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1009)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村里有温室大棚,今年村民吃菜随意买,家里每天换着花样的吃,在家的几个孩子已经习惯了。

智茹他们在京都,学校的伙食没有青菜,可每到星期天,他们就会去悠悠妈哪里聚餐,也没断了吃青菜。

志刚他们兄弟,在冰天冻地的东北,别说青菜了,就连白菜也经常断顿,除了土豆就是酸菜萝卜,兄弟仨心心念念的就是家里的青菜。

三兄弟回家看见黄瓜西红柿,洗干净了就开吃,自家吃也没忘了妈妈。朝霞接过来,一根黄瓜很快就下肚,满足的说:“吃了好几个月的萝卜,我都快得夜盲症了。”

爱军今年参加进修学习,只有放假后才能回部队,朝霞不仅负责部队的服装厂,还兼管着震宇公司设立的分公司,连个休息日都没有,所以她们娘几个都是在食堂吃饭,伙食算是家里最差的。

悠悠妈她们刚回来,各自回自家的房子安置,吴馨儿和大卫和悠悠姥姥住在一起,悠悠爸妈带着昊昊和迪迪,住到自己的院子里。

全家人都回来了,十一套房子才住了六套,还有五套闲置着。

六点吃晚饭的时候,几个孩子都抢着献宝。指着自己做的面食,自豪的宣布自己的杰作。

志斌姥娘感触的说:“这才几年的工夫,孩子们都长大了,志新的个子都快跟我高了,也会帮着大人干活了。”

智萍对她说:“姥娘,俺志新哥哥手可巧了,他做的豆包比悠悠姐都好。”

悠悠暗地里吐槽:臭丫头,夸志新干嘛捎带着踩姐啊,还想不想跟姐混了。

腊月二十九晚上七点整,韩屯村全体村民大会,在村委会大会议室召开。全村人齐聚一堂,没一家舍得缺席的。今天的村民会,可是要宣布村里一年的收入分配。

孩子们没兴趣参加会议,他们集中在阅览室,要么看电视,要么看图书。

大些的孩子,挥毫泼墨写春联,整个阅览室散发着油墨的特殊香味。

悠悠家不参与村里的分配,所以不用参加会议。可姥娘被村里特邀参加会议,悠悠跟在姥姥的后面,去会议室凑热闹。

会议其实挺简单,韩道伟首先公布了村里一年的收入情况。他上来就给大伙报了个喜讯,八四年韩屯村全年收入首次过亿元。

(1)肉食厂:5200万元。其中屠宰和午餐肉等老项目收入2000万元,火腿肠车间收入3200万元。

(2)麦芽糖厂:5100万元。其中麦芽糖收入2700万元,糖稀收入2400万元。

(3)速食面厂:4700万元。

(4)养殖场:650万元。

(5)塘子坑:645万元。其中莲藕收入500万元,鱼收入145万元。

(6)面粉厂:380万元。其中面粉收入120万元,面条收入260万元。

(7)方便袋:105万元。

(8)服装厂:60万元。

(9)农业组:40万元。

(10)卫生院:30万元。

各项收入总计16910万元,全年上缴利税2500万元,纯收入14410元。

第790章 方便袋

这些收入中,最令人意外的是方便袋的收入,全年竟然高达一百多万。这项收入可真是一本万利,也算是一笔意外之财。

现阶段国内化工技术落后,塑料制品供不应求,价格居高不下。

后世为了杜绝白色污染,对塑料制品加征治污费用,可塑料原材料价格低廉。

韩屯村所用的塑料原材料,就是悠悠从后世订购的食品专用包装材料。那里料到,山本无偿贡献出方便袋制作技术,使方便袋提前进入人们的生活。

从面世就被人们喜爱的方便袋,鲜艳美观、轻盈防水、携带方便、经济耐用,确实给人们带来了不少好处。

装牛奶果汁、酱醋调料、瓜果蔬菜、各种食品,还有服物品等,无处没有它的身影而被人们使用。

更多的是人们每天上街买早点买蔬菜和逛超市购物免费赠送的方便袋。

消费者上街买菜,空手而去,满载而归,大大小小几个方便袋。这些方便袋通常都是一次性使用,人们用过也就随手扔掉了,其方便性廉价性几乎让人们忘了节约和它的危害。

后世等人们发现方便袋带来的危害时,后果已经特别严重,尽管采取了各种措施,危害已经造成。

为了减少方便袋带来的白色污染,悠悠竭尽全力在幕后操纵,通过姥姥影响村里的决策。

首先,在方便袋的质量上,坚持走高档路线,以结实耐用为主要目的。

其次,在方便袋的价格上,一反以往质优价廉的经营模式,走高质高价高利润的路子。依照国家标准,韩屯村所有塑料产品的价格就高不就低。

20、30、40、50公分四种规格的方便袋,定价高达0.10元、0.15元、0.20元、0.2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