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164)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小的那个房子盖的精致,价格却没大的那个合适,我是喜欢大的。”姥姥把和悠悠议论过的看法说了出来。

“那我就要大的,不过小的那个盖的就是好,以后再看吧,要是没问题,我还真买了给玉玉当嫁妆。”李保国自己说着也笑了。

玉玉刚退下去的脸接着又红了,羞得一扭身,推着自行车跑了。

下午刚一点,干活的人就来了。姥姥也提出告辞,“兄弟,我就先回去了,明天还有点别的事,我后天再来,你还得接着忙。”

“姐啊,您去忙吧,我在这里盯着,您啥时有空了再过来。”

姥姥和悠悠拐进了车站边上的饭店,好几天没买吃的了,空间里存的烧牛肉吃光了,得给迪迪个馋猫买些捎回去。

已经过了饭点,里面的人不多了。隔着玻璃看到柜台上的托盘里还放着几只烧鸡,姥姥赶忙交上钱,都买了下来。

迪迪就爱吃烧鸡,一人能吃俩鸡腿。一手拿一个鸡腿,左右开弓的啃,蹭的满脸油,吃的那叫个香,悠悠看着就有种满足感。

到家的时候,舅姥姥一家人都在悠悠家帮忙,晒的粮食已经收起来了,正在往家运。姥姥赶紧拿出甜瓜,洗了一大盆,招呼大家吃。

妈妈在厨房里做晚饭,姥姥拿了俩盆子,一个里面放了俩只烧鸡。孩子们看见,高兴的欢呼:“吃烧鸡了,吃烧鸡了。”

二奶奶家的外甥狗剩听见,赶紧跑了过来。二奶奶拉了一把没拽住,也就随他了。

自从他来了后,和迪迪玩的挺好,俩人从没打过架。他比迪迪大一岁,性子霸道却也知道让着迪迪。

在悠悠家吃东西,给就接着,不给也不要,更没抢过,大家都说他比原来懂事多了。

不过到底是个孩子,悠悠家的生活比较好,他就像是长在了悠悠家,就是吃饭也不回去,二奶奶得顿顿喊。为此,每次吃饭前都早早的把他叫回去。

不过两家住在一个院里,听到这边有好吃的,他就跑过来,家里人撵过来时,他也吃上了。

姥姥就说他们,一个孩子又吃不多,别来回的喊了。现在,只要他跑过来,二奶奶家也不喊了。

妈妈又炒个青椒鸡蛋,凉拌黄瓜,白糖西红柿,都用盆子装着,一样两盆。先端到饭桌上一份,让姥爷和舅姥爷喝着酒,孩子们也跟着吃,真热闹。

尽管空间里放着一块鲜肉,姥姥却没让悠悠往外拿,这六月的天,热的要命,肉放到现在早就臭了。这么新鲜的肉拿出来,就没有说的过去的理由。

妈妈溜了一锅馒头,还擀了面条,先煮出来一锅,让孩子们吃。一会的功夫,孩子们就都吃饱了,欢呼着出去玩了。

第123章 淘到大黄鱼(二更)

等爱国舅舅他们忙完,饭桌上已经清净了,姥爷和舅姥爷还在喝着酒,他俩也上炕陪着老人喝酒。姥姥把留出来的那份菜端上来,大家都坐上桌,一起吃了起来。

悠悠再一次见识了爱国舅舅的大饭量,开始没看他吃了多少,最后,大舅妈把锅里剩下的面条用盆端了过来,他看别人都放下了筷子,就把剩下的炒鸡蛋倒进盆里拌了拌,一碗碗的倒着喝,把多半盆面条和剩菜都吃得干干净净。

舅姥爷看着他吃饭,感慨的说:“妹妹,你看到了吧,你四个侄子都是一样的大饭量,孩子们也都随了大人,我可不得想法多分点粮食,咋着也得让孩子们吃饱饭。”

悠悠心里说:您老再多的办法,也不如分地。等到几年后,人们的粮食多的卖不出时,不知您老是何感想。

晚上,悠悠早早的上炕睡觉。其实是进了空间,她一直惦记着白天收进来的箱子。围着箱子转了好几圈,里里外外的摸了个遍,悠悠也没看出点名堂。

悠悠急了,决定拆了它,不信找不出来。指挥两个机器人,按照网上搜的老式家具的拆卸图,一会的功夫,箱子拆得只剩个底座。

机关露了出来,就在底座里。底座的夹层里,放着两层金砖,整整一百块。黄澄澄亮闪闪,晃花了悠悠的眼睛,晃乱了悠悠的脑袋。

悠悠上网查了一下,这些金条就是民国时期的“大黄鱼”。解放前的计量单位一斤十六两,“大黄鱼”十两一根,换算成克就是每根重313克。

后世的金价高达五百多元一克,这一百根就是一千五百多万。就是现在这个年代,金价虽然只有八元四角,一根也能卖到两千六百多元,一百根就是二十六万啊。

到了晚上十一点,悠悠把姥姥接进空间,姥姥看了也是吃惊。“这得多大的家业啊,怎么流落到这地方了。”是啊,滚滚的历史长河,谁又能说的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