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乌衣巷(86)+番外

听完这话,他把信往小几上一扔,情绪看上去不太好,“让他们尽管送!”

“……”感觉他俩的角色弄反了,应该是她更生气吧?

“出去走走”跟自己生了会儿闷气,决定出去散散心,顺便有些事要交代她。

小七撑着手臂站起身。

两人搭伴步出院子,青莲和梅香想跟上去,中途却被红拂拦下。

别院建在千叶峰后的一处山谷中,不大,只有一方小院,周围绿树掩映,溪流环绕,五步一景,十步不同季,是个调养身心的地方。

一条羊肠小道从别院后门直通往山顶,沿途枫林成荫,野花遍地,非常适合散心。

走了一会儿,他的情绪也调节的差不多了,便问起那几家送人的都是谁。

小七想起下午樊姨娘送来的消息,“梅家,赵家定然不会少,说是送来的都是族内的女子,此外还有章原道王家。”她心下是比较在意这个的,章原道王家是他母舅家,这女孩在亲属关系上应该可以叫他一声表哥,这种关系最是让人头疼,当年在吴府时,吴老太爷身边有个老姨娘就是这种身份,到老一直都在折腾,惹得吴老太太不知生了多少闷气,直到老太爷走后才消停,不过就是仗着亲属关系而已。

透过斑驳的月色,可以清楚的看到他蹙紧的眉头,“梅家、赵家人坚决不能要。”这两家利欲熏心,他不像大哥三哥,身在秦川,怎么闹都出不了秦川,“尽快解决。”章原道王家却是个难题,那是他母亲的娘家,“王家那个,到时你安排妥帖点。”

“王家也要安排?”略有些吃惊。

“不是能不能要,是不想他们掺和到秦川这摊事里。”王家人还是适合做他们的太平文章,“他家家学渊博,处世也多是清高孤傲的。”他母亲才学上佳,与父亲也算感情笃厚,却做不成好主母,说来让人不可思议,父亲死后,家中竟一度十分艰难,还带累了大姐的姻缘。后来等到他弱冠之年时,舅父也曾提过让他娶王氏女,叔爷问过他的意见,他没点头,因为他知道一旦自己点了头,王家子弟的前程都是要他来扛的,他觉得自己跟他们不是一路人,“我与大哥三哥不同,我是要在外头拼命的,负累太多,做事就会更难。”

“……”这些日子在秦川她也有所觉,虽然他是本家子弟,但毕竟不是嫡脉,凡事都得多几分小心,秦川有能耐的宗亲子弟也不是他一个,“放心吧,你既然能如实相告,把这事托付给我,我一定会尽心做好。”她如今也算是这后院的女主人了,有些事虽不情愿,可该做还得做。

他看她的眼神带着几分探索。

小七冲他重重叹口气,“别来问我生不生气这种话,我本来是想装病不理这事的,若非牵涉到你母舅那边,容不得失礼,如今只剩你自己对付她们去吧。”什么叫先发制人?这就是!如今没空玩小儿女心思的是她。

听了她的“抱怨”,原本蹙紧的眉头渐渐舒展。跟她在一起似乎越来越容易放松了。

第31章 三十一 纳妾这事儿

世人都说一如侯门深似海,可机会到了眼前,又有几个能理智选择的?

小七自认自己不是什么出污泥而不染的磊落人物,她也贪慕这世间的荣华,但是到底不是真正的十七八岁的小姑娘,很多事看多了,自然会生出一丝理智来,对妻妾这事亦然。

在山中别居住着的这段日子,为了打发时间,她开始翻阅一些藏书典籍,往日在吴家时,吴老太太也有意识让她接触了一些,但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她认字,提供的书籍也都十分浅显,像什么百家姓啊,千字文这些。写字也是跟着九姐儿少君学的,但碍于“初学”,不敢表现出多么工整,特别有少君这个才学上佳的人在前头耀眼夺目,若是越过她,岂不成了神童?所以在文字诗词方面,她历来不爱刻意表现。

如今不同了,一步跨越了好几个阶层,再用那么蹩脚的字体就有些不像话了,所以只有自己在书房时,她试着认真写了一些,写字果然是个技术活,长期不练的后果就是笔锋没了,能保证工整就算不错了。

至于读书,她其实并没有一个定向目标,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更好的融入当下。

从他书房里挑选了几本书,挑的时候他也在,看她选的书名,他眼神中有丝奇怪的笑意,到也不能说是嘲笑,就是那种——这书不适合你,你看不懂。

人是不能激将的,他越觉得她看不懂,她就越想证明些什么,看下来的结果是——果然很艰涩难懂!想站在今人的角度去嘲笑古人的见识浅薄,这一点本身就是浅薄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