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298)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这时候去县里开会,个人还得带着铺盖,以公社为单位集中吃住,一般是住在各工厂的车间里,搭上大通铺。

舅姥爷特意带上过年的中山装,公社的领导说了,今年他要上台领奖,和县里的领导合影留念。

三舅也上台领奖,舅姥爷专门嘱咐他,上台也穿中山装,让人一看就能明白是父子俩。看来舅姥爷对当先进,还是非常自豪的。

悠悠缠了舅姥爷半天,才弄明白“三干会”是怎么回事。每年的正月初十,县里都开“三干会”。就是县级、公社、村级的干部全部参加的会议。

会议主要是传达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村工作的意见。

总结上一年的工作,布置今年的工作。对上年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受表彰的代表上台介绍经验。

第228章 宅院栽树的讲究

“三干会”开到正月十四才结束,舅姥爷开会回来,还带回了一个好消息。

援朝舅舅工作积极,表现突出,被提拔为张集公社的党委副书记,他是全县唯一的三十岁以下的公社副书记。

县委李书记看到他父子同上台,还特意给舅姥爷批了两瓶茅台酒,这比让舅姥爷带红花上台领奖还高兴。

舅姥爷被评为省里的劳动模范,过了十五就去省里开劳模大会,全省才一百个劳模。他一提起这事,自豪的不行,走路也带着风。

村里的簸箕柳插完了,把整个河滩里都插满了。天气咋暖还寒,加上沿河的溜河风,河滩里其实还很冷,不过人们的心里是热乎的。大伙边干边算账,对将来充满了希望。

过了正月十六,爱军舅舅一家就动身了,和他们一块回去的还有周胜英。武装部果然派车来接,仨个孩子光顾着坐车高兴了,倒是朝霞舅妈一步三回头,比舅舅还舍不得离开。

村里的学校也开学了,志远和志亮接着在悠悠家吃住,智慧姐去了姥姥家。

舅姥姥和大舅家合伙吃饭,智茹也大了,每天吃过早饭,就跟着志高来悠悠家,和迪迪他们一起玩,午饭和晚饭基本上都在这里吃。

舅姥姥其实就做四个大人的饭,她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几头猪仔上。

舅姥爷正月十六也走了,他去省里开劳模大会。这次他找出了自己压箱底的老军装,穿在了身上。

“俺得让大家看看,作为一个老兵,俺在那都能干出个样子。”

过了个年,悠悠觉着自己不是大了一岁,反而是小了好多,越来越像个孩子了。跟着村里的孩子,简直是玩疯了。家里的大人多,又是农闲,不再用孩子帮着干家务,孩子们都可劲的疯玩。

过了正月十六,爱国舅舅就和“高高三”去城里拉氨水,今年队里准备给小麦追二次氨水。

去年的实践,人们已经认可了氨水的增产作用,可没人愿意过年就用。大家认可的是去年的施用时间,惊蛰节前后。

今年村里虽说多了辆拖拉机,可小麦的面积也增加了一倍,大伙忙活了好几天,才将村里的小麦都施了一遍氨水。

大舅和“高高三”从此就忙了起来,公社里统一调配拖拉机,给各村拉氨水,这是三舅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大舅当然得支持。

舅姥爷在省里开了一个星期的会,带回了一枚劳模奖章,他珍贵的不行,和自己的军功章放在一起。

“这枚奖章意义不同,它代表是俺的另一种功劳。”

地里的麦子开始返青,到处生机勃勃,柳树开始出芽,带着一抹嫩绿,河滩里的燕麦和苜蓿也发芽了,整个河滩绿油油的。

孩子们又开始挖野菜,桂萍每天来找悠悠,领着她往河滩跑。今年小伙伴都穿着运动服,就连四栓和五断也穿了一身,她家今年要了十头猪,指着这姐俩割猪草那。

舅姥爷开始给悠悠家的新院子,栽种各种树苗。桃树、杏树、香椿、枣树和石榴,都是孩子爱吃的果树。

姥爷栽的是榆树和梧桐,他遗憾的说:“这里冷,栽不了桂花树,要是有颗银杏就好了。”

悠悠提议说:“咱栽几颗槐树吧,能吃槐花。”

姥姥给悠悠使了个眼色,说:“栽,咱家的院子大,能栽好多树。不过栽树也是有讲究的,让你姥爷给你说去。”

悠悠想到自家城里的三套大院子,马上就去缠姥爷,姥爷果然是行家,给她普及了庭院栽树的诸多讲究。

首先庭院中间不宜种植大树,传统风水学认为,在庭院中央的位置上种植树木,会形成一个“困”字,影响人的运势。

庭院里必须栽的四种树:梧桐、榆树、桂树和银杏树。还有椿树、梅树、竹子、海棠等,适合庭院里栽种的果树有葡萄、枣树、石榴、桃树、杏树、柿子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