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宝儿的六零年代(90)+番外

作者: 鸩离 阅读记录

李建国在旁边黑着一张脸,其实知青下来之前,他也想过要把知青安插在大队人家里,方便照拂这些十指不沾泥阳春水的城里知青。

转念一想,大队很多人家都四世同堂,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屋子本就挤,再把知青安插在人家家里,到时候吃住啥的不方便不说,要闹起其他矛盾,就是他这个大队长的锅。

与其这样弄得里外不是人,还不如一开始就修建个知青点,让这些知青自生自灭,学会自力更生,对大家都好。只是没想到这些知青不知好歹,上来就落他面子。

李建国脸越发黑沉的像锅底,没等其他知青发话,就说:“行了,没事做就早点休息,一会儿我叫人给你们送粮食来。记住,这些粮食是大队暂时借给你们的,以后要从你们的工分里面扣还。别怪我没提醒你们,既然已经下了乡,就别想着回去,整日作天作地丢你们知识份子的脸儿!不老实干活就没饭吃,没饭吃就等着饿死吧!”

知情们又是一阵生无可恋,可再怎么绝望,他们当初既然夸下了海口,断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都认命的整理起自己的行李来。

除了生无可恋的知青们,徐家老三媳妇儿李红艳也是一阵绝望。

自打徐家分家后,在李红艳的精打细算下,顾成福又吃苦耐劳,啥活儿都肯干,三房的日子是越发好了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要个孩子无可厚非。毕竟李红艳大女儿小花已经两岁半了,搁在其他人家,媳妇儿头一胎生的女儿,只怕出了月子,当婆婆的就逼着媳妇儿赶紧同房生第二个。

方如凤为人是奇葩了点,可她本人是重女轻男,压根儿没有要督促底下儿媳妇儿,可劲儿生儿子的想法。

可李红艳偏偏爱钻牛角尖,觉得自己没儿子就没根本底气,就在徐家抬不起头来,跟谁说话都得小心翼翼,一副受气小媳妇的模样。

加上她打小就看着她娘最初十几年没生出儿子受得苦儿,打心眼里认定自己一定要生个儿子出来,才能在徐家里立足。于是她前两年生完小花,刚出月子就催促着徐万福造人。

徐万福心疼她,也不重男轻女,觉着生儿生女都一样,死活不愿意让她接连生孩子。

这么一拖,就拖今年。直到上个月,李红艳做什么都不得劲儿,月事推迟了好几天,她心里估摸着肯定中/奖了,前段时日婆婆叫去卫生所检查,果然是怀有身孕了。

盼了两年,终于怀上了,按理来说,李红艳应该很高兴才对。

可这她这次怀孕的感觉,跟上次怀小花的感觉一模一样,除了妊娠反应特别大,吃啥吐啥以外,最主要的是,她爱吃辣的,后腰又酸疼的厉害,按照老一辈人酸儿辣女的说法,这就是怀女儿的征兆。

对一直想生儿子的李红艳来说,可不就是生无可恋么。

偏生自从二房两口子离婚后,少了田金花在妯娌之间做平衡,大房冯春红平时闲得没事儿做,就总喜欢跟她抬抬杠,找找茬。

就比如这会儿她在灶房做饭,冯春红扯完自家院子那块地儿的杂草,就靠在灶房门口,头脸朝天,双手闲闲的用杂草擦着手里的泥巴说:“三弟妹啊,别怪大嫂不关心你,我听人家说隔壁先锋社的刘家大坝以前的老庙后头有仙石儿,到那去捡送子石儿,说不定能女换男呢。你不是一直想生个儿子?你要有空儿,不如去那捡捡石头,说不定就能心想事成呢。”

这话听着是为她着想,可那刘家坝有多偏远就不说了,这年头,尽管那庙宇被拆了,但只要走到那个地界,就算是搞封建迷信!要是被人瞧见,铁定会把李红了抓去公社批/斗,下牛棚的!

李红艳知道冯春红是个没脑子、大嘴巴,但没啥坏心眼儿的人,她说这话就只是为了膈应自己没儿子的事儿,倒没有害她下牛棚的意思。

不过,她心里就是不舒坦,说了句,“我自己的事儿,我自己知道。”就把做好的饭菜装进碗里,气哼哼的端去三房吃饭,徐万福正在屋里教两岁半的小花数数儿。

因为当年坐好月子,又有米粥红糖鸡蛋下奶的缘故,小花是吃足奶到一岁上下才断的奶,不似其他村里的妇人奶水不够,六个月就断了孩子奶。

因此小花营养十足,白白胖胖,才两岁半,个头却像村里的三四岁的孩子,看着别提多精神可爱了。

这会儿她爹教一个数字,她就拿着她堂姐玲子送给她的一支一指长,用废弃的铅笔,在废弃的课本上写写画画,竟然写的有模有样,瞧着比已经读初中,字迹还像狗爬一样的强子,好了不知多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