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1054)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悠悠趁机给临水的批发公司补足了货,大批的货物把仓库塞的满满当当,足够半年的用量。

艾婉莹她们就准备回京都了,悠悠姥娘跟着一块去,悠悠也得一块前往。

韩爱军和朝霞带着三个孩子,先跟着一块去京都,再坐火车回部队。

和他们一块同行的,还有韩玉林、工作组的李主任和县武装部的部长,他们去韩爱军的部队洽谈接受退伍人员的事宜。

韩爱军提前和所在部队联系好了,这次他们跟过去,主要是和退伍战士加强沟通。

这个年代,火车还没有提速,从临水坐火车到京都,至少得用二十个小时,从韩屯开车去京都,汽车最多用八个小时。

震宇公司的中型客车,是从国外进口的,舒适度比坐火车还高。出发前给爱民打了电话,让他在京都买了去部队的卧铺票。

一行人在正月十七的早上七点就出发了,下午三点就到了京都,直接去了艾府。爱民和刘冉俩人,都在艾府等着。

当天的晚上,韩玉林带着爱军、爱民两个儿子,去看望了老首长,李主任和县武装部的部长,也跟着一块去了。

老首长在韩屯居住的时候,县武装部部长经常给老首长服务,俩人比较谈得来。

老首长听了韩屯村接受退伍军人的打算后,高兴的说:“我今年也该退休了,韩老弟,等我退下来,去韩屯给你带兵。”

韩玉林当然高兴了:“那可真是太好了,我们就等着这一天哪。您老的房子可闲了一年多了,也该温屋了。”

这两年,中越边境相对稳定下来,偶尔有些小摩擦,大范围的战争没发生过。

老首长年事已高,和他职务相当的同龄部队首长,大部分都退了下来,他作为中越战争的指挥,近七十岁了还经常奔波在前线。

如今中越边境平稳下来,老首长大任完成,积极配合国家裁军的行动,主动提出退休。

有了老首长的支持,韩玉林他们的计划又多了一道保障,几个人和老首长就这个问题,仔细商讨了有关的事项。

正月十八,韩玉林带着在京都的家人,去刘冉娘家拜访。中午在他们家吃的家宴,韩玉林他们是下午三点的火车,吃过午饭就匆匆告辞了。

刘冉的叔叔,专门在家里等候,他主要是等悠悠姥姥的。俩人见面后,刘冉叔叔就把京都市的打算,提前告知了悠悠姥姥。

改革开放以来,南方和沿海地区发展较快,京都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稳中求发展,和其他城市相比,发展的步伐反而慢了下来。

八四年的统计数据出来后,这个问题明显的暴露了出来。所以加快京都的经济发展,成了京都市八五年的首要任务。

刘冉的叔叔被委以重任,他首先想到的是震宇公司。震宇公司八四年在阜城的大手笔,他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

震宇公司八二年,在京都建立的千亩产业园,效益一直非常好,每年的利税都超一个亿,是京都市的交税大户。

也不知道京都市的领导是咋想的,这次为了让震宇公司扩大投资,竟然抛出了四千亩地的大馅饼。这些土地和震宇公司产业园相邻,合并在一起就是五千亩的大产业园了。

京都可和别的城市不同,别说后世了,就是现在土地也比其他城市珍贵的多。震宇京都产业园现在的位置虽然在郊区,可按照后世的布局,却是紧挨着二环,属于内城了。

别说后世了,进入新世纪,这里就是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楼房的价格每坪超过了万元。

也真是奇怪,从上到下,从地方到中央,现在衡量企业的优劣,竟然以占地面积为标准。

震宇公司在洪城县投资个发制品厂,本来十几亩地就足够了,县里非得塞给一千亩。

京都市能许诺五千亩的土地,难度比阜城的万亩大多了,阜城的万亩土地,可都是荒芜的丘陵地。

京都的这五千亩土地,虽说现在是郊区,可首都的郊区土地也非常珍贵,里面可是有好几个村庄。

震宇京都产业园原来的一千亩地,在悠悠看来,就够大够空了。现在新上冰箱和洗衣机两个分厂,咋能用的了四千亩地。

想到后来各地招商引资工作中的“假大空”,悠悠不仅汗颜,震宇公司虽然不假,可大和空都占了。

在京都投资最大的隐患是,京都的土地和其他开放城市不同,是政府划拨的,企业无偿使用,以后的土地的归属权就是问题。

第826章 借读

作为穿越人士,悠悠虽然没亲身经历过这段历史,可有智脑这个详尽的资料库,悠悠清楚的知道,进入新世纪,京都市三环以内的土地寸土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