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青山(119)

作者: 凯歌鲁凯 阅读记录

生活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农村里大多数青壮年外出谋生了。那些在外面打拼的年轻人,他们多是在产业链的最低端卖着自己的力气,年轻力壮时可以在城市栖身下来,但无力气可卖时他们的出路在哪里?他们已经习惯了城市的灯光,多少人过年回家这几天晚上村里一片漆黑都不适应。外面的世界是灯红酒绿,但这个世界是属于他们吗?农村里种地都是他们的父辈,等他们的父辈老去时,谁去种地?大家都觉得在城市生活好,回来种地丢面子,但是生活会跟你讲面子吗?城市耗尽人的青春之后,恐怕又会把人推回去!

第三十三章

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领导人提出二十世纪末生产总值翻番的目标已经实现,新的时期国家又提出十年之内国民生产总值要再翻一番,这是个激荡人心的时代。根据经济学的“七十定律”,每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百分之七的话十年就能翻一番,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世界舞台。

这些大的目标具体到每一个省市,最重要的是加速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招商引资、投资设厂成了各级政府最紧迫的工作。具体到每一个人,追求好的生活是每个人的愿景,只要人手不闲下来,就能增加收入,又为国家社会创造财富。十年翻一番,是依靠每个人的辛勤劳动来实现的。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阐述“无形的手”时,论述了追求个人利益能够促进社会利益。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崛起跟每个人的劳动息息相关。我们常羡慕台面上那些光环人物,说他们做了多少多少贡献,我们当然不能否认他们的贡献,但更不应该忽视广大的劳动者,正是底层最庞大的劳动群体打下的基石,那几个光环人物才能站在顶端。

中国像一艘扬帆起航的轮船,只有底层踏实了,船吃水深了,才能更好地远航,也更加地经得起风浪。

进入新世纪,城市建设的步伐骤然加快,城郊结合部大多数建筑都写上了大大的“拆”字。挖土机喧吼着“开疆扩土”,把旧宅夷为了平地,不久之后一栋栋的高楼拔地而起。城市化的进程改变了城郊的面貌,也改变了很多人记忆中的故乡。

正是大规模城市建设,大规模的引资办厂,乡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找到了另外的谋生之路,多少人就此参与到了城市化进程的伟大建设之中。城市在人们挥洒的汗水中日渐繁荣,人们扛着时代的巨轮负重前行着。

高春兰来深圳已经几个月了。几个月来,流水线忙碌、枯燥的工作几乎让人忘了人生还有憧憬跟乐趣,日复一日,青春的朝气跟光彩都被流水线上的产品带走了。上白班时早晨太阳升起来进厂区,晚上下班出来厂区已是灯火昏暗。上夜班,吃过晚饭在夜幕中进去,下班出来时已是第二天清晨。

对他们来说,虽然有白斑、夜班的说法,但他们的生活基本上已不分白天黑夜。反正厂房里灯火通亮,是白天还是晚上又有什么关系,厂房以外的生活又不属于他们。

高春兰因暂住证被罚掉两百五十块钱,每天八个小时班后,其他工人再加五个小时班,她加六个小时班,这样每天多上一个小时,一个小时一块三毛七,她花了快六个月终于把罚掉的两百五十块钱补回来了。六个月后重新恢复到每天加班五小时,终于可以稍稍松一口气。

工厂里的日子,眼前是一成不变的流水线,耳边是不停的轰鸣声,刚进厂的基本上受不了,但受不了又如何,时间长了总会让你习惯的。

对高春兰来说,她心里把账算得清清楚楚:正常上班八小时十一块钱一天,加班费一块三毛七一小时,每个月加一百五十个小时班,月底可拿到将近五百四十块钱,十个月就是五千四。那时候弟弟的学费就差不多了。工厂里食堂是收钱打饭,但月底的时候会按每天四块钱的伙食费给予补贴。米饭五毛钱一份,素菜有五毛的,有一块的,荤菜则一律是两块。高春兰掐着指头算着,早餐五毛钱两个馒头,中午多是打两个素菜,晚上常是打一个素菜,喝一大碗免费汤。一天的预算不超过四块钱。她想着如果每个月从牙缝里把每天四块钱的补贴省一点出来,如果一天省一块,一个月就是三十,一年就是三百六了。

每次吃饭,很多人都好奇地看着她,一天工作十三个小时,如果吃不好,怎么有力气在流水线边站十三个小时。对大多数工人,一天四块钱的伙食补贴根本不够,食堂大菜盆里的肉块馋人。即使这样,舍得花钱的人也只敢打一个荤菜,再吃不饱喝汤去吧,免费汤倒是喝不完的。

上一篇:我心上的人 下一篇:吃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