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姨娘是个小画手(293)

皇帝听了一笑,“这大约也只有她能想出这些古怪点子。还有什么?”

李德胜道:“近日冷了,韩道长命人在院子中建了一座‘天圆地方炉’,烤一种大如面盆的发面饼子,上面放着各色菜蔬鸡柳腊肠和奶酪……”

皇帝微微皱眉,“天圆地方炉?”他立即想起藏书楼中的事,再次起疑,这个人,究竟是真的失忆了,还是……装的?

韩瑶光这个时候正跟薛娘子吃涮锅庆祝。薛娘子和瑶光不同考场,考得不错,“还得多谢你准备的鸭绒衣,不然,真是要冻个半死。”

瑶光挺得意的,“等我过阵子给你织一双半掌手套,那东西才好呢!哎呀,师姐正适合用这个啊!她现在还天天跑太清宫整理文献经书呢。”

已经立冬了,山上更冷了些,树上的叶子仿佛一夜间被北风吹走了,全成了秃瓢,各个道观、翠溪镇上的店铺茶楼全烧起了火炕地龙。

这时,瑶光的羊毛作坊也准备了充足的羊毛线。

要说,沈婆子真是个人才。自从她当了小作坊的管事,一切管得井井有条。

结冰之后,工坊就不再漂染毛线了,开始进行精加工。

瑶光先选了两个业务骨干,姚二丫和另一个小丫头,先教她们学平针,用没漂白染色的毛线试手,练着织围巾,然后大家围着炉子做在一起练习。

手熟之后,就能织彩色围巾啦!还有绒线帽。

瑶光先给小竹织了个配色相当喜庆的帽子,耳朵加长,留些毛线扎个小辫子,头顶再加一个绒毛球,小豆包戴上之后萌到极点。

沈婆子给瑶光出主意,为何不拿些毛线到碧水江汀呢?二楼女客们也可以像她们这样围炉听书织毛线啊!

瑶光本来是想织出成品卖。现在一想,只要规定织完了一件成品,必须在碧水江汀展示,然后才能买更多毛线,就不必担心有人囤积毛线了,宣传也做了。更重要的是,只属于碧水江汀的冬季氛围就有了。

最近她画画的时间不得不减少了,因为自制的颜料中得用许多胶质混合色粉,太冷了实在不好做,颜料混合好了,很快又凝固了。一旦凝固,这些她自己费劲研磨出的颜料就报废了。

瑶光索性给自己放个假,画了许多线稿和素描,专心练书法,再织织毛衣,捣鼓捣鼓鸭绒衣鸭绒被,羽毛枕头靠垫什么的。

第一场雪不知什么时候会来,到时候她就能披挂起全副武装跟薛娘子张师姐等人上山看冰挂了。

上次经端王提醒,瑶光多加了条规定,打烊凡有想到楼上参观壁画的男宾就将自己的号牌交给管事婆子,在雅间坐着,轮到时就有堂倌来请。

瑶光希望这样能帮她快速在京中扩大些名气,这样来年开春她就能多招些学徒,不管是到齐云道院画壁画,还是画别的什么都有打下手的了,不至于现在研磨个颜料也得自己动手,因此特意嘱咐孟婆子等人透透话风。不过,连续十几日,看壁画的人倒是挺多,也都大为惊艳,却始终没人理会这茬。

其实想也知道这挺难的。

学画的女人本来就少。如墨宝斋、雪砚堂之类颇有名气的书画店、装裱店自然不缺学徒,可人家有售后保障,学成之后包分配啊,你韩瑶光能保障什么?而那些立志要考画院的人,哪里可能纡尊降贵来给人当学徒。她当初想得太美了。

这一日傍晚,碧水江汀打烊后,瑶光照旧跑去问问有没有人想拜师的,答案如常,她也不怎么沮丧。反正丧着丧着就习惯了。

“不过——”孟婆子有些犹疑,“今日有位客人递牌子时问,能不能让他看看那天圆地方炉。我怕他是想要窥探其他客人是谁,便将他留在最后一位。”

瑶光赞道:“干得好。他在哪个雅间?我去瞧瞧。”

孟婆子一说牌号,瑶光寻过去,在纱屏前行个礼,“不知是哪位想要看‘天圆地方炉’?”

里面那人怔了怔,“韩道友?请进。”

瑶光一听,这声音好熟!

第106章 白发

瑶光看看眼前面容清臞的男子愣了一会儿才笑道:“差点没认出来。定寻道友,你剪胡子了!”

定寻同学,换发型……哦不是,换胡子型了。

他原先那把能跟钟馗打平手的大蓬蓬胡子现在刮掉了一多半,唇上留着些短须下颌留着不足两寸长的长髯。这么一来,原来被大胡子遮住的两腮都露出来了。

瑶光心想,想到定寻道友原来长这样子。这络腮大胡子一剃居然是个骨秀神清的帅哥。他依旧穿着银灰色袍子,戴着莲花冠只是罩了件鹤氅,越发显得道骨仙风了很有几分韩栋演的王重阳那种感觉。

上一篇:彪悍农女病娇夫 下一篇:盛宠名门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