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洪荒同人)重生2000年当学霸(508)

“林锦麒,高中阶段就是国际数奥和国际物奥的双料冠军,特别是数奥是满分冠军,物奥则是当年的最高分。而且他在高考的时候,还史无前例地考取了满分。因为清华那边同意他自由选择专业,所以就没来我们北大了。”说到这里,大侯还有点小遗憾。“不过这小子也没有在清华念几年书,这不就来到普林斯顿大学了么?他现在在《数学年报》有两篇重量级的论文,可以说,现在回国基本是国内一流大学随便挑了。而且他还在《计算机与应用数学期刊》上有篇关于梅森素数算法的论文,在我们计算机领域里也是打出了一片江山。他今天主讲的论文是关于孪生素数分布问题的弱化版证明,虽然没有彻底解决孪生素数问题,但是很多数学界的人士认为他应该最有可能解决‘孪生素数分布问题’和‘哥德巴赫猜想’的学者之一。”

“‘哥德巴赫猜想’?就是陈景润先生的那个‘哥德巴赫猜想’?”彭多丽现在有些吃惊了。

国内喜欢研究基础数学的人可能不多,但是知道“哥德巴赫猜想”的人却大有人在。毕竟当年陈景润凭借着证明了“1+2”问题成为最接近“哥德巴赫猜想”破解者身份的记录到现在还没有人打破。可以说,哥德巴赫猜想因为陈景润就成了国人最关注的数学问题。

“如果他真的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那他在国内的学术地位简直是不可动摇啊!”

“岂止是国内学术地位不可动摇,他在国际数学界的地位基本就是巅峰了。”大侯说道,“除非有人证明了‘黎曼猜想’,否则21世纪的数学大神就是他!而且哥德巴赫猜想和黎曼猜想又关联紧密,很多数学家认为如果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那么黎曼猜想就是下一道即将攻破的数学难题。如果我们的这位林锦麒小学弟如果再接再厉地解决了黎曼猜想,那他就不是在21世纪这个时间范畴内封神了。我们必须将他和高斯这群上古数学大神并列,从此以后成为数学殿堂里享受万世膜拜的‘顶级神’了。啧啧,想想我都全身哆嗦啊!”

听完大侯的介绍之后,彭多丽忽然意识到自己可能真的踩中一个大新闻了。她连忙嘱咐老赵将与会的几位大拿拍入镜头,然后就在媒体位准备拍摄这次讲座。彭多丽觉得讲座之后还要采访下这些平素极少露面的专家学者,然后看看能不能约到对林锦麒的专访。

林锦麒的讲座是准时开始,在萨奈克教授的串讲之后,林锦麒就登台讲解自己的论文。一些非普林斯顿大学的学者虽然知道普林斯顿大学这次出了一个年轻的学者,但是看到林锦麒的样子之后才惊讶这个“年轻学者”还真的很年轻呢。林锦麒本身年纪就不大,再加上西方人看东方人都很容易看小,所以不少西方学者都以为林锦麒还是高中生的年纪而已。一想到普林斯顿大学捞到如此有潜力的年轻学者,好几所大学的教授就内心开始痛。

理科研究和文科研究不同,理科研究是非常讲究“天赋”的,所以越是年轻的学者越容易出成果。基本上过了40岁的理科学者在学界就被认为是“老”了,通常就不会再出什么大成果,以后就是在总结自己经验的前提下看能不能有啥查漏补缺的发现。但是文科学者就不同,40岁的文科学者放在学界还属于“嘴上无毛”的阶段,还得乖乖跟在导师身后学习呢。

按照这帮子教授专家的估计,林锦麒现在就开始出成果,那就意味着他的研究高峰期至少还能持续20年左右。一个还能研究20年的学者,只要别出意外,这基本就是封神的节奏啊!联想到普林斯顿大学能出一个“神级”的学者,其他大学的教授已经恨不得变成柠檬精酸死算了。

林锦麒在讲解论文的时候并没有全部着重在论文本身上,毕竟来参加讲座的学者都或多或少过自己的论文了,自己再详解论文也是浪费大家的时间。林锦麒主要是讲解自己在证明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以及对后续证明的一些猜测。林锦麒倒是不在乎有人沿着自己的道路比自己更早地证明孪生素数分部问题,因为只要是沿着自己的道路往后走,那么他的研究成功就必然要加上自己的名字。若是害怕别人抢先,那样的敝帚自珍只会耽误整个基础数学研究的前进。

林锦麒不是那么小气的人,特别是作为一个想成为大师的学者来说,这点虚怀若谷的风度偶没有,谁会承认你是“大师”?就算你真的因为杰出贡献被历史承认为大师,但你所做过的那些事情也会成为你大师门面上永远擦不干净的污点。尽管后人会“为尊者讳”,可凡走过必留下痕迹,你又能骗过多少人呢?牛顿虽然在当时“讨伐”莱布尼茨成功,但历史最后还是记下了牛顿这一笔,以至于后世有不少人认为牛顿的“人品”有问题;而爱迪生对特斯拉的迫害更让爱迪生一世英名全毁,连个“大师”的称号都被不少人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