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342)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姥姥和罗新才两口子回来时,悠悠已经收拾好了。这三个月,罗新才收了23000块银元。王代娣看到纱巾,也要了1万条,姥姥给了他们59000元钱。

罗新才问姥姥:“嫂子,银元也就收年前这一段时间了,附近的让俺收的差不多了,到现在还不卖的,一时半会的也舍不得出手了。年后,天气暖和了,俺想再去收废品,嫂子,您还要吗?”

“要啊,你只要能收起来,俺就要。”听了姥姥的话,他两口子都高兴。

“嫂子,跟着您干习惯了,俺也懒了,不愿意再操心了。现在,黑市都快成公开的了,俺也不愿意再去那里瞎倒腾。”

王代娣揭他的底:“你咋不说自己嫌利小,看不上那三核桃俩枣的。嫂子,别说他了,俺现在也是,跟着您干来钱容易,别的门路,俺还真看不上眼。别看俺买个袜子发卡的,来钱那叫个溜。比你兄弟收银元,赚的还多。”

这倒是实话,小商品利润高,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后世,大规模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就有好多。

他们俩口子回去了,悠悠娘俩又去了新华书店,把样板画收了回来,也是三百多斤。

现在的汽车站服务周到,办了托运,工作人员就把东西给装到车顶上,下车在负责给卸下来。不然,六个大纸箱子,娘俩真带不回去。

客车到张集时,爱国舅舅开着拖拉机在车站等着。姥姥在客车上,就让悠悠把给三舅家准备的东西,放到了两个大袋子里。一个装衣服,一个装食品。

姥姥让悠悠单独给三舅妈的父母,准备了中山装和唐装。两位老人,从三舅妈过月子,就和他们住在了一起,伺候月子看孩子。

舅姥姥去了部队,到现在没回来,二舅来信,今年过年也不回来了,等二舅妈出了大满月(生孩子一百天)再回来。毕竟四个孩子都小,二舅妈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隔着新年,她娘家妈脱不开身,年后再去接替舅姥姥。

三舅妈的母亲来开的院门,看到姥姥他们来了,赶紧往屋里让。“亲家,您这是刚回来,赶紧进屋。”

三舅妈听见动静,抱着孩子就从里屋出来了。“姑,您又进货去了。”

爱国舅舅提着两个袋子,跟着进了屋门。看到三舅妈的母亲张罗着倒茶,姥姥拦住她:“嫂子,您别忙活了,俺把东西放下,看看孩子就得回去,这马上就要天黑了。”

第263章 过年的新衣服

见悠悠扒着三舅妈要看志新,姥姥一把拉住她:“你停会再看,别把弟弟凉着了。”

三舅妈把志新放到炕上,头朝外放着,悠悠远远的看着他。

粉嘟嘟的胖脸,长长的睫毛下,一对乌黑晶亮的眼睛,滴溜溜的转动,嘴里还吹着泡泡。两只拳头举在面前,无目的的挥舞着,那叫个萌。

悠悠忍着上去摸一下的冲动,和他大眼瞪小眼的对望。

姥姥和爱国舅舅看着孩子,都高兴的不行。姥姥拉住三舅妈的娘,一个劲的感谢:“亲家,多亏您了,把孩子照料的真好,跟个银娃娃似的,真好看。”

三舅妈的娘谦虚的说:“那是随你们家的人,长的好,这院里的人谁见了,都说随援朝。”老太太是真会说话。

姥姥把带来的袋子打开,拿出里面的衣服。“亲家,俺出去给你们带了身衣服,也不知合不合身,您试了要是不合身,俺再去换。

胜男,你们四口人的衣服,也在里面,要是不合适就让援朝送回去。

嫂子,那个袋子里是吃的,您一会都放起来,里面有些青菜,放地窖里别冻了。俺们得赶紧回去,不然该摸黑了。”

三舅妈她娘拉着姥姥的手:“姐姐,这还没暖和过来,咋就要走。反正有车,你们在这吃过饭再走,咱姐俩说会话。

看您,还给俺们都捎了衣服,过年孩子们添身新的,这大人哪用年年买新的,让您破费了。

这一家子,吃的穿的,都是您给送的,孩子们有您这个姑,可是跟着享大福了。俺们也跟着沾光,原来冬天那见过青菜,今年就没断过。”

姥姥领头往外走着:“亲家,您别留了,俺们有空了再来,天黑了就更冷啦。”

看到三舅妈跟在后面,姥姥赶紧拦住她:“胜男,你还没出大满月,别出屋门,外面冷。”

她娘也嘱咐道:“你姑不是外人,俺去送送,你回屋吧。”

到了晚上,悠悠在空间订做了一套唐装模板,教给姥姥使用。姥姥看着衣服的模板,那个稀奇:“这是咋想出来的,胖瘦大小都能用,真省事。”

第二天,悠悠家的代销点那叫个热闹。姥姥专门在里面支了个大案子,帮着大家裁衣服。几匹织锦缎放在柜台上,妇女们挑的眼都花了。