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秀才遇上兵(152)

许宁道:“陈韬性急躁,少智,又极为忠心。江元修出事,他肯定第一个坐不住。就算有隋英那个智囊坐镇上庸,也绝计拦不住陈韬。陈韬一走,上庸和走马驿的僵局自可迎刃而解。”

刘瑭点头应和:“许将军所言甚是。林将军已经拿下西关岭,察汗已死,睿王身后有西关岭支持,无论战局如何变化,都不会伤筋动骨。眼下最要紧的反而是洪关。”

“自林将军袭取泾阳,睿王重夺西北之后,周广陵便龟缩不出,一直在窥探时局,只做对自己有利的事。但此人乃北秦名将,征战多年,少有败绩。此次在洪关接连折损兵马,此仇若不报,势必有损周家军声威。周广陵爱惜羽毛,是不会给自己留下这样的污点的。”

“此前江元修困守上庸不出,霍青寒镇守贺州,亦无动作,他纵然有心打下洪关,也要多方权衡。周广陵可是个老狐狸,他手底下十万大军,入潼山以来,才堪堪折损三万余众,足见此人十足的小心眼儿。”

赵远冷冷一笑:“依我看,周广陵鲜有败绩,只是因为他胆小如鼠,酷爱在夹缝中求生。说的是好听,但他一把年纪,却仍是个二流将军,周家在北秦一众将门中也是庸碌之辈,不值一提。不过是十万大军听着唬人罢了。若真论起来,还不如霍青寒手底下三万铁骑。”

许宁道:“话虽如此,但洪关的守备大家清楚,区区五千守军,周广陵若一心拿下洪关,单靠人海战术,碾也将洪关给碾死了。他固然占着小春城,又驻兵潼山以据雍州,但手头上能发动的兵马仍有三万余众。据斥候战报,周广陵派出的先头部队就有一万之众,足见他攻下洪关的决心。”

“上一次傅先生守洪关,一是石振轻敌,二是出其不意,三是花样百出的守城策略。而石振经过上一次的惨败,自然不会再轻易上当,如此一来,守卫洪关只会更加艰难。”

众将皆点头赞同。

洪关虽小,却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当初周广陵打洪关,是要西进与霍青寒合兵。而此次他们改变策略,欲北上打雍,济,彭三州,从东,西两侧形成合围之势。那么攻下洪关,便可沿苍云山脉进军,奇袭彭州。当然前提是霍青寒能够成功打下凉州,占据月牙岭。如此一来,被夹在中间的雍,济二州,自可轻而易举的攻下。

蒲州,泾阳,临江一线全部在自己手中,所以灵州相对稳固。但灵州最大的致命伤便是守备空虚。前灵州守将孟忠折损兵马过半,致使灵州元气大伤。后又收服泾阳,甘宁道一线,皆由灵州军分兵镇守。

诺大的灵州城,算上后来赵远带来的八千人,也不过区区两万五千。除却守城军,以及镇守盘龙谷碾子崖的军队,想要援救洪关,则势必动用灵州主力军队。

所谓局势瞬息万变,所有的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尤其灵州如此重城,一旦兵力空虚,谁知道会不会出现什么不可挽回的后果。更别说,灵州是他们的根基,城内屯粮无数,一旦有失,后果不堪设想。

但霍青寒出兵凉州,却围而不攻,这就值得众人仔细品味了。

有人主张可以率主力军出城,有人则反对,一时之间,争论不下。

所有人都齐齐看着裴绍,作为灵州第一指挥官,在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要以裴将军的指令为准。

沉默间,有军士来报:洪关示警。

议事厅内又一次陷入沉默。

裴绍抬起头来,鹰隼般的眼睛扫视在场众将,最后将视线落在许宁身上,道:“许将军率军一万,援救洪关。”

刘瑭眉头微蹙:“裴将军,三思啊。霍青寒可不是省油的灯,他在贺州沉寂许久,只怕等的就是这一刻。灵州的弱点就在兵少,蒲州亦是如此。霍青寒与常德合兵一处,兵马众多,我们不得不防。”

裴绍道:“霍青寒围凉州而不攻,就是在给我们一个信号。正如刘将军所说,霍青寒足智多谋,年纪轻轻就能独领大军,入我南楚以来,不仅打了漂亮仗,将西北收入囊中。在我南楚军收复失地之时,又能准确判断局势,以最小的牺牲获得最大的利益。”

“北秦三路大军,江,霍,周。认真算起来,江元修折损兵马最多,周广陵虽保全实力,但除了小春城外,未立寸功。唯独霍青寒,扫平西北,坚守贺州,是此次北秦众将中最有能力的一个。虽在泾阳折损兵将,致使西北战线溃败,但事到如今,三路大军中,霍青寒仍是实力最强的一个。”

“他若有心征战,早在察汗出动时,他便会想方设法攻下凉州及月牙岭,再率军回援,攻蒲州,将兵力集中在彭州,等待与周广陵合兵。北秦若想翻盘,这是唯一快速制胜的战术。”

上一篇:大唐出使团 下一篇:黑龙他不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