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青山(49)

作者: 凯歌鲁凯 阅读记录

第十三章

班车开动起来,车尾扬起厚厚的灰尘,马上要离开村庄去市里,让人激动又忐忑。她不在家的日子儿女们一日三餐会按时吃吗?衣服脏了谁洗?田里、土里的活干不干得过来?他们会跟她承诺的那样听话,在家里好好学习吗?想起这些,免不了担心。她将要去麻纺厂工作,麻纺厂是个什么环境,她能不能适应过来,这些都是问题。好在已经走出了这一步,而且方向也已经明朗,陌生总会变得熟悉,希望以麻纺厂为起点,就此给儿女们一个相对有保障的生活吧。

班车开得不急不慢,乘客时上时下,将近一个小时后到了市郊。道路两边的商店密集起来,人声纷扰嘈杂,小汽车时而鸣着尖锐的汽笛呼啸而过,城市繁华的影子在慢慢显现。这城市的繁华给人希望,但这繁华的背后又有多少汗水,只有辛勤劳动才能创造出城市的繁华。街道上的汽车多起来,班车的速度相应慢了许多。班车里多数人难得来一趟市里,到市里来对他们是一个大事,窗外的高楼跟穿梭的汽车看得人眼花缭乱,他们不由得议论纷纷。王丽华以前时常来市里做点小买卖,对车水马龙并不陌生。但城市的风光再一次出现在她眼前,她还是激动不已,这一次她不是来做买卖,而是要去麻纺厂上班,多么大的事啊!

班车慢悠悠地开在城市的街道上,左拐右拐,不久也到站了。

王丽华出了站,现在她要去麻纺厂,怎么走?出门前高立春跟她说过怎么走,坐什么车,现在出了站,城市交错的道路让她根本辨不出方向。

麻纺厂有多远,去哪里坐车,这些之前没有考虑过的问题现在都成了问题。

街道上开着的“慢慢游”、三轮车时而靠过来问她去哪,坐不坐车,她都没有搭理。她得先搞清楚麻纺厂在哪个方位,有多远才行。如果近的话打问着走过去就好。

问了几个人,有的说麻纺厂在缝纫机厂旁,有的说在七里桥那块,可是缝纫机厂跟七里桥又在哪里?又有人说麻纺厂不远,坐哪路公交车很快能到。问路倒是问出了众说纷纭的味道。

王丽华想着时间还早,先走着吧,边走边问说不定就到了。

每到一个路口就问人,然而得到的答案跟先前问的情况总是有所出入,再这样走下去真不知道能不能走对。这时恰好前面有一个公交车站,走过去看了站牌,先前听人说的缝纫机厂标识就在站牌上。她又问了几个人麻纺厂是不是在缝纫机厂旁边,得到肯定的答案后王丽华上了公交车。

麻纺厂说远不远,坐在公交车里却明显地感觉穿过了城市的中心地带。公交车过桥后,街道宽阔了许多,路面也更加干净整洁。街道两边的店面装潢得也愈加光彩,城市的繁华就在这些点滴中显现出来。

公交车开在城市的繁华地带,王丽华饱览了之前未曾见过的风光,二十多分钟后到缝纫机厂站下了车。

相比过桥时的高楼大厦,缝纫机厂下车后周围的房子低矮了很多,街道也不如之前整洁。不远处农田菜地依稀可见,显然这里是城市的边缘,到城郊了。这跟王丽华想象中的高楼大厦有点差距。

她打问着往麻纺厂走去,拐了几个弯后看到麻纺厂门口竖着的牌匾才安下心来。

门口的小门开着,王丽华直接走了进去。

“你找谁,请出示证件。”传达室的保安说着。

证件?王丽华愣了一下说道:“我来找人。”

“找谁?”

“高至春。”

保安拿起电话拨了号码。

“你叫什么名字?”

王丽华报上名字。

电话接通后说了几句就挂断了。

“你在门口稍等一会儿,你找的人马上就过来。”

王丽华退到门口没站多久,高至春就来了。高至春每年过年过节总会回去一两次,王丽华还是认得他的。说回来,这样一个吃国家粮的人,村里人人羡慕,平常是拿来教育孩子要好好读书的样板,怎么能不认识。

高至春走过来上下打量,他招工到市里后在村里待的时间少了,这十几年来嫁到村里的妇女他当然不是很熟悉。

“你就是王丽华吧?”

“是的。”

“ 我弟立春生怕我帮忙不帮到底,多次打电话拜托我要帮你的忙。”

“麻烦你了。”

“你身份证带了吧?”

王丽华拿出身份证。

“我带你去把手续办了。”

王丽华跟着高至春往人事科走去。一路上高至春跟她说,办手续就是签一个临时的劳动合同,这个待遇跟正式职工当然是不能比的,要她先有心理准备,到时不要有心理落差。

上一篇:我心上的人 下一篇:吃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