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陛下心中有个白月光(153)

以当初先皇所想,扶持林家,公孙家两股势力,好在文官集团占有话语权,不让董家一家独大。

当年也确实做到了,林家,林惜香的父亲林元文是何等的惊才绝艳,一手好诗词,一手好文章,又有治世之才,林元文常常在运河边的小宅子里,和公孙里的父亲,跟先皇秉烛夜谈,足以见先皇的信任。

再之后,送公孙家远离京城,看似成了弃子,其实是远离漩涡中心,而林家却是被架到火上烤,成了董氏家族的眼中钉,肉中刺。

但是父亲是不怕的,他被先皇选择的那一刻,他就知道他要面临的是什么。

以林元文的眼力,自然看的出两个女儿性情,所以让大女儿林惜兰跟公孙家定亲,让小女儿亲近先皇的皇子祁景乾,为的就是他万一出事,给林家留条后路,不管是公孙家的照拂,还是皇子的威势,都能替林家躲过一劫。

可惜父亲还是没算到郑氏听说公孙家失势,就哭着闹着要退婚,没算到同为林家的大房,挑拨郑氏,逼着林惜香远走。

之后父亲染上疫病,尸骨在千里之外被焚烧成灰,没有遗言,没有信物,送回林家的只有一坛子骨灰。

林惜香微微抖了抖,又问道,“我爹他是董家害死的吗?”

祁景乾见林惜香已经伤心到极致,抱着林惜香轻声安抚,“不知道,查不出是不是董家动的手,那场疫病太凶了,出现的奇怪,走的也奇怪。”

也就是没有证据表明是董家的手笔,但一切来的都太奇怪了,不管是先皇还是祁景乾,恐怕都认定了是董家所为。

怪不得董家敢做出连带着几个官员,偷偷把女子送到皇宫的事,恐怕也是有恃无恐,在那番争夺中,占得了上风。

祁景乾沉声,“你爹的死,对父皇打击极大,父皇临终前,一直念叨对不起你爹。”

林惜香的泪珠已经滴下,带着哭腔道,“我爹不后悔的,他那个人,是不后悔为陛下尽忠而死。”

林惜香哭过一阵,这时心里对董家已经是刻骨铭心的恨,祁景乾安慰道,“董家当年势力虽大,现在却也不惧他们。”

这话祁景乾说的十分有底气,有父皇在前铺路,他在位三年时间,早已把董家的势力架空的差不多,毕竟他跟先皇是天子,他们若是真的有心对付一个家族,那不过是时间问题。

眼看现在董家已经是着急了,主动找上林惜香,想要林惜香进入圈套,毁了林惜香的名声,让董家嫡长女好踩着林惜香进宫。

林惜香知道现在的董家不过是殊死一搏,负隅抵抗罢了,但还是恨得牙痒痒,“他们想让什么清清白白的董家嫡长女进宫,也要看有没有那个本事。”

董家现在急着让嫡长女进宫,也是董家确实已经是强弩之末,急着跟皇帝攀上关系,但这种心思,怎么能瞒得住祁景乾。

不说祁景乾心尖尖上只有林惜香一人,就算单以祁景乾的性格,就不会容许董家这样狂妄自大的家族,凌驾在皇权之上。

在董家意图控制皇家的那一刻,基本注定是个死局。

林惜香冷笑,董家不是盼着她赶淑妃出宫,好借机指责她的品行,那就让董家看看,这场战自己到底怎么跟他们打。

第67章

林惜香既然做了决定,便一刻不会拖拉,更别说她现在心里隐隐觉得,董家跟她爹的死脱不了干系。

想到父亲的音容笑貌,林惜香心里就酸的很。

当初父亲还在,家里虽然吵吵闹闹,郑氏也刻薄的很,但有父亲在,还是不敢太过分,平常姐妹之间也是小打小闹。

大房郑氏,林老夫人,皆是笑脸相迎,父亲性格傲,但对家人却是一等一的好脾气。

曾姨娘跟父亲一生都未红过脸,若是父亲还在,曾姨娘又怎么会因为伤心过度去世,又怎么会被赶去扬州。

原来一切的根源,竟然在董家身上。

林惜香觉得有些奇妙,她回京城参加第一个宴会就是董家所办,所有的事竟然冥冥之中扣合起来。

父亲不在了,也不代表林家不能击垮董家,现在的林家,不还有她吗?

同时扬州三伯母周氏已经把收集的董家嫡长女消息,递到宫中。

周氏道,“董家嫡长女闺名叫董寄瑶,董寄瑶素有才名,是董太师都极宠爱的孙女。”

之前林惜香也知道,董家子孙众多,淑妃并不算起眼的,一直以来宫中传言要送淑妃跟孙昭仪回家,也没有董家的过来阻拦,就能看出淑妃在家中的地位。

现在所说的董寄瑶,林惜香在董家西园的时候也见过,一直跟在董太师夫人的身边,文静贤淑,是个极安静灵气的女子,看着年岁也不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