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1073)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别说大面积的种蔬菜了,就是自家的二分菜地种好了,收入也比较可观。菠菜芹菜轮换着种,一年就能种三茬菜,还不耽误夏季种黄瓜豆角,秋季种萝卜白菜。

二分菜地种好了,能收入小一百块钱,快赶得上喂头猪了。再说了,自家反正得吃菜,顺带着就能挣到钱,真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粮食能长距离运输,青菜还是本地的新鲜,特别是菠菜,当天收割的最好了,过夜就有黄叶。

三夏大忙的季节,别的村庄忙收忙种,韩屯村忙着安装机器,新购的三条面条生产线和榨汁机器,都运到了。

面条机工人们都熟悉了,即便是没有山本的安装团队,韩屯村自己的工人,也能完成安装。

两套大型的榨汁机,给韩屯村又带来了新的认知。这成套的榨汁机,光是洗菜就是十几个环节,反复的冲洗、吹干,等蔬菜表面没有一丝水分了,才进入榨汁机。

韩屯村原来的榨汁机,只是单纯的榨汁,洗菜晾干都是人工进行,需要的人手比较多,而且劳动量也大。

洗菜的活男劳力心粗干不好,妇女劳力力气跟不上,虽然没啥技术含量,可也挺考验人。

有了这两套榨汁机,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大伙都高兴的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话可真有道理。这一台机器,比咱十几个人都强。”

新进的三台面条机,应山本的要求,全部生产芹菜的蔬菜面。不过这次生产的芹菜面,是拉面形状的圆面条,一两一把,一斤一包,既方便运输有便于食用。

6月底,韩屯村千亩的芹菜郁郁葱葱,长势一片良好,高度达到了二十公分。市场上的芹菜,基本上也没有了。

韩屯村开始用这些芹菜榨汁,收获后立即补种上新的芹菜。山本不放心,亲口尝过不算完,还是拿到省里进行了检测。

同样是芹菜,夏季的日照时间长,光线强,营养物质积累快,榨出来的菜汁质量肯定比较好。

尽管芹菜没长成,可低的只是产量,质量却不差。

山本看了检测报告,心里踏实了,他带着公司的安装团队,放心的回国了。

回乡探亲的退伍兵,带着自己的对象,也回到了韩屯。有意思的是,虽然是三夏大忙,可回乡的未婚退伍兵,全都闪婚了。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他们在韩屯村的住处,都是一室一厅的格局,两个未婚的男女,住在一起确实不便。

现在人们的思想比较保守,别说未婚的男女同居一居室的,就是在一个大的院落里居住,人们也不能接受。

韩屯村这次热闹了,这些外来的小媳妇,口音是五花八门,南腔北调汇聚在一起,真够人听的。

关键是听不懂,北方的口音还好些,语速比较慢,主要的隔阂是方言不同。南方的吴侬软语尽管好听,可听不懂也是枉然,对于韩屯的人来说,比外语还难懂。

韩屯人所知道的外语,只有英语和岛语两种,自己听不懂,还有孩子当翻译,这南方的语言,大人听不懂,孩子更不懂。

还好她们每个人都有专属的翻译,那就是她们的丈夫。这些退伍兵虽然也来自全国各地,可他们在东北当兵,几年过去,都会说一口东北腔的普通话。

悠悠来自后世,自己的前世虽然是个宅女,不喜欢面对面的和人打交道,可得益于自己的商人身份,对于南腔北调稍有研究,比村里人强多了。

这些退伍兵的家属来到后,悠悠的空暇时间,都守在自家的代销点里,给她们做义务翻译了。

退伍兵的生活简单,基本上是村里配备什么就用什么,家属来了,需要的东西就多了,他们离家比较远,好多东西带着也不方便,只好来到后再购置。

还好悠悠家的代销点里,东西比较齐全,不是悠悠自夸,自家的代销点里,物品比张集镇的供销社都齐全。

门市的面积也不比供销社里的小,五间二十米的大门市,深度十二米,从中间分开,前面是门市,后面是仓库。

第841章 家属们

就是有了这个大仓库,只要是悠悠在家,自家的门市里,就没有买不到的货物。

前面的货架上没有,姥姥就一句话:“我记得进过,这年纪大了记性差,等悠悠放了学,我让她找找。”

让悠悠找东西,那是十拿九稳。

这些家属来到后,买的最多的是锅碗瓢盆,她们来自全国各地,饮食习惯不同,韩屯村食堂的饭菜,比较适合北方人的口味,对于南方人来说,口味过重了。

她们在宿舍楼里做饭,也非常的容易,每套房间里,都有单独的厨房。简易的整体厨房,冷热水都通,沼气灶也安装好了,随时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