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290)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舅姥姥进一次东屋,出来准说:“看着这些东西,俺就跟做梦一样。也没觉着咋着,日子咋这么好了。见天喊共产主义,就是这样的吧。”

舅姥爷也说:“俺领着全村,总算过上了好日子,主席他老人家真英明,共产党的领导确实好。”悠悠听的迷糊,这都哪跟哪啊,挨得上吗,您老人家这是啥逻辑啊。

姥姥把成袋的花生和瓜子拿出来,让舅妈她们炒了,过年给孩子们当零嘴。

三舅妈看见了,惊讶的说:“姑,俺和援朝托人才买了五斤花生和瓜子,到了您这,成麻袋的买,还是有钱好啊。”

舅姥姥说她:“还是个孩子,你没听说过吗,有钱能使鬼推磨。也就你们姑舍得,花高价在黑市上给家里倒腾吃喝。”

大年三十,一直到中午十二点,悠悠爸爸也没回来。姥姥就吩咐开饭,不在等了。

下午四点,村里就有放鞭炮下饺子的。代销点忙到傍晚五点才关上门,爸爸也从公社卫生院回来了,这是他去卫生院帮忙后,头一次回家。

这里的习俗是过年家里人齐了才贴对联,看到悠悠爸回来,几个舅舅赶紧把春联给贴上了。贴上春联就不能做生意了,等年后放挂鞭炮才能开业。

三十晚上的饺子,是猪肉芹菜馅的,大家都说好吃。下出来第一锅,就被孩子们抢了,边吃边喊:“这次的饺子好吃,明天还吃这样的。”

现在的冬季,除了白菜就是萝卜,芹菜算是难得的青菜。悠悠家今冬没断了买,可毕竟去县城还是有数,平时还是以白菜萝卜为主。

吃完饺子,几个舅妈就忙活开了。切得切,拌得拌,一会的功夫,就整治出一桌丰富的下酒菜。另外,还置办了十碗供菜,放在挎蓝里。

三舅舅领着几个孩子,把灯笼点着,高高的挂起,院子里笼罩着一片红彤彤的亮光,喜庆极了。

舅姥爷和姥姥,带着几个舅舅和志远他们,提着供菜,姥姥还拿了个包袱,里面是叠好的元宝和纸钱。

原来,他们去上祖坟,祭奠去世的亲人。过去,大年三十早上,大家就去祖坟请先人回家过年,家里的中堂挂上族谱,摆上牌位,供大家祭拜。

现在,祖坟都平了,只留了一个小坟头,不注意都看不出来,过年人们也不敢公开的祭拜了。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大伙就在晚饭后,去自己的祖坟祭奠一番。

第222章 功与过

今年由于流脑大爆发,上级要求人们过革命化的春节。尽量的减少聚会,走亲戚串朋友不要带孩子。因此,除夕晚上男人们喝兑壶酒的习俗,今年也免了,大家都是自家人在一起守岁。

悠悠家人多,就摆了两桌。男的一桌,摆在堂屋里。女的一桌,摆在东面悠悠的房间里。

两边的桌子上都是二十四个菜,还摆着炒好的花生瓜子,糖块和各种零食,有十多种。

孩子们两边跑,随便坐。舅姥爷打开了一瓶爱军舅舅带回来的茅台酒,满屋子飘香,每个妇女也倒了一小杯。

悠悠穿过来,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茅台酒,偷着端起妈妈的酒杯,抿了一口。真辣啊,呛得悠悠猛咳起来,大伙都被她逗笑了。止住咳,悠悠陶醉的砸吧着嘴:“香,真香。”

几个孩子都端了个酒盅,猛的喝了一口。结果,集体奥特了,啥反应的都有。结果就是没一个守夜的,不一会都睡着了。

舅姥爷看着喜笑颜开的一大家子,非常激动:“爹娘过世时,就嘱咐俺,领着妹妹好好过,到现在才办到了。俺也没啥可求的啦,就盼着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说完,端起酒杯,一饮而进。

为了实现舅姥爷的这个心愿,以后的春节,不论多远,大家都回到韩屯,陪着舅姥爷一起过年。姥姥和姥爷年纪大了,也回到韩屯村养老。

爸爸告诉大家,这次的流脑死亡率达到了35%,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恐慌。主要是开始死亡率高,达到了70%。

一是人们没有注意,认为是冻感冒了,好多孩子一夜送了命。二是缺少特效药物青霉素,别的药根本止不住,医生也无良策。

爸爸气愤的说:“青霉素这种救命的药物,国家都控制不住,流入黑市让他们赚昧心钱。听说他们就在医院门口明着卖,就这也没人管。”

悠悠和姥姥对望一眼,这还是首次听到反对声,从救世主,一下被打入十八层地狱。

爸爸说完了,才想起了姥姥,赶忙说:“妈,咱张集的孩子多亏了您老人家,要不是您及时买到了药,不知得伤多少。这次的流脑,伤亡最少的就是张集了。

其实真正的追究起来,还是国家没做好,应急能力太差。黑市上的青霉素都流了进来,国家半个多月还没调配过来,这次就是个血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