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一样的食神[重生](333)

江天华推了推自己的金色眼镜框, 一脸斯文败类的样子。

赵安也想不通为什么短短几年, 就把那个害怕室友把自己遗忘, 然后在寝室走廊读书的单纯学霸, 变成了如今这个明骚青年。

“赵小八, 你不说清楚这件事,你就死定了。”

郭凯还在一旁嚷嚷, 这几年来郭凯的性格倒是丝毫没有变化。

“我想让你们帮我收集一点资料,之后我去灯塔国可能需要用。”

于是赵安把自己所要查的资料内容告诉了二人,听完后郭凯说道:

“你对这件事有把握吗?华夏政府不至于让一入世就吃这么大一个亏吧。如如果辛辛苦苦做了那么多准备, 结果什么都没发生岂不是很尴尬吗?”

这也不怪郭凯有些怀疑,毕竟赵安说得这件事影响面太大了。他读了那么多金融史,有一种历史就在自己面前的感觉,任何人都会不确信。

“我也希望我的猜测都是假的,但多准一点准备总没有错。就算对方没有心怀恶意,足够多的资料也可以在谈判的时候,占点优势。”

“这件事也太麻烦了吧。你多久需要这些资料?”

江天华开口询问。

“我也不清楚具体出发的时间,但我估计不超过半个月。所以最好在五天之内把材料整理出来,我还需要去筹备资金,我估计国家可能不会给我提供管那么多贷款,而且这件事想要瞒住对方,还不能走国家路线。”

算了算赵安所需要的资料,这完全就是一份行业报告,而且还是规格最高那种报告,江天华说:

“只能说尽量吧,我们三个人太少了。”

赵安也知道这件事的工作量有多大,但做这件事必须要有足够的金融素养与知识背景,同时还得是赵安信得过的人,算下来周围还没几个人。

看来要招纳一批金融方面的人才了,随着公司越来越大,需要的人才也越来越多样。

在资本市场,金融手段与工具绝对是市场战争中的利器。

不过这些事都太遥远了,赵安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说道:

“老五啊,这次就看你了,你平时看了那么多书,写了那么多论文,到底有没有用就看现在了啊。”

“呵呵”

江天华给了赵安一个白眼,然后便开始投入资料收集的状态。

而一旁的郭凯则偷偷拿出手机,快速输入一段话后,点击了群发。

十年之后的网络时代,想查一篇论文,查阅相关资料,只要打开网络就可以了,这在2001年可不敢想象。

华夏学者未来使用最多的知网,1999年才出现。此时知网收录的期刊数量相当少,更别说99年之前的资料、世界范围内的前沿资料。

真正想要做研究、查阅资料,还是要从茫茫的纸质资料中去寻找,而P大的图书馆无疑是目前华夏资料最全的图书馆之一,另外两所当让是T大和国家图书馆。

满满当当的书柜,上面摆满了各类书籍。在没有计算机帮忙查询的情况下,想要找图书馆中寻找到需要的书籍,那也是一种本事。

华夏历史上从图书馆走出来的大人物可不少,从李聃到华夏国家的奠基者,曾经可都是图书管理员。

还好学霸江天华的功力也不差,很快就找到几本相关的专著,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而已。

专著之间经常互相引用,找到一本专注,再看看书本后的引注表,就有无数的专著在等着你。

江天华知道这是个琐碎的工程,只能抽丝剥茧、逐步击破。

另一边郭凯和赵安也没有闲着,有江天华负责专著的事情,两人便主要专注于论文方面。

相对于专著而言,论文的时效性更强,有助于让赵安了解国际和华夏农业统计情况。

郭凯虽然一直在准备雅思,但也恰恰代表着郭凯的英语很一般。所以他主要负责中文期刊。

核心刊物就有数十种,少说要查阅最近几年的所有期刊,哪怕可以通过目录进行初步筛选,工作量也很庞大。

不过作为97年就考上P大的人,郭凯的专业素养绝对不差,能够很快锁定了不少相关论文。

而赵安则来到外文期刊阅览室,这绝对是大部分人写论文是最痛苦的时候——查阅外文资料。

还好赵安的英语能力完全不逊色于母语学者,能轻易驾驭这些期刊。

至于外文文献,在P大也不够齐全,不如中文期刊那样丰富。赵安只能选择通过期刊反过来查询专著,这同样是个浩瀚的工程。

赵安揉了揉眼睛,他觉得自己已经很久没有看过这么多的学术资料了。如果不是之前写“退税建议”的经历,恐怕赵安也撑不住。

揉了揉有些发胀的眼睛,赵安准备继续战斗,背后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