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女配的女儿(246)

前几日,太医就说皇儿大限已至,让她做好准备。便是她不说,皇儿也是知道的。他对自己说,让太医尽管用药,他还要多活几日。

知子莫若母,她知道皇儿的用意何在。这个孩子是璎珞养大的,皇儿必是当成自己的女儿一般。为了让这个孩子平安出嫁,这才熬到今日。

好在这个孩子心善,足以慰藉皇儿在天之灵。

停灵的大殿是不能久留的,约摸一刻钟的时间,明语就被送了出来。对上祖母和母亲关切的眼神,她轻轻摇头。

其他人投来复杂的目光,有探究的、有好奇的、还有嫉妒的。她们好奇明语被请做什么,嫉妒她得了柳皇后的青眼。

无论何时,利益总是最相关。

太子一死,牵扯得太多。朝堂上下各府内宅哪个没在心里打着小九九,寻思着这空出来的太子储君之位到底会落到哪位王爷的头上。

储位之争,终于摆到了明面上。

每个世家府邸,大多都和后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哪位王爷会上位,直接关系着他们的利益。这个时候,柳皇后的态度至关重要。柳皇后是嫡皇后,太子死后完全可以把其他皇子记在名下。

而且所有人都猜测柳皇后一定会这么做,她绝不会允许冷贵妃占据这个先机。照这样看来,以前看好的贤王反倒最没有可能,齐王永王和晋王最有可能。

明语觉得有些心凉,太子尸骨尚未安葬,这些人便盘算着东宫的位置。她幽幽叹一口气,低着头重新站到锦城公主的身后。

哭丧过后,她们被送出宫去。她冷眼看着似乎有些人想凑近前来探话,又碍于此时不是说话的好时机而悻悻告别。

柳老夫人故意和卢氏走在一起,感叹了几句太子英年早逝,话题不知为何转到明语身上,连夸好几句。卢氏淡淡客气,不太愿意继续这个话题。柳老夫人见状,也就没有再多追问,毕竟确实不是说话的好时候。

宫门前人多眼杂,有些话也不宜说。便是有相熟的人私语,也都是把声音压得极低,生怕被旁人听到。

夫人们这边散得早,臣子们那边还有得忙。太子葬礼不容马虎,一应相关官员都要参与。明语收到宫里送来的口信,季元欻让她不用等他。她便没有再等,直接自己先睡。

这一夜注定是个难眠之夜,她回忆着山里的岁月,回忆着有关姑姑的事情,怎么都睡不着。外间的金秋听到动静,掀帘进来看到她起身很是惊讶。

“夫人,你不睡了吗?”

“睡不着,我想抄经文。”

心不能静时,唯抄经文能解,此时她唯一能做的也只有抄写经文。命人准备热水沐浴更衣后焚起檀香,然后她伏在案前专心地抄经。

她抄的是《往生经》,因为自己的经历让她相信人死后会有轮回,轮回与生前因果息息相关。她希望为太子的亡魂超度,让他能在九泉之下与姑姑相遇。如若不能,她祈愿他们来生能再次相遇,不要生在帝王家,不要错过彼此,希望他们终成眷属。

季元欻是在第二天傍晚回来的,换了衣服后又走了。看到她在抄经文,什么也没有说,只说明日出殡,怕是也要到晚上才能回来。

她默默点头,重新埋首案前。

太子头七这一天,她把所有抄写的经文烧了。熊熊火苗吞噬着经文,一字一字化为灰烬。她默念着经书,跪了许久。

头七过后,京中的暗涌开始显现。东宫之位,多少双眼睛盯着,多少方势力虎视耽耽。她听到柳皇后病倒了,又听到几位王爷都赶到宫里侍疾,只觉得无比讽刺。

更让人讽刺的是,她还听到齐王府的一个侧妃突然难产死了,贤王府的谢王妃再次病重。这下倒好,每个王府里都有空出来的侧妃之位,贤王府还有可能空出正妃之位,筹码比别人更重。

齐王府原是想用齐王世子的婚事作交换,突然空出侧妃之位,想来是怕隔了一辈输与众王爷落了下乘,所以硬生生挤出一个位置来。

为权势为利益,这些人还真是无所不用其极。果然最是无情帝王家,像太子那样的深情之人古往今来也没有几个。

太子逝后半个月,长春宫来圣旨召明语进宫。再次见到柳皇后,明语都吃了一惊。短短半月柳皇后瘦了一圈,脸色很是憔悴,额上缚着明黄的额带,应是伤心太过哭得太多,诱发头风。

在外殿时,她还看到了几位王爷,都是守在外面侍疾的。

进了内殿,毫不意外见到榻前侍疾的柳月华。柳月华也清瘦了一些,素白的衣服显得越发纤细娇弱,望向明语的眼神多了几分难懂。

明语行过礼,被柳皇后唤到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