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听说武安君他不得好死(166)

作者: 莲子百合糖 阅读记录

屈匄挥剑砍下臂中箭矢,高呼:“鸣金收兵!南撤!南撤!”

第79章

巫山南麓,江水奔涌, 自巴蜀进入楚国境内。茂密绿影山阴之中, 忽地天边一点白影从东北方向而来,在枝桠旁轻绕两圈,直直一头钻入那苍茫绿意之中。山林深处, 近百艘庞大战船沿着江水北岸一路排开去, 船身上皆涂满绿漆, 拱卫着正中的十数艘楼船战舰, 战船周围无数先登舟、赤马舟并行环绕,再往外,斥候船在江面来来往往,一直蔓延到巫山的另一侧。

树叶微动,主战船上的轻弩机当即转向,箭矢直指那点白影,追着它由远及近,待到看清是一只通体雪白的信鸽, 这才将箭头调转开去。白鸽落在船头凭栏之上, 战船内当即走出一个身着黑衫的军吏,将那白鸽捉住, 快步朝战船船舱走去。

军吏手握信鸽,大步迈入船身二层庐室,快步走到窗下木案前头,将手中信鸽奉上,“将军, 信来了。”

楚叔闻声,从军吏手中信鸽脚上取下信管。军吏诺声捧着信鸽出去,楚叔只转身将手中信管挑开,取出布条交给蒋泊宁。蒋泊宁展开信条,扫了几眼,眉头蹙得更紧,红唇抿起,只将布条攥在手中一言不发。

“还没有动静?”

蒋泊宁指尖夹着手中布条,贴进案上油灯,火焰吞噬布条,转眼化为灰烬。蒋泊宁转身看向楚叔,摇摇头说道:“仲夏时丹阳之战,楚军主力退守汉水,北有邓城,南有鄢城,东西是三澨山和荆山,守城不出,我们确实没有办法。”

楚叔沉吟半晌,按着手中长剑在屋内踱步,说道:“斥候回报,楚国王师其余兵力悉数被调向东境,没有援军来,楚军不会出城。”

“是了。北方是秦军,南方是震怒的楚国朝廷,若我是屈匄,我也会先固守不动,等着秦军先等不及了,有了战果再回朝。”蒋泊宁走到屋内地图前头,看着上头楚国的云梦大泽,“丹阳大战之后,东面齐军攻破楚国钟离,直压江南;北面韩魏两国联军,如今也夺下了召陵、上蔡、陈城、焦城这些边境城池。大半国境陷入战火,屈匄若是要等援军,只怕是这辈子也等不来。”

楚叔走到蒋泊宁身侧,目光直视地图上头的汉水领域,长叹一口气,双手背在身后,“熬了足足三个多月,十一万楚军,加上邓城和鄢城两城的百姓,也该将余粮吃完了。这么多日闭锁城门不出,相比城内已经如同热锅滚油,炼狱一般。”楚叔侧脸看向蒋泊宁,沉声说道:“该是时候了。”

蒋泊宁伸出手,点上地图上那江水岸边的“夷陵”二字,颔首道:“好,是时候出发了。”

楚叔嗯了一声,转身大步迈出庐室,对外头候着的裨将下令:“拔锚开船,下夷陵!”

话音刚落,主战楼船上号角响起,战船舟队后石锚纷纷离水收入船舱,船下橹板摆动,两侧船桨齐拍,催着船队顺着江水掠过巫山山脚。楼船前头百里开外的河道上,斥候舟先行探路,赤马舟与先登舟交叠随行,直直往楚国夷陵而去。

此刻的楚国的夷陵王墓,正在掩映在仲秋绿荫之下。夷陵群山,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山峰之中,从楚国的第一任国君熊绎,到上一任国君楚威王,每一任楚国国君,都在此安眠,受松柏相伴,守护着楚国的子子孙孙,到今日,已经过了七百多个春秋。

楚国夷陵向来是王家圈地,方圆百里无一座城池,唯有夷陵外江水边上的一座守陵城堡,只有楚国国君直属的守陵军队驻扎,不过数百人,只轮流换岗守护王陵。七百多年,战火从未蔓延到楚国夷陵脚下,守陵军队只以为,这一日,也该如过往的岁月一般宁静。月沉西山,船队打西方江水上游下来时,守陵军队还只以为是楚国边境居民的渔船,正想登舟驱赶,却见那船如同水上飞马,直直朝着守陵城堡疾驰而来。

漫天星光,照耀着松柏夷陵。星光之下,如同暴风雨将至,黑色秦军步卒乌云一般,随着先登战船冲上夷陵河滩,只听刀兵铿锵作响,流矢沉声没入楚军犀甲。守陵城堡后,城门微开,数骑战马飞出,还未跑出十里,便被后头追上来的秦国赤马舟在水路堵截。赤马舟引着三艘楼船拦江堵截,将夷陵水路陆路的信使,但有浮头,尽数射杀。长夜未过,夷陵城堡之中,早已是一片黑甲黑胄。

破晓将至,楼船开进夷陵群山之间,停靠在江水岸边,楼船上秦兵纷纷下船,将战船上运载的一桶桶火油尽数搬运上山,倾倒在山头王陵之外,待到火油被搬运一空,楼船吃水都明显变浅。

主战船船头甲板之上,蒋泊宁匆匆走到楚叔身侧,朗声道:“报信疾舟已经备好,三成顺流逼近郢都,七成爬上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