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喂他!(180)

作者: 醉折枝 阅读记录

“……然后呢?”李琢期没忍住,问了一句,旋即住嘴,小心地看向李承儆,又迅速低头。

李承儆还是头一回被李齐慎这么忽略,本来想发怒,看见李琢期的样子,一阵心烦,反倒错过了打断的机会。

“退守潼关。”李齐慎瞥了李琢期一眼,没把他放在心上,“潼关易守难攻,是块硬骨头,又是直通长安的咽喉,叛军不可能放弃。只要能在潼关拖住叛军,等朔方军绕到后方,胜算至少七成。”

“守潼关是你想的那么容易的吗?”这番话李承儆还是能听懂的,他仅存的理智告诉他,这个法子或许可行,但他不能接受破局的法子是李齐慎提出来的。他彻底恼了,一拍扶手,“那让你去,你能守住潼关吗?!”

李齐慎没立刻回答。

李琢期当然也不敢说话,捏着一把汗,指甲几乎要刺入掌心。

没等到回答,李承儆以为李齐慎是怂了,又稍微舒服点,能装一回慈父:“行了,姑且算是有想法,但你知道个什么?回去好好……”

“我能。”李齐慎忽然开口,看着座上既不像君也不似父的男人,语气清淡,“潼关现在应当有三万人,算上快撤到潼关的天策军,足够了。”

李琢期猛地抬头,诧异地看向李齐慎,看清的瞬间心下更惊。

从神色到语气,李齐慎是一色的平静,不像是在谈论要押上命的事,倒像是午后闲谈,信手拈来的一个趣谈。李承儆不可能松口,以他那种刚愎自用的性子,绝不会容许儿子压自己一头,就算是可行的想法,也不会答应,何况现在局势紧张,李承儆身子又不济,比以往更容易发怒,一怒之下杀人也不是没可能。

但是李齐慎定定地看着李承儆,眉眼间云淡风轻,准备好了迎接来自皇帝的怒火,简直有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悲壮。

李琢期忽然发现,其实他是不敢像弟弟这样,抬头直视阿耶的。

“行,你守。”李承儆倒是没立刻发作,冷哼一声,“然后呢,只凭朔方军?”

“不,还有天德军。”李齐慎说,“朔方军前去范阳,中途可与天德军汇合。宁王骁勇善战,刚好能做先锋。”

他看着李承儆,李承儆同样看着他,脑中忽然不受控地想起了丹华大长公主。当年平兴皇帝去得太急,朝中有些动荡,还是丹华大长公主一力扶着他坐上皇位,之后又佐政,一直到她也急病而去。

但是这个容颜冰冷的姑母极度厌恶他,李承儆登基那年已经是而立之年,丹华大长公主依旧毫不留情,冷酷决绝地告诉他:“但凡阿彻能回长安,但凡连珠有别的儿子,但凡我有个能扶得起来的侄孙,我绝不会选你!”

看着座下姿容冷丽的儿子,李承儆有种难以掩饰的恐慌,好像这个“扶得起来的侄孙”终于出现了。

李齐慎的长相随了李氏皇族的好相貌,并不像慕容飞雀那样是高鼻深目的鲜卑样貌,但也不怎么像李承儆,他的漂亮是冷的,让人联想到丹华大长公主。他还擅乐,在教坊里能编排乐舞,李承儆偶然听见过一生都在宫里的老女官提起李齐慎,说他的背影肖似少时的平兴皇帝,一晃眼还以为是故人魂归。

时隔多年,李承儆在儿子身上看见了祖父、父亲、姑母的影子,这个儿子还刚满二十岁,正是最华彩的年纪,提出的想法寥寥几句就动摇了他坚守大半辈子的根基。儿子这么年轻,有的是力气,可做父亲的已经老了,近来走几段长路都觉得精力不济,坐下喝茶时连手都在抖。

李承儆一阵慌乱,率先做出的反应是喊了掌案太监:“冯延!”

“臣在。”冯延上前一步,毕恭毕敬地行礼。

“雁阳郡王擅闯紫宸殿,胡言乱语,恐是发了癔症。以防伤人伤己,今日起禁足在府内,再差人仔细看顾。”李承儆说,“去办吧。”

李齐慎显然很正常,条理分明神思清楚,真要说癔症,反倒是李承儆比较像发病的那个。李琢期又惊又恐,又不敢开口阻拦,一口气堵在喉咙里,憋得他额上渗出细细的冷汗。

冯延则冷静得多,面无表情地上前,向着李齐慎示意:“郡王,请吧。”

李齐慎倒是无所谓,他想的那么多,以郡王的身份,全是没法做的事,这一趟进宫纯粹是抱着那么点幻想,想着到了这个地步,李承儆或许能听进去一点。但李承儆证明他到死都听不得别人一句话,李齐慎原本做好了死在这事儿上的准备,如今只是禁足,算起来倒是他赚了。

该说的都说了,能做的都做了,他问心无愧,视线扫过李承儆和李琢期,最后落到冯延身上,居然还能笑一下:“好。”

上一篇:不负黎民不负卿 下一篇:痞子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