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183)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外面天再热,娘俩也热不着,关上屋门就进了空间,咱有空间这宝贝,才不受这罪那。前几天的桑拿天,悠悠和姥姥晚上就是在空间里休息的。

姥姥看悠悠想睡,就说:“悠悠,你不把西瓜卖了啊?”

“不卖,放着春节再卖,那时一斤能卖二十块钱。”要不是受资金限制,悠悠都想收购囤积西瓜了,这可比收鸡蛋的利润大多了。

五分收的鸡蛋卖一元,五分收的西瓜能卖十元。鸡蛋一天撑死收2000个,西瓜放开量的收,一天能收十多万斤。虽然西瓜有季节性,可是量大啊。

收废铜为的是保存文化遗产,这可是意义非凡的事情,何况经济利益也是巨大的。

姥姥和悠悠六点起来时,韩道伟已经把早饭买来了,还是胡辣汤面泡,不过给悠悠买了两个肉包子。“姑,咱先吃吧,他们也快来了。”

仨人刚吃完,大舅他们就到了。几个人飞快的吃了早饭,就赶紧卸车。回去的时候才七点,韩道伟也跟着走了,悠悠这次往空间里收了两万斤西瓜。

等到八点,百货大楼一开门,娘俩就进去逛。由于是刚开门,来的人也不多。里面却热的不行,房顶上挂着几个风扇,营业员都尽可能的站在风扇下,相互聊着天。

悠悠和姥姥沿着柜台转圈看,主要是观看现在的货物。自己商城里的东西,和这个年代的脱节严重。

把后世的货物拿到现在来买,不仅得找着合适的物品,还得高仿得以假乱真。悠悠感到,当个好的时代商人,真心的不易。

百货大楼的人渐渐多了起来,看到卖袜子的柜台前,围了一圈人。悠悠又发现了一个新的商机:玻璃丝袜子。

玻璃丝是一种象玻璃一样透明的纤维,用它所制作出来的袜子,被人们形象的叫做玻璃丝袜子。

悠悠看着人们手里拿着的玻璃丝袜子,样式非常简单,在袜口下方的外侧,织了个竖条形的简单格子图案。

女袜的颜色都是粉色系列,看起来非常顺眼。男袜的颜色则是深色调的,不过由于玻璃丝纤维本身发亮,袜子也显得很亮丽高档。

薄薄的丝袜,比尼龙袜都贵,一双快两元了,不过卖的人挺多。城市里的年轻妇女,很少有光脚的,都穿着双玻璃丝袜,配上塑料凉鞋,袜子基本上就露了出来。

后世里,玻璃丝袜花样繁多,相当漂亮,而且价格便宜,人们都是成把的买。年轻人穿过就扔,看的老人们心疼不止。

不由的回忆起小时候的梦想,为了迎合老人的心里,后世还有专门生产老式玻璃丝袜的,也就三四毛钱一双。

第138章 卖尼龙袜

悠悠想起自家卖尼龙袜的经历,决定在今后的小商品营销中,加上袜子这一项目。款式稍作变动,把提花改为动物和花草的样式,就比现在的高档漂亮多了,肯定大受欢迎。

想到这里,悠悠又想起了带金线的“一把抓”纱巾,那才是暴利的东西,几毛钱的成本,卖到了2.50元钱,还供不应求。当然,这是工业落后造成的,和这个时代是分不开的。

娘俩逛到十点多就回去了,到家悠悠还是满脑子的袜子经。玻璃丝袜今年是来不及了,不过尼龙袜正合适,马上就要立秋了。

悠悠不想再卖怀旧尼龙袜了,那种在农村里卖可以,在城里就没市场了。一样的价格,一样的款式,谁会买个人的啊。

现在人们的意识里,还是公家卖的东西质量有保障。这个年代,可不能打价格战,那是冲击市场,找死的节奏。

通过这段时间的经营,悠悠发现,黑市上大部分的东西,是从大城市的百货楼,买回来的高档用品。加上部分利润,高于国家的定价出售,比个人坐车去买便宜点,还没见过有低于国家定价出售的。

黑市也有国家限购的商品,但是数量有限,价格更是超高,有些甚至比国家定价高出几倍。

借鉴玻璃丝袜的款式,悠悠打算改变现在尼龙袜通体提花的样式,以单色系列为主。

女式的和玻璃丝袜一样,选粉色系列,脚尖、后跟和袜口用相同的深色调并加厚,不仅结实,耐脏易清洗。袜口下方两侧,都织上可爱的动物图案当点缀。

男式的以深色调为主,也是在三个地方加厚,图案为兰草和翠竹。

悠悠按照自己的想法,在商城里找出几种简单漂亮的尼龙袜,拿出来征求姥姥的意见。

姥姥一见就喜欢上了,“这是咋着想出来的,不光是好看,容易磨烂的地方专门的加厚了,这袜子不用绱(shang,在袜子底上缝上个布鞋垫)袜底,得省多大的功夫啊。”

悠悠听了扶额:“姥姥哎,您老人家往后得看远点,您见过城里人有几个绱袜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