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乱世当霸霸(341)

作者: 眠琴柳岸 阅读记录

姜羽道:“反正你都看了,留着也没什么用。”

“怎么没用?”戚然明说,“我没事还想拿出来再多看几遍,温习温习,看看睢阳君……”

迎着姜羽的视线,戚然明接着道:“看看睢阳君当初,都想我、担心我成什么样了。”

姜羽振振有词:“难道你当时不想我,不担心我?”

“我才不。”戚然明笑道,“你好端端地在蓟城,我有什么好担心的。况且,我天天打仗,哪有功夫想你?”

回想着当初自己夜里拿着那枚玉指环夜不能寐的场景,戚然明面不改色地撒着谎。

睢阳君有点受打击。

这信最后还是被戚将军给收走了,还收到了戚将军的府里藏着。戚将军说,以后睢阳君要是变心了,就把这信拿出来给他看看。

两人嬉闹了一番,以睢阳君把戚将军按着亲了一会儿收尾。

后半夜,睢阳君搂着戚将军,吻着他汗津津的额头说:“然明,我们都辞官吧?”

戚然明讶然看他:“辞官?”

睢阳君郑重其事:“对,辞官。”

“我们一起辞官,不管这劳什子燕国了。就我们俩,一起四处去走走,趁现在天下太平,好好欣赏欣赏这大好河山。”

这话两人当年在曲沃时,姜羽也说过类似的。戚然明没当真,笑着点点头:

“好啊。”

第174章 番外五

齐国夜邑在渤海南岸。

此地地处沿海, 因此百姓多以捕鱼为生, 捕来的鱼留一部分自家吃, 更多的则卖出去, 换几个钱,补贴家用。

夜邑的渔船是齐国最好的, 渔民都老练,打上来的鱼又大又肥美, 因此此地百姓生活大多富庶。

这是愍王八年,愍王即姬重。是睢阳君与戚将军大婚后的第五个年头,亦是睢阳君和戚将军双双辞官归隐的第二个年头。

在许诺了戚然明多年之后,姜羽终于在戚然明的而立之年,实现了当年带他去“浪迹天涯”的约定。

姜羽在三年前,即愍王四年,以君主无德, 难堪大任为由,废去了姬春申的诸侯之位, 推举世子姬无愆继任燕侯。

姜羽没有为难姬春申, 仍旧继续允许他当一个闲散王爷, 反正他在, 姬春申也翻不起什么浪花。

无论是姬春申, 还是他那个小儿子姬豫。

姜羽用了两年时间, 把朝政一点一点交给了姬无愆,执政之位则由荀伯文来担任。

荀伯文如今也已二十几了,已与宁家的宁兰成亲多年, 夫妻俩生活和睦,相敬如宾,膝下育有二子一女。大的都会识文断字,作些小文章了。

并非姜羽任人唯亲,而是荀伯文确实争气。姜羽当年把他打发到地方去治理一个小县城,他也不骄不躁,将当地治理得颇好,百姓之间都有传颂他的民谣。

调回蓟城之后,荀伯文没事就往他跟前凑,请他指教,虚心好学。几年下来,已然将手里的事都处理得井然有序了,姜羽便把一些更复杂的事情,交给他做,荀伯文也做得很好。

荀伯文的官职一天天升高,可朝中却并没有不服他的。荀伯文这孩子比他父亲会做人,处事更圆滑,事办得好,还不得罪人。

姜羽每每看到他,便觉得后继有人。

荀荣氏看到儿子争气,儿媳妇又孝顺,慢慢从丧父之痛中走出来。她后半生都有了指望,每日都喜笑颜开的,没事儿逗逗孙儿孙女,跟几个好友时不时聚一块儿聊聊天儿。

她甚至现在就开始物色自己的长孙媳妇儿了。

韦伯勇则替代戚然明成为了正式的司马,掌管燕国军事。

至于宁坚的次子,宁武那孩子,这些年在军队里确实混出了个名堂,半点没有落他父亲的名头。韦伯勇因为当年与宁坚的同袍之谊,一直很关照这孩子,如今天下和平,没有战事,就把宁武调到身边来任职。

通过姜羽这些年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暗示,朝中大臣大多都接受了姬无愆这个新君——毕竟从出身来说,他是完全有资格继任的。

姬春申无能,姬无愆通晓古今治国之策,又有德行,比较起来,姬无愆确实更适合成为一个君主。

再说,他们不同意也没用。

两年之后,姜羽见姬无愆已经掌控了朝局,便请求辞官,戚然明跟着递了折子。姬无愆和满朝文武自然是不愿意的,或真心或假意地挽留了一番,见两人心意已决,姬无愆只得放他们走。

从蓟城离开时是春天,现在是夏天,已然是一年多了。

姜羽站在船上,吹着海风,望着天际海天相交的一线,身侧站着戚然明。

离开蓟城时,姜羽除了戚然明谁也没带,不仅仅没带展夏,连公孙克都没带。姜羽觉得公孙克跟了自己半辈子,也是该过过自己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