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凤凰女苏晓晓的美丽人生(7)

作者: 敏懿 阅读记录

爸爸也不差,铁路职工,旱涝保收,待遇不错,在那个时代也算高收入的铁饭碗了。

按说两口子待遇都不差,收入也尚可,晓晓的家境在这个城乡结合的县城,也算中高收入家庭。

虽谈不上大富大贵,锦衣玉食,但也算过得去,衣食无忧。

可晓晓从小到大在这个家里,却过得相当不如意,这个家庭留给她的记忆并不愉快。

晓晓的悲哀就在于她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哥哥!这是晓晓从小最讨厌的一个词。

农村出生的妈妈靠本事考上师范,出来后当了公务员,但骨子里面重男轻女的思想却根深蒂固。

在她眼中,女儿永远是赔钱货,她甚至完全不介意,在晓晓面前频频说出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这种话。

晓晓从记事起,从来没有看过母亲对自己展露过笑脸,母亲的笑脸永远是给哥哥的。

家里吃的,用的,最好的永远都是给哥哥。

对母亲来说,晓晓只是一个寄养在家里,以后始终要出去的外人。

对于外人,农村出生的母亲现实又斤斤计较,付出太多是要吃亏的。

这古话一直说“养儿防老”,什么时候轮到女儿对父母好?

嫁给人家就是人家的人,自然能少花钱就少花钱。

而爸爸,晓晓冷笑一声,在她记忆中,从来没有看过爸爸清醒的时候。

他总是在烟酒中混着他的日子,享受他的人生。

他对这个家庭唯一的义务,就是每个月交那几百块工资,作为抚养两个孩子长大的生活费。

小的时候,晓晓很害怕他,因为每当他喝饱了酒,被她那战斗力爆表,语气尖刻的母亲嘲讽时。

他总要发发酒疯,砸砸东西,要不拿孩子出出气。

那个时候,晓晓总是恨不得让自己本就单薄的身体变得更小,缩到他找不到的角落去。

直到成年后,晓晓每每忆及那个时候的恐惧,还是会忍不住发抖。

她那喝得满脸通红,眼睛里遍布血丝的父亲。

一边咆哮,一边砸着东西,指着晓晓,威胁她那冷眼旁观的母亲:“你再说一句废话,我就掐死她,大家一起死。”

晓晓惊恐万分,幼小的眼中满是恐惧,希望她的母亲能保护她,能抱着她。

可母亲从来没有这样做过。

她管不住她的嘴,她总要争一个是非,女儿从来不是重要的人,威胁不了她。

她薄薄的嘴唇中怨毒的话一句不少,该吐多少吐多少。

到了后面,晓晓从害怕到绝望到坚强到冷漠,最后终于变成了厌恶。

严格说来,晓晓爸妈的婚姻完全谈不上所谓的幸福。

按照她妈的说法,这叫搭伙求财,晓晓的妈妈出自农村,为了能跳出农门,很是拼搏。

几经蹉跎,好不容易考上师范,有了正经工作后,年龄也不小了。

有了二十九,在那个时代算得上老姑娘了,没有多少资本挑选家世背景更好的男子。

只好嫁了工作尚可,家境贫困,长得不错,一大堆负担的爸爸。

而爸爸,因为家境贫困,只好娶了农村出生,工作不错,大了他四岁的妈妈。

这种典型的搭伙求财的婚姻,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幸福。

相反,随着晓晓的出生,变得更加狗血,一地鸡毛。

据晓晓妈妈讲,晓晓是一个意外,因为是二胎,在那个特殊年代是要被咔嚓掉的所在。

但因为妈妈自己分析,看反应估计又是一个大胖小子。

妈妈咬咬牙,本着儿子越多越好的精神。

跑到晓晓爸爸的老家躲了半年,硬生生让爸爸少了一级工资,生了晓晓。

晓晓生下来,让她大失所望,总觉得吃了亏,上了当,为个赔钱货损失工资,实在不划算。

最让她不忿的是,在晓晓奶奶家坐月子时,受到了婆婆的轻视和慢待。

得了一身的月子病,她奈何不了晓晓的奶奶,就把气都撒到了晓晓身上。

每当她有个头疼脑热,关节腰腿疼什么的毛病发作时,就破口大骂晓晓。

这个时候也是晓晓最难过的时候,因为这个原因,晓晓成了全家最被嫌弃的人。

小时候,她还不懂这个道理,小小的女孩,眼中闪动中天真的光。

总是努力挤出一丝笑容,怯怯地讨好父母。

小心翼翼地说话,做事,生怕一个不小心,又惹得一顿怒骂,暴揍。

可随着年龄的增大,晓晓终于明白,她改变不了任何事。

她遭受的一切待遇,受到的一切不公平都源于她是女孩,无论怎么做,父母对她的方式都不会改变。

记忆中发生的一幕幕,晓晓早就已经心死了。

记得晓晓上小学的时候,成绩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