?”示意一下梅铃的方向。

王嬷嬷看看梅铃,心说他们小两口也分开不少日子了,是该送回去住了,“去吧,回头有空闲再回来就是了。”

梅铃泪珠子大颗大颗往下掉,抱着嬷嬷的胳膊不撒手,嘴里喃喃念叨着“嬷嬷怜惜”之类的话。

李楚把茶碗往桌上一放,梅铃的肩膀跟着微微一耸。

林妈妈赶紧过去拽住梅铃,“姑娘可是嫁出去的人了,拖拖拽拽的也不好看,嬷嬷疼你一场,你也该疼疼嬷嬷才是,姑娘是个聪明的,可千万打量错了。”手上一使劲将她带起身,并扶着她给嬷嬷和李楚各行了一礼。

王嬷嬷嘱咐她几句,又约好过年时再派人去庄子里带她回来住几天,哭哭啼啼的,人总算是被林妈妈带了下去。

这之后,李楚跟王嬷嬷又聊了几句,并说自己刚入职,事情多,请嬷嬷多往梅院坐坐,如今屋里又多了一个小子,怕小七年轻应付不过来。

王嬷嬷自然欢喜,年纪大了,总担心自己不中用,有人来求,觉得自己还是有用的,心里难免高兴。

戌时初刻,李楚终于从松柏院出来,沿着青石小巷一路往东走,路过一处偏僻角门时,林妈妈正领着梅铃站在门口。

“将军,饶我一回吧,我再也不敢了,我就是……就是一时鬼迷心窍,真没想过要害死夫人和哥儿,就是想着这两年吃的苦……有些怨……”梅铃跪在地上,泣不成声道。

李楚眉头蹙着,默不作声地望着她。

一旁的林妈妈厉目道,“姑娘也别喊冤了,幸亏夫人和哥儿福大,只在松柏院喝了一口茶,若多喝几口,还不知如今什么情势呢!不送你去衙门,已然是天大的恩惠了。姑娘还是从实招了吧,那花精丹是从谁哪儿听来的?”

梅铃哭得更凶了,“就是在后园子摘花时听了一嘴,当时人多,又有花木挡着,真的没看清。”

“她们怎么说的?”林妈妈问道。

梅铃抖索着身子,“就是……就是有人说东城开了家花粉铺子,里边有种丹药,最治妇人经痛之病,然后……就有人说那东西产妇不能用,用了反而会害疼症。”她当时刚好在庄子里跟男人打闹一场,心里憋着恨,回来又见兰草堂那两个姨娘呼奴唤婢的,想着自己当年若是被提了姨娘,如今过得也该是那种日子,一口气堵在胸口,就鬼迷心窍去买了那什么花精丹,趁着小七来找嬷嬷聊天时,在她茶里偷偷放了些,想着让她吃些苦头,真的没想害死她们母子。

林妈妈偷眼看看李楚,只见他眉头紧蹙,攥了攥拳头,抬腿出了角门。

梅铃爬跪两步,还想再求,却被林妈妈挡住去路,“姑娘,咱们也算认识一场,要我说,你还是顺当的走吧,能留你一条命,那都是看在嬷嬷的面子上,是夫人跟将军说投鼠忌器。你能做出这等事,已然是留不得了,碍着你跟嬷嬷的情分,且嬷嬷年纪也大了,将军和夫人不想让这种污糟事脏了老人家的耳朵,才让你男人把你带去他乡,往后啊,你就好自为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