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乱世当霸霸(304)

作者: 眠琴柳岸 阅读记录

……

从蓟城到洛邑的路程好像还挺短,姜羽感觉,没多久就到了。之所以这么感觉的原因,不能细究。

总之戚然明觉得姜羽是越来越过分了。

经常在马车上就非常大胆。

抵达洛邑时,还在正月里。洛邑是王城的都城,是整个大周朝的政治中心,地理位置大约处于大周朝的中间,夹在赵国、郑国、楚国与秦国之间。因此路程其实比到曲沃要远。

身为大周朝政治中心,洛邑自然不是别处能比的。姜羽和戚然明都去过许多地方,但洛邑依旧是他们见过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只有当初的曲沃能与之相提并论。

戚然明曾经是姬重的人,在洛邑待过几年,因此对这里很熟悉。一行人在城门口检查过文书,便被放行进去,进城后,姜羽和戚然明带着姬春申,先去朝拜了新的周王姬重,而后便回到了驿馆之内暂住。

时隔两年,这是姬重自两年前曲沃一别后第一次再见到戚然明。去年在曲沃,他本以为自己能见到戚然明,结果他才刚到,姜羽就走了。

姬重在燕国有自己的耳目和眼线,因此燕国的事他是有所耳闻的。

他知道姜羽是如何铲除异己,将燕国控制在了自己的手里。也知道姜羽将戚然明推到了人前,成为燕国人人景仰的大将军。更知道姜羽几乎是在燕国公布了他们俩的关系,而睢阳君的府里除了戚然明,再没有其他任何人。

姜羽除了戚然明之外,再没有任何人。

姬重早知道姜羽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但他没想到姜羽会为戚然明做到这种地步。也没想到,戚然明能让姜羽为他做到这种地步。

这是他曾经不能为戚然明做到的。

公孙克隐约知道,戚然明和姬重之间曾经有过纠葛,在王宫拜见过姬重后,回到驿馆里,公孙克趁戚然明没在姜羽身旁的时候,偷偷和他说:“大人,今日在金殿上,您没看见周王的眼睛都快长在夫人身上了么?”

姜羽点头:“我看到了。”

公孙克:“您明知周王对夫人……”

姜羽掀起眼皮,轻轻道了一句:“我怕他?一个没什么实权的废物天子而已。”

公孙克:“……”

这话不客气得太直白了一点,有损睢阳君的形象。

姜羽笑了笑,望了戚然明的方向一眼,又回头对公孙克道:“你信不信,就算然明站在他面前,他也不敢对他怎么样。”

周王室早已经名存实亡了,连楚侯都称王了,周王室也没能有什么动作。姬重即使坐上了王位,又能如何?

第156章

跟着姜羽多年, 公孙克也不是傻子, 闻言便不再多言。

而姜羽则向着正坐在桃树上吹笛子的戚然明走去。戚然明自来到洛邑起, 兴致便不是太高, 到了驿馆内,便坐在树上吹笛。曲谱大约是戚然明自己写的。

他能感觉到这里对于戚然明还是有些不同的, 笛音之中透露出了些许难以言明的思绪。明明是仲春,却透露出暮春的缠绵哀婉。

姜羽走到桃树下, 抬头向上望了望,微微笑道道:“天色不早了,这一路舟车劳顿,你不累么?下来用了晚饭,咱们便歇息歇息罢。明日你带我出去转转,赏赏洛邑的春景,与蓟城有什么不同。”

戚然明闻言从树上跳下来, 说道:“这洛邑也没什么好逛的,不如蓟城好。”

“不如蓟城好?”姜羽反问。

戚然明笑了, 点头。

前来为周王吊唁的, 当然不止有燕国, 几乎所有诸侯国都会来, 有的已经到了, 有的正在路上。秦国、赵国、郑国离得比较近, 都已经到了,而东部部分小国还没到齐。

只有一个国家,即已然称王的楚国不会来。楚国根本没有派人来。

各国基本来的都是国君, 譬如秦国、赵国、宋国,国内留下太子主持朝政,因此广陵君、钟离君都没来。而燕国情况特殊,所以姜羽才会和姬春申一起来。

老熟人也见到了几个,比如赵狄和石襄。这两人去岁都是由周王分封的诸侯王,如今周王崩,他们来吊唁也合情理。否则姜羽真怀疑他们也不会来。

而姜羽等便是要在这儿,待除楚国以外的其余诸侯国到齐之后,再一同吊唁周惠王。然后才能回蓟城。

翌日,戚然明还是带着姜羽出了门。

昔年周公奉旨东征平叛,后营建洛邑,至今已逾六百年。数百年的历史使得洛邑拥有厚重的历史感,青砖黛瓦,房檐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数丈高的城墙、几人合抱的参天古木,比比皆是。

二月的洛邑不像燕国,已然非常暖和了。春风十里,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有舞榭歌台,有雨打梨花,更有画船听雨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