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可向迩【CP完结】(76)

作者: 四方格 阅读记录

“早。”

“锻炼去?”

“先去跑一会儿热热身。”

“你倒是一点没变,整个组只有你起那麽早,”武师傅收了拳,大笑道,“跑完来打拳,今天要学的。”

向境之点头,转身便沿着坡慢慢跑远,晨跑热身三十分钟,等他大汗淋漓地回到原位置,摄制组的人大多都起了,不是靠着树睡觉,就是互相靠着打哈欠。到程健卷着汗衫袖子从正厅出来,整组人哗啦啦一声纷纷各归各位,看得武师傅大开眼界。

“没以前好了,”他下结论,“那时候你们一个摄影师还跟着我们练剑打拳呢,现在都是小年轻,没以前的冲劲咯。”

向境之说:“刚开始麽,大家都还不适应,慢慢就好了。”

说话间,寝楼铁门后面探出一颗头,陈冬青睡眼惺忪的,裤衩底下露着两条体毛旺盛的腿,给向境之打手势:你他妈昨晚上一夜没睡?!

向境之疑问:怎麽了?

陈冬青瞪眼:你当自己二十岁呢!待会儿别昏过去了!

不就是等个电话吗,至于一晚上不睡麽,陈冬青抓破脑袋也不懂向境之图的什麽。

作者有话说:

第24章

山上风凉,但阳光耀眼,程健跟着武师傅耍了半套拳就告歇,往鼻梁架上一副太阳镜,走到镜头后面瞧成品。他嘴里嚼着树叶子,耳朵嗡嗡地响,后面有两个随行助理不停地叽里咕噜,有时说着说着还要笑出声音。

他居然不知道自己组里有这麽聒噪的人:“好看啊?”

其中一位女助理昨晚咳嗽了一夜,白天为防传染戴了口罩,时而娇俏地捂嘴笑,她正和伙伴聊到“向境之的身段”,突然见导演回头,眼神隔着两块棕色镜片都显得阴阴的,忙变了脸色摇头道歉,拉着人赶紧跑了。

陈冬青啃着一根黄瓜从阴凉地里走来,嘲笑他是狗脾气:“人不都得有个适应过程啊,他们第一次见向境之,好奇怎麽了,偷懒怎麽了,你就不能好好说话,非得把人骂哭才痛快?”

他说得轻巧又幸灾乐祸,遭程健瞥一眼,接着吊在下面的半截黄瓜被一把掐走,始作俑者面露不屑:“对啊,我就痛快,怎麽样。”

程健是市井出身,搞电影之前混的是黑社会。他十二岁出道,那时手里握的不是课本或摄像机,而是半米和一米长的砍刀。据一些狐朋狗友说,那帮派到今天还有十来个兄弟挂着名头,但多是些辍了学成天无所事事的小流氓,上不了台面,帮派也早没了当初的神气。而他那时候能冒头混出个名号,全赖眼光毒辣,从一群贼眉鼠眼的小喽啰里找着一双狐狸眼认老大,下了几年赌注,走也走得潇洒。

算上今年,程健入行已有将近四十个年头,随着年纪渐长,他奖捧的是一座接着一座,在协会的资历也愈加深厚。常言说树大招风,这行里的深深浅浅他看在眼里,必要的逢场作戏,余下的只当笑话,他明面易怒蛮横,实际很会做人,懂得五斗米的重要性,偶尔也能瞧瞧月亮,倒是处得游刃有余。一个人吃得开,至少说明他识时务,像程健这样的,就连上头的人碰上了,也得似真心又似假意地喊他一声“程导”。

不过常有人在背后笑他,说这程导长的只是年纪,老一辈该有的稳重自持却是一点儿没学来,平日还好说,一旦碰上事就像烧了屁股的猩猩,哪管对方来的路子,先骂上一通消气才是正理。要是碰上个同样的暴脾气,更是越吵越来劲,偏偏不动手,只耍嘴皮子,不骂到对方羞愧垂首这事不完。

比如畲山训练的第二天中午,他就碰上个势均力敌的对手。

程健新片题材为武侠动作,背景设定于民国初期,以南北两大拳手的三次交锋为引线,俯视一回诸多名门被灭,江湖不再的时代动乱。因导演本人惯常斤斤计较,吹毛求疵,试镜招募前,宣传单上挂着一行字:有意愿者请自行空出档期,等待通知,谢谢。

这温馨提示堵得一众想混个眼熟的演员哑口无言,最后定角,一查各自身份,两位新人,十来位御用龙套,剩下的除了影帝向境之和其他两位知名老戏骨,剩下的多是圈里低调勤恳的无名演员,有一位甚至特意从海外归来,和程健商谈整整三天,最终拿下南拳宗师韩晨光大弟子一角。

因南北拳术有异,拳师分于各地,整个剧组训练统共分成三队人马,有的,例如向境之的“南组”,除了一小拨人尚未到位,其他基本已经步入正轨,余下两组还在赶往目的地的路上。但中午副导演的一通电话打来,轻易就叫程健的好心情一下变成火冒三丈。

副导演蹲在提醒封路的指示牌前踢石子,听电话里程健不要钱似的直爆粗口,好不容易能插上话,他一句都没讲完呢,程健叫嚷着让他们赶紧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