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姨娘是个小画手(147)

店娘子的姐姐陈三嫂,还有向导高娘子早已等在那里。

寒暄过后,陈三嫂从背袋中取出一本册子放在桌上翻开,“不知两位炼师想买还是想租铺子呢?要多大呢?要用来做什么生意?”

她册子中间是一张翠溪镇的平面图,好像大富翁游戏纸盘一样画着大大小小的铺子,上面不仅有铺子院落房舍的大致平面小图,还写著名字和价钱,有几间用红笔标注出来的是正要出手的铺子。

薛娘子昨晚听了宋李两人的话,只往最繁华兴隆的几条街道看,一眼先看见两间铺面,一间在镇子北边漱玉街街口,另一间在镇子当中,鸣翠街与糖瓜巷子交汇处。两处铺面都是齐整的四方小院,院子中有水井,前面是店铺门脸,一溜三间屋子,后面也有五六间屋子子,可以住人,也可以当仓库,此外还有养骡马的棚子。

鸣翠街那铺子,店铺的三间房之上还搭了一层阁楼,是个两层小楼。因此价钱比漱玉街那间贵了一百二十两。

漱玉街那间铺子要价五百六十两。陈三嫂说这家人原是山民,几代人赚了钱供家中子弟读书,终于有个儿子考上举人了,前不久谋了个小官,在离京城四五百里的丹阳县做县丞,因要带着全家人赴任,又要打点,便想卖了他家其中一间铺子。因他们不日便要走,倒是可以讲讲价钱,大约五百两出头就能拿到了。

陈三嫂很有把握能把价钱讲到五百两。这家人熬了几代终于出了举人,可是京城是什么地界啊,进士、同进士都好多呢,举人想做官?且等着吧。这不知道是抱了谁家的大腿,才谋到这个官儿。现在端王良娣想买他家铺子,结个善缘,没准将来就能拉他一把呢。

至于鸣翠街那间铺子,陈三嫂讲明了,这家人倒不急着出手,恐怕非要六百八十两不成,且还有别的人在看这铺子,到时没准还要凑个七百两的整数才能拿下来。

薛娘子问到这家人为什么卖铺子,陈三嫂叹了口气才道:“他家中人口太多,老爹爹死后五个儿子争产业,田地、钱财都可以分,只这一间铺子,怎么分呢?老大家倒是想做了价,自己是长子,理当拿七成,剩下三成他出现银给四个弟弟分了,可几个弟弟不愿意,说要这么分的话,往后每年铺子出租的出息也要这么分,老大家刚同意了,另外四家又说,铺子租给谁,做什么生意,也得他们四家说话。诸位,若你们是生意人,谁愿租这个铺子?因此他们族长放了话,卖了铺子一了百了。”

瑶光听到有遗产纠纷,就不大想要这铺子了。

薛娘子也说,“就怕买了他家铺子,以后又生事。搅得生意不好做。”当下陈三嫂便和她们再向图上看其他铺子。

翠溪镇依着山势而建,街道有高有低,大大小小的铺子、茶楼、客栈等等一共有近两百间,这个规模和蒲县县城差不多了,常住人口比不得蒲县,但人流可比蒲县县城高。在售的铺子一共有七八间。

瑶光见瑞莲坊街口有个铺子上写着“卖”却用黑笔画了个圈,不知是何意。宋静守说过,瑞莲坊也是人气很旺的地方,因有一座大石门坊,街道交汇口还有一座石头砌成的泉水池子,里面养着小睡莲,故此得名。

问了陈三嫂才知,这瑞莲坊的铺子画黑圈,是因为主家老太爷死在这里了。

这位老太爷得了肺病,吃了不知道多少人参灵芝,把家产熬完了,还另欠下了好些债,这才要卖铺子。老太爷知道这铺子也保不住了,就突然想到山上铺子瞧瞧,结果吃了午饭在后院歇晌,谁知道一睡就不醒了,竟是死在了铺子里。

能在翠溪镇置产的人非富即贵,都讲究个“吉利”“气运”,一听这铺子来历都觉晦气,是个破财丧命的运道,谁还要买?

因此这铺子虽还做着生意,也只是主家勉力支撑。

瑶光听完,觉得奇怪,“他们家欠了钱,难道不能先卖些土地么?”能置产的,肯定地也有。

陈三嫂笑道:“炼师,您不晓得,我们这些山上出身的人,虽早把土地佃给人家种了,可是庄户人家的根儿在呢!土地就是命,谁要卖地,那是败家子儿!便是我刚说的那家老爷子,他自己也知道,若铺子卖了他的病也没治好,接下来就要卖地了,他可没这个脸把子孙田给卖了给自己买人参续命。便他真敢这么做,族里也不答应的!”

瑶光受教了。两间铺子的事显示了古代的宗族势力是如何运作的。

她看平面图上这瑞莲坊的铺子和陈三嫂推荐的那两间十分像,甚至还大了些,前面铺子足有五间屋子,且门口正对着莲花池,就有些动心。问了陈三嫂,得知要价才四百两,就跟薛娘子商量,“我们将这间也买下,如何?”

上一篇:彪悍农女病娇夫 下一篇:盛宠名门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