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249)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姥姥听了,激动的摸着志远的头。“好孩子,你爷爷没白疼你们。”

志亮说:“俺去当兵,给爷爷报仇。”

昊昊说:“我学开飞机,把你们都载上天。”

迪迪问悠悠:“姐姐,你学什么?”

悠悠说:“我学妈妈,给你们当老师。”

昊昊撇下嘴,“就你,还给俺们当老师。”

妈妈高兴,“悠悠,你把拼音读一遍,让妈妈听听。”

悠悠拿起拼音卡片,准确的读了一遍。爸爸先给了个评价,“婉莹,悠悠比你读的还标准。”

妈妈也点头,“发音比我强,悠悠,你先教哥哥他们学拼音,这可是基础。”

又对昊昊他们说:“我去张集给你们买字典,学会了拼音,你们自己查字典,就能自学了。”

志远问:“姑姑,啥是自学啊?”

悠悠显摆的指着自己:“哥哥,我就是自学的。自己看书学习就是自学。”

姥姥说:“咱家住村外,悠悠连个伴也没有,孩子自己呆着,没东西玩就看书,倒是学会了这么多东西。”

姥爷说:“悠悠从小就懂事,越来越像个小大人。咱搬到村里来了,今后多让她出去找女孩子玩,早慧的孩子伤身。”

爸爸抱过悠悠,摸着她的手腕品脉。“没事,皮实着那。”

妈妈也说:“就她这泼实劲,能吃能睡的,傻大胆的样,可得圈着点,撒开手不知道惹出什么祸来。”

姥姥抱过悠悠:“俺悠悠归我管,不用你们操心。”

妈妈看着姥姥无语,表情可丰富了。

爸爸就说:“孩子还小,不懂的事情多了,咱多注意些就行,也不能太拘着孩子。”

昊昊是个急性子,“悠悠,快过来,给哥哥当老师。”

悠悠的老师生涯从此开启,大舅每天晚上都把志高、志刚、志勇送过来,一起跟着学拼音。

后来,他们几个的自学能力都很强,和这时候打下的拼音基础分不开。许多年以后,悠悠压制他们的法宝,就是以老师自居。“师傅有其事,弟子服其劳。”

志远和迪迪则跟着爸爸学习,迪迪个小不点,背医书比志远都快,当然理解力没志远强。

一直到爸爸回京,志远都在悠悠家住,每晚跟着姑父学习医术,后来出国读的医学博士,成了著名的心内科专家。

爱军舅舅家的孩子都参军了,朝霞舅妈每次提起孩子,都后悔的不行。

“早知道,俺就不随军了,把孩子们给耽搁了。”

晚上八点半,孩子睡觉。大人接着干活,每晚忙到十点多。村里的柳编班,也是到夜里十点才结束。

柳编结束后,男人们大多拐到夯家,喝碗羊杂汤。现在卖的羊肉都是剔骨的纯肉,夯都是趁晚上,把羊骨头和羊杂一锅煮出来,大伙就去他家喝碗羊杂汤取暖。

以前冬天没事,大家聚在牛屋里,有玩纸牌的也有看热闹的,赌资也不大,一晚上几毛的输赢。玩到半夜结束,赢了的请客,去夯那里喝羊杂汤。

羊杂汤一毛钱一碗,碗里多半碗羊杂,喝完了还管添汤。清汤不要钱,没钱的也喝碗,暖和下身子。

现在没人玩牌了,柳编散场后,人们依然习惯的去他家,喝碗羊杂汤驱寒。

姥姥说:“别看一碗羊杂汤不值钱,每晚卖出去十碗,就是一块钱,赶的上工人的工资了。”

一只羊的羊头、羊血、羊肚子,加在一起,能有多半盆,盛上十碗绝对没问题。

十二日天刚亮,二奶奶就过来了:“悠悠姥姥,你老二奶奶走了,你去帮个忙吧。”

第190章 “小老妈妈”家的丧事

姥姥赶忙问她:“啥是候走的,没听说她不好(不舒服,得病)啊。”

二奶奶说:“告诉你也不要紧,今早‘高高三’起来,就见她倒在了地上,身体都硬了。估计是半夜起来解手,倒在地上没起来。

她娘俩呛呛了一辈子,到老了落个这下场。你知道就行,别忘外说,‘高高三’的媳妇还没娶回来。”

悠悠把迪迪甩了,偷偷的跟在姥姥后面,去瞧稀罕。刚去世的人,不让三岁以下的孩子靠近。说是三岁以内的孩子,魂魄不全,怕见不干净的东西。

她家里没外人,就姥姥、二爷和他大哥家的人。韩德库一家三口,满脸都是泪,不过没敢大声哭。‘高高三’哭的不能自主,趴在了他奶奶的身体上。

“都怨俺贪玩,早上起的晚,俺娘嘱咐俺了,说天冷让俺勤看着奶奶点,俺就没当回事。”

二奶奶拉着他:“孩子,听大娘话,以后不能再说这话了,让你爹娘咋做人啊。”

‘高高三’哭着:“二大娘,都怨俺睡的死,跟俺爹娘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