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青山(36)

作者: 凯歌鲁凯 阅读记录

“在榨油厂那里啊,村里的龙船,舞龙舞狮的工具全在那里。”

徐通在一边听着,“你们舞龙搞着玩热闹这很好,不要借这个去搞钱,那是三教九流搞的。”

三个人应承着,当下就行动起来。

舞龙拦车当然不能在本地,他们一伙年轻人串到了邻村。被拦下的车虽然不高兴,但过年大多数司机还是会多多少少给一点。十五晚上,他们又舞着龙上每家每户的门,收获颇丰。

胡海通跟胡建明商量后,胡建明同意儿子去广州,对他来说,这是最好不过的事,他生怕儿子赖在家里游手好闲。

于是,中月十八,徐吉茂、徐吉盛、胡海通结伴出发,到市里上了去广州的车。他们走后,队里人还议论了好久,都说广东是金钱铺地,但上了年纪的人又大多不敢去那么远的地方。

第九章

一开始做皮蛋,每个月麻纺厂拿的货多,收入虽然拮据,但拮据表示并不匮乏,只要精打细算还是能过下去的,相比揭不开锅的日子,这也是一种满足啊!可是既然做皮蛋有利可图,不久做皮蛋的就不止王丽华一家了。他们也不是等着麻纺厂上门来收,常常都是自己送到厂里去。高至春虽然是厂里的职工,但并不直接管这一块。有人把皮蛋送到厂里,食堂负责采购的没有理由还上门去收。如此一来,王丽华每月的收入也越来越微薄。日子似乎每天都很难熬,白天黑夜轮转,时间还是飞快地被挂历一天天翻过去,恍然间已是三年。

三年过去,田野林地依旧是不变的面貌。日复一日,村里的大多数人家基本都没有起色,只有对面山坳的徐通家盖起了三间两层楼的楼房。村里人羡慕之余在闲谈中多是夸他两个儿子争气,不少堂客们还热心的要给他两个儿子做介绍。再有的家庭,上了年事的父母见儿子不务正业,又看着徐通新起的楼房,心里那个不是滋味啊。大多数的家庭像是春夏秋冬般往复,并没有多少变化。

三年过去,高玉兰已经在乡里的中学上初三,高春兰有一个学期学费交不上害怕老师天天点名就没去,于是耽搁了一个学期,现在跟高翔同上五年级。这过去的三年,高翔已习惯紧巴巴的日子。个子一年年的长高,他力气也大了许多,双抢或是挖土这种需要力气的活,他能更多地帮妈妈的忙。三年,随着时间的流逝,他越来越少想起父亲,只在山里砍柴或是摘茶籽时,看到父亲坟上稀疏的野草,这时他才一阵怅然。

而当学校里填家庭成员的卡片发下来,高翔总怕同学看到父亲姓名栏写地“已故”那两个字,交卡片时他总是说帮同学交,拿上几个人的卡片好把自己的夹在中间。这几年里,让人欣慰的是学费总能凑合交上,他也不用为交不上学费而在学习上分心。

又是一年的春天,阴雨断断续续地下着。公路一片泥泞,坑坑洼洼处蓄满了浑水。山间野地的各种作物在雨水的滋润下长得绿油油的,茎干、叶面上的雨珠像珍珠般晶莹透亮,山顶雾气腾腾,似乎与云层连成了一片。

这天放学时飘着细雨,伞在高春兰那,但放学铃声一响,高翔、陈建平立马出了校门。前一年年级调整,把五六年级搬到了李家村的学校,高翔跟陈建平并不同路,出了校门就各走一方了。早上来学校时是同姐姐共伞来的,但放学同学多,如果同学看见他跟姐姐共伞——跟一个女生共伞,那第二天会被班里同学笑死的。为了保持自己的这点颜面,中午休息时他把伞给了姐姐,这样放学后他就不用等高春兰。

雨丝下高翔小跑着,细细的雨丝飘在身上还有些快意。十几分钟后到了村口,整个村庄一览无余。雨丝像是织成了线,天地间显得空濛。

濛濛细雨中,庄稼人戴着斗笠在田里忙乎着。高翔看到妈妈戴着斗笠在田里撒化肥,田犁过了,放好肥料再耙一遍就能插秧。下首的高量用锄头在田垄上挖开了个口,似乎要往田里放水,高翔看着有些奇怪,这不是在下雨吗,还放什么水?自家的田靠近马路边,高翔为了不让妈妈看到他,绕着山脚下的小路回了家。

高翔写着作业,雨丝慢慢停了下来。原本阴沉的天空变得亮堂,不一会儿,西南边的云层着上了色彩,看来明天会开天。写完作业后妈妈还在田里忙着,高翔把书包收拾好后喊上徐俊溜到后山玩去了。

徐俊比高翔小了一岁,差了一个年级,因此在学校里相处得少,但放学回家后两个人基本上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至少高翔是这么看的。

徐俊爸爸徐福生跟徐钦的爸爸徐满军是亲兄弟,照理说起来徐俊应该跟徐钦、徐祝关系更亲密些,但因为徐福生跟徐满军父亲生前分家不匀,兄弟间本来就心有隔阂,再加上这几年来妯娌间的矛盾,彼此心里似乎都有点仇恨,两家基本上没有什么来往。高翔家因为跟徐俊是上下屋的邻舍,刘美凡跟王丽华又能说到一块儿,于是他们俩自然关系好一些。长时间的雨水,山地上积了层厚厚的水汽,地面的落叶已被雨水沤软,踩上去就烂了。雨水的滋润下,许多树干上长出了一丛一丛的木耳。

上一篇:我心上的人 下一篇:吃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