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女配的女儿(177)

这事瞒得紧,对外不露风声。

德妃的话将众人的心都吊起来,鼻眼观心的装模作样,实则都在静等着陛下的话。皇帝面上看不出什么意思,眼神却是有几分玩味。

“论年岁,倒是和瞻儿相仿,不知楚爱卿意下如何?”

楚夜行顾不上失仪,也不管陛下是不是会动怒,当下往前一步,“陛下,臣的女儿自幼失怙,又在山野长大,怕是不堪配与皇孙们。”

陛下面色顿时有些不虞,深不可测的眼神隐隐带了一丝怒气,重重地冷哼一声。皇家威严不允许任何人质疑,还从来没有臣子敢拒皇子皇孙的提亲。

锦城公主心下一急,忙道:“父皇息怒,楚国公不会说话。昨儿个夜里,儿臣还与他说起将来之事。儿臣身体不好,恐无法替楚国公府添丁进口,楚国公不愿纳妾,儿臣感激之余十分惭愧。是以儿臣想着,不如让明儿招赘。”

柳皇后闻言,深深看了他们夫妇一眼,慢悠悠地打着圆场,“陛下,楚国公性子率直,有什么说什么。臣妾倒是佩服这样的人,能说出不纳妾的男子,古往今来也没有几个,锦城好福气。他们膝下唯有这一女,便是招赘也使得。”

陛下被她一劝,面色似乎有所缓和,他盯着楚夜行,“锦城说的可是真的,你真的不愿纳妾?”

“回陛下的话,臣只想对公主一人好,不愿有妾室庶子来伤她的心。”

一个臣子,太过妇人之仁囿于内宅,为帝者自是不喜的。可那人若是自己的女婿,就另当别论。身为父亲,皇帝听到他这话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你真不想要自己的亲生儿子?”

“不想,臣有妻有女,足矣。”

但凡女子,哪个不曾企望过得遇良人,一生一世一双人。殿中的女子,上至柳皇后,下至王妃们,个个都侧目相看。

楚夜行生得本就不凡,站在那里顶天立地,他说的每一个字都挠到她们的心上,每一句都是那么的令人向往。好多双眼睛羡慕地看向锦城公主,其中滋味只有她们知道。

柳皇后先回过神来,赞叹道:“陛下,楚国公有此心,是锦城的福气。今天是他们夫妇进宫来请安的大喜日子,旁的事情还是先放到一边吧。”

皇帝点头,将此事揭过。

明语心下一松,一直低着头,直到跟着父母出了长春宫。暗想着这皇宫果然不是什么好地方,以后还是少来的好。

和她们一起出宫的,还有永王夫妇和两个儿子。永王妃姓王,是清河郡王家的嫡女。两个儿子都是嫡出,一个是九岁的永王世子宁云昭,一个是六岁的次子宁元霆。

楚夜行和永王走在前面,女人们走在后面。

永王妃脸型略圆,看上去是个好性儿的,和永王的性子一个南一个北。许是性情互补的缘故,两人的感情极好。

“皇姐莫要生气,一家有女百家求,这都是好事。明儿生得好,身份也足够,难怪会有人惦记。只可惜昭儿太小,要不然我定是先下手的那个。”

锦城公主在中间,永王妃在左,明语在右。

永王妃说完,还看了明语一眼。

明语僵硬一笑,已经不知道应该做出什么表情。宁元昭也太小了,亏得永王妃能想到这个上面。她以为这话已是足够震撼,不想永王妃还真是语不惊人不罢休的。

“你们夫妇不愿嫁女,只肯招赘,这也是好事。我家霆儿…就是太小了,要不就送到国公府,让你们好好教养,保管合你们的心意。”

锦城公主被她两句话说得目瞪口呆,嗔道:“越说越没边。”

永王妃笑起来,然后正神,“皇姐,我觉得那些人怕是不会罢休,你和国公爷得早做打算,越早把这事定下来越好。”

“是这个理。”

两人说得自然,完全没有避讳明语。

等到母女二人坐上马车后,锦城公主愧疚不已,“明儿,今天真是委屈你了,吓坏了吧?”

明语点头,又摇头,“我知道爹娘会护着我的。”

“对,爹娘会护着你的。可是天意难违,如果那些人真求了什么圣旨,娘和爹也没有法子,所以我们得趁早打算。娘知道你是个通透的孩子,心里也有自己的想法,娘说话也不想背着你。你告诉娘,想找个什么样的男儿?”

这话,祖母也问过她。

当时她还能蒙混过去,如今怕是不能够了。她冒了头拨了尖,自然会有人打她的主意。一个能挡,两个能拒,三个呢,四个呢,总不能来一个拒一个。

以前觉得离自己还很遥远的事情,不想一下子就近到眼前,让她不得不认真考虑。不嫁人是不可能的,与其讳莫如深还不如打个合自己眼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