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凰梦(714)

作者: 短歌夏商 阅读记录

不久之后,宇文阐薨逝,年仅九岁。

杨坚听到消息,佯做震惊,为他举办了隆重的葬礼,谥号为静,葬在了恭陵。

宇文氏处决,杨坚竟是亲自去了刑场。

这种场景,鱼庆则会去,杨惠会去,杨素自然也会跟着去。

朝臣们都去了,只有高熲,独自一人留在了皇宫。

我身子不爽,杨坚心疼。况且他也不愿我去看这血腥的场面,便就让我留在了宫里。

往日里我与杨坚一同住在天台,他从不吝啬与我分享朝政大事,也从不计较我参与决策。

渐渐的,越来越多的事情,都是我们两个商量着办,我也便就分不清哪些决策是他做出的,而哪些决策是我做出的。

我对这样的方式很是满意,感觉我们两个越发是一体的,无人可将我们分开。

然而,我心里仍是有疙瘩,有些我对他说不出的话。

既是知道高熲也在,便就将他召来了天台。

我正着手拟定妇官制度,蹙眉冥思着,手中的毛笔沾满了墨汁,高熲便随着海秀而入。

“臣高熲见过娘娘。”

高熲恭谨的向我行礼,而我虽然表面无异,心中却觉得越发的疏离。

我见状放下笔,抬手让宫人们都下去。

海秀给高熲添置了蒲团,也随着宫人一同退下。

我微微一笑,道

“需要如此慎重么?”

当年的他如此洒脱,从不介意规矩、门第,刚回京之时,他甚至不愿意书法,平日里带着一个酒罐子,长发用丝带随意一绑,显得颇有风骨,好似传说中潇洒的竹林七贤。

可是自从他与杨坚共事以来,不知不觉的,便就变得越发的拘谨与冷静,凡是谨小慎微,谨言慎行。

这分明不是他,想必也不是他喜欢的模样。

我道

“在我面前,你就昭玄,你我不是君臣,不必如此。”

“娘娘还是慎重为好。”

高熲看了我一眼,淡淡的说。

“你是怕我们太过亲密,皇上怪罪么?”我问。

“是。”高熲道

“皇上心里所想,不是臣所能猜度,因此为了以防万一,还是谨慎些好。”

“昭玄啊!”我心中有愤恨,不由得道

“如今皇上在刑场,根本不会留意这里,更何况,你当我手下的黑衣真的是徒有虚名吗?”

“娘娘,臣以为谨言慎行终是错不了。臣不敢冒险,毕竟天子之怒,无人可以承受。”高熲道。

“好……好!”

我无奈,没想到高熲也有如此固执的一面。

叹了口气,端起茶杯灌了口茶。

他的表现,让我也没了闲聊的兴致,于是也不在浪费时间,直接了当的问道

“前几日,少内史崔仲方曾上奏要求皇上废除周六宫,恢复汉制。皇上也下诏让你们拟定制度,上报皇上审阅。你们研究的如何了?”

高熲见我问正事,表情也严肃了许多。

他对我作揖,而后到

“恢复汉制之事是当慎重,臣等沿袭了汉制,却又加以融会贯通。汉时为三公九卿之制,其中三公即为丞相、太尉以及御史大夫。然而皇上以为,三公独掌大权,便如王莽篡汉一般,易混乱朝纲,导致朝堂崩坏。臣等深以为然,因此拟罢三公府僚,为以虚衔,当为封赏之用。同理三师之太师、太傅、太保同为封赏之虚衔之用。后汉三国时期,设尚书台、内史及门下省,臣等以为可以沿用。其中,内史省臣等拟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然皇上认为内史省同样权利过大,因此臣等认为可将门下省与内史省并列同掌机要,共议国事。除此之外,门下省要负责审查诏令,签署奏章,同样有封驳之权。即为,内史省商议机要,拟定政策,送门下省审阅批复,诏令才可执行。至于尚书台,臣等以为,可专职负责管理九卿之要务,负责掌典百官。除此之外,臣等以为,还可另立秘书省与内侍省。秘书省来自南梁,即负责掌国之典籍。而内侍省,则掌侍帝后,管理宫闱之事。暂且如此,不知娘娘以为如何?”

“这些本宫也有所耳闻,其中意见,本宫与皇上所想无异。只是这尚书台之位,掌管百官,实则最为权重,你们如何拟定?”我问道。

“暂拟设尚书令一人,左右仆射各一人,掌统理九卿,为令之贰,令阙则总省事,劾御史纠不当者。其下,设左丞一人,右丞一人……”

“好,”不等高熲说完,我冷声阻止,一只手撑着下巴,蹙眉冥思,不发一言。

高熲看着我捉摸不透的样子,似是想关心,却最终压下了心间的疑虑。

半晌,我抬起头,问道

“这尚书令,若是任命,岂非将朝堂百官生杀大权尽数握在手中了?那……皇上还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