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姨娘是个小画手(188)

瑶光想的是另一件事。她想送些果冻给太妃。可是,回京城这一路颠簸,就算是到车马行请信使骑快马去也要一两个小时,不知道果冻送去后还能不能保持形状。

此外,细乐班子还等着结账,从昨天晚上忙到现在的多宝、秦婆子等人也得打赏,还有竹器店,得赶快催着再做些个竹器送来,还有炊具行,模具盘子也得再多做些……还有,店里不能只有这果冻一门生意,得赶快做些别的夏季点心

这时曹娥来了,先跟两人道喜,又说,“今日仰赖炼师们的生意,我也沾了些光,生意好得很。我在松鹤楼定了两桌席面,还望炼师们赏脸。”

瑶光这才发觉早过了饭点了,自己已然饥肠辘辘,忙谢了曹娥,叫多宝关了店面,一起去了松鹤楼。

竹叶在路上还和吴嬷嬷笑说,“真是的,怎么竟不觉得饿?”

吴嬷嬷喜气洋洋,“忙着收钱、忙着装盒,哪里顾得上饿!”瑶光和薛娘子早说好了,她昨日辛苦,今天得的钱抽一成给她。这么一来她便有七两五钱银子进账。

到了酒楼,曹娥和薛韩两人到了楼上雅间,其余人在楼下坐了两桌,伙计将四荤四素八样菜肴流水般端来,大家早就饿了,风卷残云吃过。

曹娥举杯敬酒,祝福两人生意红火,又说“今后可要仰仗两位炼师了”,薛娘子瑶光也举杯回敬,“今后大家同舟共济,相互扶持。”

吃完了饭,多宝秦婆子自带着人回去店铺了,收拾店堂后厨,再去竹器店、炊具行订货,瑶光和薛娘子先带着钱箱和铜模回灵慧祠,吴嬷嬷要去鱼店肉店买些“神秘材料”,竹叶去找卖花娘子再订些各式叶子,再叫两个婆子去把古代哈密瓜和樱桃都运来。

在路上,瑶光跟薛娘子又数了一遍钱箱里的银锭,两人喜滋滋,又都有些惴惴不安。

瑶光说:“咱们昨日怎么没想到先做些别的点心,不拘是什么,今天准能搭配着卖不少。”

薛娘子也有些懊悔,“做果冻的活计我和竹叶现在已学会了,下午熬好了汤汁,咱们再乘车去店里,跟吴嬷嬷先做些拿手的糕饼。”

瑶光“嗯”了一声思忖,还是得有一两样新奇的点心才行。

回到灵慧祠已是下午两点了,吴嬷嬷带着新买的猪骨牛骨猪皮先和竹叶烧起火,再杀了两条大鱼刮下鳞片,如昨日一样炮制。

瑶光用竹筒试验过不同比例的明胶,又有了配比果汁的经验,做这批果冻时轻松得多了。竹叶和薛娘子在一旁帮忙,四人很快将一盘盘模子注满,抬进了泉水间中。

这时模具都已用完了,薛娘子点了点数目,就算所有果冻都做成功,也尚不足三百个。可是模具又不是一天就能打出来的。

瑶光想了想,找了几个吴嬷嬷往日做发糕、凉糕用的长方深盘,涂了薄薄一层油,再将调好的果汁倒进去,又叫竹叶在库房里找到了些大玻璃盘碗碗,也一样倒进果汁。虽然需要冻的时间长些,但脱模之后再切成小块也是一样的果冻。她从炊具行订了不少各式花样的铜圈,本来是想用来切面团的,这时正好用上。

忙完了这些,大家舒了口气,都站在阴凉的泉水间休息,吴嬷嬷擦把汗说:“娘子,今日我在店铺后院忙活,见那里的地窖很是阴凉,比我们这泉水间还凉呢,我想着,咱们倒是在这里熬好了汤汁送过去,在铺子里勾兑果汁,直接放在地窖里做更便宜。今儿早上搬这些金贵果子去的时候,我还坐在车上呢,一个错眼,就有一盘果子摔了,砸坏了三四个。好不心痛!”这可是一两银子呢!

瑶光一想也是。这时代的马车减震系统真的不行。

薛娘子也认为此法可行,又出主意道:“咱们最好再运些泉水过去,遮掩遮掩。”三人一听,一起点头。果冻的制法其实不难,老郡主又将价钱定得这么贵(大众居然也接受了),肯定会有人想刺探制法。

吴嬷嬷庆幸道:“幸而咱们舍得花钱,跟曹娥她家的厨房分开了!”

这时已快下午四点了,瑶光叫吴嬷嬷也不必做晚饭了,跟老郡主说了,蹭她院子里晚饭。她要下山走走,想一想接下来做什么点心。

第67章 第二样点心

此时正是盛夏下午四五点钟后阳光依然耀眼。

瑶光戴了斗笠骑上小驴子豆沙沿着山道向山下慢慢走去。

走出了翠溪镇后道路两旁树木高大郁郁葱葱,树荫将路都遮住了,顿感清凉瑶光一夹驴腹“驾!”小驴子哒哒撒开驴蹄奔跑起来。

骑着驴跑可比坐车快得太多了,只一会儿工夫就跑到了翠谷。瑶光并没进谷,而是骑着驴朝山谷另一面的小路走去。这条山路要比进翠谷和上山的道路窄小得多,铺得也不平,虽也是用柏油混合泥沙碎石铺的,但日久年经,路面上许多地方坑坑洼洼,碎石都出来了路边的青草野花还有向路面蔓延之势。窄窄的山路盘山蜿蜒,一侧是经过斧凿的山壁,另一侧是十几米高的山崖坐在驴背上能看到山崖下的低谷里散养着许多牛羊。

上一篇:彪悍农女病娇夫 下一篇:盛宠名门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