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姨娘是个小画手(171)

瑶光想,这真是一人计短两人计长啊,她怎么把“腰包”这个经典款给忘了,“对对,嬷嬷说得好。便是只放钱的荷包如果放在腰前面也不怕人偷了。”

吴嬷嬷见瑶光采纳她的主意,挺高兴,“正是呢!”

四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高兴,竹叶取了些硬实的纸,瑶光琢磨着画了个样子,薛娘子则拿了钥匙叫了两个婢女,去库房取出些皮料和厚实的绸缎,准备用这个纸样先裁出来缝制试试。

这时吴嬷嬷烧了些菊花枸杞茶端来,见了炕上堆的这些绸缎笑了,“娘子,裁缝铺学徒们进店三年才叫拿剪子,裁剪缝制布衣再过了三年才能碰绸子的,依我说,倒是去镇上买些粗布细布先做几个试手先,这些绸子可都是蚕宝宝的性命呢。”

瑶光跟着紫翎学了些裁剪女红,但也没用过棉布粗布,闻言看着薛娘子,薛娘子扶额一笑,“嬷嬷说得有道理!果然‘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忙叫竹叶去镇上买布。

瑶光心中忽然一动,“不急。待师父午歇醒了之后我们一起去。我也想买些东西。”

老郡主作息十分规律,每天五点半起床,冬天稍晚半小时,之后运动,洗漱,吃早饭,玩乐消磨时光,大约十点半吃一次点心,之后练练书法,天气好时在花园里走走,如果当天有她喜欢的戏班来,就去镇上戏楼看戏,或者接待来拜访的客人,比如常给她带来京城八卦的那两个女先儿。

十二点一刻吃午饭,饭后稍微活动活动,就午睡了。午睡到一点半,起床,梳洗,再活动疏散一次,大约两点半时吃下午茶,之后四点半再吃一次点心,晚上六点半吃晚饭,四季如此。饭后活动一会儿,七点三刻准时洗漱,八点整雷打不动睡觉。

瑶光后来才知道,她上山奉道那天,老郡主怕吵得她睡不好觉,当天早上接了道录司先来的仪仗之后就跑去自己在翠谷的别院去了!第二天早上才回灵慧祠。

待到一点半,瑶光在太妃送的那些瓜果中挑了一个古代哈密瓜,让吴嬷嬷用花刀手艺切成几个小莲花盏状,挑了个缠丝白玛瑙的高底托碗装上,去了老郡主的院子。

老郡主换了套衣服,精神奕奕,正喝茶呢,见瑶光身后竹叶捧着个盘子,就笑道:“这是给我送好吃的了。”

太妃送那些瓜果瑶光当然也给老郡主献了一份,但这是她亲自送来的,意义又不同了。

老郡主叫竹叶把盘子放在身前小几上,亲自揭了盏盖,“这是什么果子?嗯,闻起像是蜜瓜,颜色更鲜艳些。”

瑶光答是西域某国上贡的,老郡主端起一盏吃了一口,便叫其余人也吃,又对瑶光笑,“你是想出去玩吧?行,我准了。这阵子你要出去也不必特意来跟我说,派人知会一声就行了。你在翠谷买了别院,也得收拾收拾。还有……”她促狭地挤挤眼,“你们那点心铺子的主意早跟我说了,店铺也买了,可这点心——我至今也没吃到一块啊!”

瑶光不好意思了,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有点好高骛远、志大才疏、眼高手低……

点心生意还没影儿呢,自己和薛娘子又兴冲冲要去开发包包的生意了!

唉,没办法。贫穷使我充满创意啊。

第61章 开店准备

得了老郡主发话瑶光便和薛娘子带上吴嬷嬷竹叶一起去镇上。她准备今晚的晚饭就在外面吃这样能在镇上多待一会儿。

她们离去时小竹还在老郡主居室之侧的小书房睡着脸上有几根墨画的花猫胡子听说是和宋静守玩升官图的时候输了画的。她晚饭自然也是留在老郡主这儿吃了。

瑶光见小竹能得老郡主喜欢自是高兴的,薛娘子却又和她老话重提:你们倒是宠她,可这孩子在锦绣堆里长大后要怎么办?

薛娘子建议:“我觉着倒不如让小竹每天随张师姐上太清宫跟其他小道童们一起正经上学堂。这样她以后长大了也有个能安身立命的营生了,又有了度牒,不管去到哪儿总能念经打醮吧?”

瑶光承认薛娘子所虑有道理。小竹和宋李两人不同,人家马上要还俗了,又有当官儿的爹又有钱的妈,要嫁的人家也门当户对。但小竹今后还俗嫁人,选择可不多。还是得多学点东西啊,艺多不压身。

于是她定了主意等回去了便跟老郡主说说,让小竹每天早上跟张师姐去太清宫上课,正经开蒙学经去。

四人雇了马车到了镇上先去漱玉街的那家铺子。

这铺子现做的是米粮干果生意门口还支了一个炉子卖现磨的豆浆和杏仁茶。

上次和陈三嫂、这家主家定契时这铺子老板也跟着见了一面。此时店内生意不忙,店堂里站着个十六七岁的丫头,见薛韩两人来了,忙招呼一声又赶快跑进后院叫老板出来。

上一篇:彪悍农女病娇夫 下一篇:盛宠名门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