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乌衣巷(195)+番外

“顺亲王再随性也是要脸的。”闺女跑人家里堵门,这事闹得满城风雨,他脸上也无光,“况且圣主眼瞅着要不好了,顺王府也不能一直这么没规没矩下去。”圣主在时,顺亲王可以胡闹,因为龙位上是他的亲哥哥,将来晋王继了位,那可又隔着一层,不可能再由着他们专横跋扈,“老王爷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早明白了,何苦这么放任一众子孙?”瞧他王府里都养了些什么人?

李楚摇摇头,“萧墙之内,万事不由人,他若真把一众子孙教的文武全才,那才是大忌讳。”有才的人,难保不会铤而走险做点什么,老爷子不想子孙受牵累,才会这么放任。

“……”皇家真不是人待的地方,“既然管不了,干嘛要生那么多?”顺王府儿女加起来少说也有二十了吧?比当今圣主的孩子还多一倍。

“……”这一点李楚的确没办法再帮顺亲王解释。

“怎么样?圆不下去了吧?”小七笑问他。

李楚耸耸眉毛,端起一旁的茶漱口。

知道他一会儿要去书房写信,小七起身进内室,想帮他找件家居服换上,回头却被堵在了门口。

这几日他一直待在宫里,而且一会儿说不准又要被叫走,夫妻俩难得又独处机会。

只听内室里一阵儿低嗔,“也不怕让人知道了,说你不顾君父安危,只图自个享乐。”宫里那位还病着呢,他还敢乱来。

“一次解决,后头就安心了。”他这人做事向来丁是丁卯是卯,该守丧绝对不沾腥,但是别人也不能短了他的食粮,一粒都不行!

外头起风了,似乎要变天,门帘随着风轻轻摇曳着,一会儿左,一会儿右,一会儿打着卷。

天边闪了几下,接着是隆隆的闷雷声。

这是今年第一场雷雨,夹着龙吟虎啸声滚滚而来,掩盖了天地间的所有声响。

闪电雷鸣之后,便是梭子般尖利的雨柱,一下一下穿入松软的大地。

暴雨持续了大约小半个时辰,终于转为绵绵。

梅院的院门这时响了几下,看门的小丫头把吃到一半的果子放在一边,起身去开门。

外头一个打着油纸伞的婆子道:“二门来传话,晋王府来人了。”

小丫头不敢怠慢,顺着廊子一溜小跑来到西厢房,冲里边的芳如、芳绢回禀。

芳如起身朝正屋方向张望一下,瞧着内室的灯亮了,拍拍身上的瓜子壳,往正屋过来。

“夫人,二门来传话,说是晋王府来人了。”芳如在正屋门口回话。

“知道了。”小七回一声。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石榴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JJ-adex、蛊 10瓶;Amanda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9章 六十九 国丧期 上

顶着一头凌乱发髻先把他伺候出去,这才让芳如打了水来洗澡。

哪知刚洗完,就听芳绢急急来报,说是将军临走前让夫人赶紧去东府回报一声,让早些准备青纱和白布。

小七一听这话,心说坏了,宫里那位怕是保不住了,赶紧换上衣服往东府去。

当下是亥时二刻,东府这边都睡下了,只得让值夜的扣了云板。内里的人一听是四声,都着急忙火地起身。

黑氏这几日宿在孙女屋里,一听见云板声,赶紧穿衣服往正屋去。

小七先见到的便是黑氏,跟她说明了情况后,黑氏赶紧领她去找丈夫,一个传一个,最终到了李家老太爷面前。

老太爷正盘腿坐在蒲团上看书,听到云板声时就已猜到情况不妙,老早让小童服侍穿上了官服,等儿子进来时,他早已穿戴妥当,交代儿子撤去家里一应金银器皿,砍竹子,并开始准备祭帘。

这时,宫里的传诏也到了,老爷子不作停歇,坐了轿子便往宫门赶去。

老爷子一走,李宅各房亮灯——打扫庭院,搬家具、收器皿,砍竹子,缝祭帘,发放孝衣。

五更头,钟楼敲响丧钟时,李宅的正门也随之大开——

门两旁的石狮子上随即被批上重孝,并用青纱蒙住双眼,石狮子底座后头也竖起了青竹,青竹顶上挂着硕大的黑纱孝帘。

紧接着,乌衣巷里家家正门大开,青竹立帐,由此蔓延开去,至东方天际发白时,满城皆挂孝,并肃立无声。

李家男丁在丧钟敲响不多久,就在李让的带领下赶赴宫门外,与满朝文武一起跪于宣德殿外。

至卯时三刻,由宫门内分出九路人马,通体白衣,沿京城中轴线分向东、西、南三个方向发丧。所到之处,官民均皆向北而泣,视为哭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