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104)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悠悠家里人都没去,悠悠跟在后面去听消息。舅姥爷看人来的差不多了,就把悠悠家垫宅基的事提了出来,让大家伙议议。

大家听了,一致同意。接着就有好几个人提出来请假,说要帮着悠悠家垫宅基。舅姥爷没有同意,告诉大家找民工帮忙。

二爷把话接过去:“民工给他们垫宅基,咱们自己垫大街,我也提个想法,俺宝景也大了,我还想靠着秀芹家住,想在大街南边盖房子,大家伙得给俺们垫大街吧。”

“那得垫,咱二爷发话谁敢不听,队长这回你说了不算。”大伙跟着起哄。

舅姥爷只好遵循大家的意愿:“那行,咱这两天不下地了,就垫大街。二爷,你家一块把宅基垫起来吧,我去找人。”

“俺家先不垫了,等秋后再垫,今年喂的四头猪长得真好,卖了猪再说。”

看大家议论的差不多了,会计韩道伟提议:“那咱下午就把那片地清出来吧,把树出(伐)了,给吴医生家盖房子当檩条。”

“好啊,回家拿家什去。”大伙都行动起来。

悠悠跑回家一学,全家都非常感动。姥爷说:“咱在这里生活虽然苦点,可大家伙的情谊难得,日子过得舒心。就连我这多年的老毛病,这几年都好的差不多了。”

姥姥去厨房烧了一大锅开水,拿出来一包茉莉花茶,让悠悠爸给大家伙送了过去。

下半晌,舅姥爷就过来了,告诉悠悠姥姥都说好了,明天就来二百多人。就有一样,他们说什么也不收钱。说闲着也没事干,整天麻烦悠悠姥姥和爸爸,没脸接钱。

悠悠给姥姥出主意,来的人每人送双尼龙袜,一块六七的东西,跟在工地上干两天活收入差不多。

听民工们闲聊,他们干了两个月,合算下来,每人能挣四十来块钱,一天还不到八毛钱。

舅姥爷一听,连忙说好:“这样也行,我正发愁没法计数那,这个办法两下里都好看。妹妹,你家里的袜子还够不?”

姥姥忙说:“够了,我这次去临水,碰巧批发部处理过季袜子,要的多,原想着放着卖的,不想现在顶上了用。”

笑话,有悠悠的商城做后盾,别说二百双袜子,二万双袜子也不成问题。

一个下午的时间,宅基地就清理了出来,挨着村里最西边的三景家。宽20米,南北长35米,离西边的南北路还有十米的距离,不够一处宅基了。

第二天一早,民工们就开工了。悠悠出去一看,哪里是二百人,起码有三百多,估计完工的民工队都来了。幸亏悠悠家的宅基南西两面靠路,不然根本转不开。

本村的人也来了,他们主要是垫大街。大伙拉得拉,平得平,爱国舅舅用拖拉机带着个大石磙,转着圈的碾压。

舅姥爷一家都跟着忙活,村里还有好几家过来帮忙。烧水的、送水的,光桌子板凳就摆了一片。姥姥拿过来两包茉莉花茶,十条红灯牌的香烟,两大包糖块分给围着的孩子一人一把。

一天的时间就垫起来两米多,比村里的宅基差了不到一米。舅姥爷说得垫到四米高,新土较松软,夏天经两场雨实落了,得下去一尺多,盖房子的时候,还得用些当泥抹。

人多力量大,两天的时间果然垫好了,宅基的四周比中间高出来一尺多,便于夏天存雨水洇(yin)宅基。

四米多高的宅基和村子连成一片,连街带井台都垫了起来。村里人对抬井万分满意,以前打水得爬三米高的斜坡,非常吃力,现在总算走平路了。

晚上,爸爸拿着一大兜尼龙袜子,跟着舅姥爷挨个帐篷地送,另外每个帐篷还送了一条大金钟的香烟。

第76章 抢购热潮

这个晚上,民工非常兴奋,大家的工钱发下来了。由于实行包工制度,这回的工程干得非常好,每人的收入都在四十元以上。

四月初十,指挥部召开总结表彰大会,中午慰问民工,食品站专门调拨了一批猪肉,给大伙庆功。后天,大家就能回家了。

四月初十的上午,黄河大堤上热闹非常,从早晨起高音喇叭就没停过,高亢嘹亮的革命歌曲在村里都能听的清楚。

民工们穿得整整齐齐,昂首挺胸,精神抖擞的扛着红旗去开会。悠悠想跟着去看热闹,被姥姥拦了下来。

“不许去,离家太远,我们都忙,没空陪你。”也是,石庙村的群众听说悠悠家的代销点搞活动,都跑来凑热闹,跟民工抢着买,一改以前的抠唆算计,都要十块钱的,就为了那条赠送的纱巾。

看来,喜欢贪小便宜什么时候都是人们的共性。姥姥一再解释,说民工走了这活动也不停,他们就是不听,继续抢着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