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同人)每次醒来都为反派背了锅(464)

作者: 井临渊 阅读记录

现主人身边,虽偶有惊险,但总令人觉得非常有趣。

世上有趣的事情不多,如他过得如此丰富多彩,更是难得哦。

同样为守护而存在,前主人的操守的确令人敬佩,不过却未免寡淡。

如此来一个收一个来一对灭一双的,更符合他作为剑灵的本质爱好。

剑虽未百兵之君子,却也属弑杀之器。

……

姜晨偶尔会亲去军营查察。对他是偶尔,对于军中大小各上下,军医,则堪称频繁了。

频繁到上至校军,下至伤员,无一不识。

虽与他容貌有些许关系,却并非根本。

他至此处,便更能看清,何谓命如草芥,何谓轻若飞蓬。

安置伤兵的营帐中,入耳遍是哀嚎,入目便是鲜血。

即便他们大部分还能活下来,此生也注定是不能康健。

众士见他再次前来,痛声都放缓了些,有些旧人即便痛苦未过,强笑着招呼,“小公子,你来了。”

即便封将的旨意已传下,但在此营帐中,他们眼中的,依旧是平日温和耐心的小少年,并无其他。

“嗯。我来了。”

他这样回答一句,两句,三句……眼中见到的,是盖在他们身上的床单上,刺眼的血色。

徐军医沾了一身血色,见到姜晨时,忙起身收拾一二。抱着他的医箱迎来,布满皱纹的脸上难得露出些轻快之色,想到他如今身份,理理衣袖,拱手一拜,“将军,您来了。”

他的声音沧桑且嘶哑,眼中又充满血丝。那并非因他苍老的年纪,只是因已许久未曾好好休息。徐奉安随军多年,如今已近古稀。若非的确医术精湛,又有心留守军营,他也应该归乡荣养了。

对于一位耆老之人,姜晨自不会有为难之意,伸手扶起他,“军医不必多礼。军中伤患颇多,又逢前些日大雨连连,这些将士幸有诸位照顾。天气渐冷。听闻此番粮草与棉被已一同送来,文才过来看看。”

徐军医转头扫了一眼周围伤患,即便见过生死千万,也终究流露不忍,叹息道,“将军有心了。军中兵士能遇将军,已是有幸。前些日子挽莲将军送来草药,我已用过,伤势轻些的已经离开此处,这里大多,是新来的。”

至于棉衣等物……

始终未来,恐怕,也不会来了。

徐奉安思及近来态势,终不禁劝他,“小将军,且听徐某一句。”随军多年,他经历的事情实在太多。如今态度,朝廷恐怕没有继续征战之意。

“请讲。”姜晨接过他的药箱,拿出各类草药闻了闻,相互调配之时,应了一句。

徐奉安压了压声音,“将军,朝廷恐怕不日便要召诸位回京。届时……”

恐北伐一事,将如当初,不了了之。至于功劳着重之人,恐怕更要忧心。

姜晨配药的手微顿,淡淡笑了笑,“老先生好意,在下心领。此事,不必忧心。”

事情不会那般简单,却也并不麻烦。

第185章 梁祝(十三)

若问谢琰最欣赏的, 无非是姜晨一贯从容之态。在他的身上, 谢琰似乎总能看到些父亲谢安的影子。

一样的泰然不惊。

迄今为止, 谢琰尚未见过他有何失态之举。似乎面对任何局势, 也从不忧心。这种心态,在叔父那般历经两朝风雨的老臣身上, 不足为怪。放在一个八岁童子身上,该令人称奇。可若此人是他, 谢琰又觉, 合该如此。

说他像养尊处优的王室贵胄, 他与挽莲的主从之分却不分明,说他是不谙世事因此平易近人的世家稚子, 他所知所学, 显然又不仅仅如此。书法绘画插花布阵山川地理医术杂文, 他都有所涉猎。与他相谈,不会无话可说。他并不多言, 却并不令人觉得冷淡。而当面对威胁之时, 有他相助,又令人觉得意外的安心。

或者, 对朋友而言, 他本就是个令人极为安心之人。

姜晨还不知他竟能得如此之高的评价。倘若知晓, 也终究不过一笑哂之。直面死亡, 直面多少胜于死亡之事,试问如今还有何事,能让他色变和心动。

“谢封, 此番项城之事,你莫非以为就此结束么?”语气很有些沉重。

谢琰听着谢玄三言两语,头一次因着堂兄之言,皱起眉头。

谢琰捏了捏拳头,撇过头去,“堂兄之意,琰不明白。”

谢玄见他一副不愿深谈模样,便知他并不愿放弃同窗之义,道,“北境之围已解。鸟尽弓藏。我谢氏有叔父如日中天,可过犹不及。此战之后,谢氏你我免不得急流勇退,外放一二年,至于马文才,他父亲本就是杭州太守,四品大员,加之牵涉桓氏一族……如今他挂着镇北大将之名,手中却并无虎符实权。皇帝心思,已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