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女配的女儿(214)

华氏笑道:“前段日子我这心里总觉得不踏实,外面的传言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我是实在担心咱们明姐儿。今儿个才算是踏实了,咱们明姐儿这样的人品相貌,和季侯爷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可不是,我这杯媒人酒喝得真痛快。”

永王妃也打着趣,因着饮了一点酒,脸色看上去红光满面。

卢氏欣慰地朝孙女儿招手,让明语坐到自己的身边。她目光怜爱,孙女找到好归宿,她很欢喜。想着好不容易认回来的孙女转眼又要嫁人,难免有些伤感。

“我的明儿,一定会好好的。”

“祖母…”

锦城公主眼神望过来,母女二人对看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几人热热闹闹地说着话,西院的小厮来报,说是老国公不行了。卢氏一听,先是震惊起身,接着慢慢坐下。

早就料到有这么一天,当这一天到来时,似乎她的心里并没有多少痛快。

“几时的事,怎么没有早点派人来报?”

小厮低头,“国公爷不让。”

“他倒是血性了一回。”

卢氏向永王妃告罪,派人送永王妃出府。然后撑着身体起来,安嬷嬷在左边扶着她,明语在右边扶着她。锦城公主和华氏跟在后面,一行人去了西院。

华氏暗自庆幸着,幸好明姐儿的亲事定得及时,要是再晚上一两天,公爹那里一出事,全家人都要守孝,怕是又要多等三年。

一行人在西院的门口碰到了前来的楚夜行楚夜乔兄弟和季元欻,楚夜行低低说起,已派人去知会大房和三房,然后两行人一起进去。

但见老国公换了一身新衣,像没事人一样坐在中堂。众人心里猜测着怕是回光返照,恐怕真是大限将至。

老国公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扫了一圈,先是落在季元欻的身上,然后停在明语的身上。重重咳了两声,长随上前想扶他,被他制止。

“听说今天府上有喜事?”

“是,明姐儿今天定亲,定的是武安侯。”答话的是锦城公主。

老国公嗯了一声,再次看向季元欻。季元欻上前向他行一个规矩的晚辈礼,他浑浊的目光清明起来,认真地看着这位年轻的侯爷。

“不错,年轻有为,不愧是季准的儿子…咳…”

第66章 过继

季准这个人, 争议颇多。

他是个武痴, 一生痴迷武学战绩辉煌。在朝堂之上, 他向来直言不讳, 时常惹得先帝不喜。更让先帝不喜的是,他为人仗义,广结知己。

忠勇侯君临渊就是他最好的朋友。

为君者,最忌讳什么?

自是臣子们结党营私, 私下来往过密, 尤其是手握重权的臣子, 更是希望他们一个个都只做孤臣, 不与人相交。当年季家获罪, 原本是有转寰之地的。为何先帝一听到边关战报,当殿就定了季家的罪,未尝不是因为猜忌之心。

老国公也是武将出身, 对于季准的身手很是佩服,却不太喜欢对方的为人,交往并不多。但他和君临渊熟识,常听君临渊提起季准。

这个时候, 很多久远的事情反倒清晰起来。他看着眼前的青年, 不由得想到老友君临渊, 若是老友知道自己的外孙女许配给故人之子,应该是欣慰的表情。

或许,很多东西都是注定的。

卢氏站得最远,少年夫妻, 中年分居,到了现在已经说不清究竟还剩什么感情。他此时的样子,瘦骨嶙峋,哪里还有当年的半分英武。瘦到脱相的脸上,颧骨高耸眼窝深陷,一片死气。

直到这里,她才发现,这个她怨了大半辈子的人,是真的要走了。

他看了过来,目光同样复杂。曾记得,他们刚成亲时,感情是很好的。他恍惚起来,即使到了这个时候,他也不认为自己有错。男人纳妾天经地义,只不过他眼神不好,纳了冷氏那个毒妇。

要不是那个毒妇处心积虑,他和妻子的关系也不至于闹到今天的地步。他记得很清楚,在冷氏没进门之前,便是他身边已纳妾室,妻子对他依旧是嘘寒问暖体贴备至。

正是因为冷氏,破坏了他们夫妻的感情。

“这些年,对不住了。”

能有这句话,对于他而言,已是十分难得。

卢氏苦笑一声,“现在说这些,有什么意思。”

“是啊,没什么意思了…”他的目光从卢氏身上移开,看向自己的二儿子。老二长得还真像岳父,不仅长得像,性子也像,竟然为了一个不能生养的女人,连妾都不肯纳。

“听说你差事办得不错,很得陛下的赏识。”

“都是分内之事。”

楚夜行的话,让他难得有了一丝笑意,“你这性子,还真像你外祖父。这样也好…不骄不躁不邀功不出风头,也是一种为官之道。分家之事,你们做得很好…我们楚家无论站在哪一边,都不是陛下愿意看到的。如今把庶出三房都分了出去,势单力薄的,才让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